潘鵬
摘 要 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學資源進行了整合,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應用也越來越多,使教學水平得以提高。本文就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系統需求分析、體系結構、實施前的準備工作以及優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 基于web 交互式 計算機網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與傳統以書本教學大相徑庭,其采用現代化教學模式強調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多元化,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最大化呈現出來,進而提升教學水平。
1平臺系統需求分析
網路教學平臺的設計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的原則,同時還要盡可能全面照顧到所有用戶的需求。在這一前提下,一套較為完整的網絡教學平臺就應當充分考慮到網絡管理員、教師、學生以及外校游客的需求,盡可能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計算機網絡教學就必須借助于Web,在其基礎上建立三層B/S結構,分別包括兩大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以及Web服務器)以及一個網頁瀏覽器。在網絡教學平臺運轉過程中數據庫服務器負責存放和有序管理各類教學資源,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通過瀏覽器發出自己的操作訴求,Web服務器根據用戶的請求進行回復,并將回復的結果通過中間件的以網頁的形式重新反饋給用戶,供用戶瀏覽。從功能結構上看來,完整的網絡教學平臺必須包括四大功能模塊,實現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在線管理、服務、相互交流以及在線發布信息。為了實現網絡平臺的有序管理,一般將網絡平臺用戶劃分為幾個等級,每個等級享受的權利大小是不一樣的:一級用戶主要學校的管理層和領導層,他們享有查看平臺上所有資源的權利;二級用戶的主體就是教師,教師一方面可以查看、使用平臺上一定范圍內資源,另一方面還要充當平臺顧問的角色,及時向管理員反映該網絡平臺的使用情況;三級用戶主體為學生,其在網絡平臺上享有查看和下載資源的權利;四級用戶就是針對外校人員,他們只能查看網絡平臺上公開的資源。網絡教學平臺在設計過程中還要盡可能保持精簡,保證人人均能迅速上手操作,管理人員不需要具備十分專業的知識就能在平臺上做好基本的管理維護工作。盡管網絡平臺在外觀上要盡可能精簡,但是其功能卻不能“縮水”。不僅要有學習功能,同時平臺還能提供服務用戶、指導用戶的功能,只有這樣網絡教學平臺才能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站穩腳跟,不被輕易淘汰。
2平臺系統體系結構
2.1功能模塊
一般來說,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主要由以下幾大功能模塊構成:(1)資源共建共享。這是網絡教學體系最為基礎的功能模塊。利用這一功能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的課件、所涉及到課堂資料統一上傳到服務器上。在課程資源數據庫中對其進行統一的管理,實現資源共享。(2)網絡化教學。網絡在線教學這一功能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學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3)學習互動社區。這一功能是借鑒論壇和留言板而創設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互動社區和老師進行交流,及時解決自己的疑問,同時也可以和同學分享學習經驗。(4)學習自主學習。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學生可以查看、下載一定的學習資源,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科。(5)網絡化考試。這是突破傳統紙質考試的功能模塊,學生經過授權可以登錄相應的網站完成教學測試。
2.2三層架構的設計模式
通常的軟件設計過程中,架構的設計相當關鍵,一個項目的成敗取決于架構設計的優良。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體系軟件,在當今的B/s系統架構中呈分層體系結構。根據現階段的分層體系機構模式發展狀況來看,三層架構的設計模式被應用較多,該設計系統由三個層次結構開發組成,所謂的三層開發就是將系統的整個業務應用分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
這樣有利于系統的開發、維護、部署和擴展。表示層只負責跟用戶進行交互,并將用戶需求傳到業務邏輯層;而業務邏輯層從數據訪問層獲取相關數據,主要用于做一些有效性驗證的工作,以更好地保證程序運行的健壯性;數據訪問層被業務邏輯層訪問,用于專門跟數據庫進行交互,執行業務邏輯層的反饋信息,并實施數據的添加、刪除、修改和顯示等。
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體系結構的分層是為了實現“高內聚、低耦合”。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把問題劃分開來各個解決,易于控制,延展以及資源分配。
(1)數據訪問層,該層含有數據存儲及與之交互的組件(或服務),它們在功能上和其他層互不聯系。同時數據訪問層僅對數據庫或多媒體等數據存儲模式進行操作,在本系統中,所有的數據對象只在這一層被引用,給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層提供所有數據信息。
(2)業務邏輯層,該層含有一個甚至多個組件服務。是系統架構中的核心部分,負責實施不同的業務規則并實現相應的應用程序邏輯,同時對于數據訪問層而言,它是調用者;對于表示層而言,它卻是被調用者。
(3)表示層,該層通過邏輯層獲得信息并反饋給用戶。也可以與用戶交互,搜集反饋信息傳送給邏輯層。
3平臺系統實施的前期工作
3.1 構建網絡傳輸系統
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首先需要構建一個一個完善的、高速寬帶的網絡傳輸系統。在網絡(下轉第102頁)(上接第86頁)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實現課堂圖文、數字視頻及有聲像等信號傳播系統的有機結合,就要及時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則必須首先設置一個相應合適的網絡應用基礎作為平臺,然后組建一個完善、高速寬帶的網絡傳輸系統。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機技術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未來多媒體信息傳播對網絡技術的需求會更上一個臺階,基于網絡平臺才能達到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目標。因此,組件一個完善、高速的網絡傳輸系統為以后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
3.2 教學軟件需不斷開發與更新
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要順利實施,就要保證該軟件系統能夠及時滿足課件多媒體網絡需求。只有不斷開發新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并不斷更新系統才能保證網絡教學的發展應用。在網絡教學系統開發過程中,專業軟件開發人員、軟件編程人員及軟件美工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才能逐個處理各種圖像、文本、動畫、聲音或數字信息等課件需求功能。因此,制作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課件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所以在實施多媒體網絡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專門設立工作小組,要求組員分工協作,才有可能開發出相對完善實用的教學軟件。
3.3 計算機網絡教學方法的籌劃
有關計算機網絡教學工程,我們需要大量設備、經濟及人才投資,尤其是專業人才的培訓和選拔方面,更要有良好的籌劃支持。因為建立一個完善、團結的工作團隊,上下一心,協調一致,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從根本上實施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其特有的優勢。
4結語
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系統實現了教學資源共享,教師可將自己的資源分享給其他教師,還可共享其他教師的資源,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另外,此平臺系統使教學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這是很多學生都向往的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為社會培養新時代人才做好基礎鋪墊。總而言之,現代化計算機網絡技術使知識的挖掘、傳播與共享更加便捷和快速,其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且有效工具。基于web的交互式計算機網絡教學為教學開發出新模式,將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傳統教學中,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魯霞,殷燕. 基于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筆譯教學模式探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3(09).
[2] 孫清偉,邵國金. 基于互動式網絡教學的課程建設新思路[J]. 教學與管理, 2007(06).
[3] 李濤,雷鳴,張志剛. 交互式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的構建[J]. 中國成人教育,2009(11).
[4] 馬丁,閻娟. 交互式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