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岑郁
摘要:職業學校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科學技術以及專業技能,更要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著力打造“信勤”德育品牌,從機制、措施、評價等方面大膽創新,為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關鍵詞:職業學校;“信勤”德育品牌;打造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9-0061-02
江蘇省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創辦于1982年。學校在3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按照“理念指導—目標定位—機制構建,文化營造”的德育思路,創建了具有立信特色的“信勤”德育品牌。
一、理念指導,目標定位
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人。教育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學生身上,堅持“以人為本”。學校提出了“發現學生價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特長、完善學生人格”的德育理念。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將學生身心發展過程理解為三個階段的“人”,未成年階段為校園人,18周歲后為社會人,工作過后為職業人。
學校積極挖掘校史校訓內涵,充實德育元素。著名會計學家、教育家潘序倫先生創辦立信時,寫下了“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勿忘立信,當必有成”的校訓。其中“信”字是校訓的精華,是公民道德素質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學生作為校園人、社會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要求——學會做人。在立信歷屆校長辦公室懸掛的匾額上都有這么一句話:“業精于勤,荒于嬉。”該句話出自韓愈《進學解》。其中的“勤”字即勤奮的意思,它既是職業人應當具備的職業態度和職業精神,也是“三愛”教育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學生作為職業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要求——學會做事。“信”為立德之基,“勤”為立業之本,兩者的緊密結合,集中體現了立信人的精神性和事業性。“信勤”又是“心情”的諧音,暗指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生活環境,讓他們樹立目標,確立自信,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為此,學校的德育目標定位為讓學生懂得做人、學會做事,完成“校園人(學生)——社會人(公民)——職業人(職員)”的順利過渡。基于人本化理念和德育目標的定位,學校提出了創建“信勤”(心情)德育品牌的校本實踐。
二、科學規劃,構建機制
(一)制定德育制度,明確發展思路。如果學校德育依賴紀律約束、制度規范讓學生養成社會所期望的道德行為,那么這個過程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心情”,從而導致德育實效性與針對性的缺乏。所以,在學校教育中,德育必須和人性結合起來,充分考慮學生的“心情”。為此,學校構建了人性化的德育機制:一是建立了以學校德育顧問團為指導專家、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行政管理制度,學生處、各系(部)指導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二是建立了團委指導下的學生會自治管理制度,讓學生管理學生,及時發現并掌握學生的情況。兩條線并行、齊抓共管,既保證了組織和管理上的有效性,又凸顯了德育的人性化。同時,學校認真梳理德育資源,深入調研,制訂了《創建“信勤”德育品牌,提高育人實效》的德育發展三年規劃,使其成為學校近幾年德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二)整合德育課程,營造育人環境。學校修訂了德育教學大綱,并提出三大原則。首先,注重課程的目標性原則。學校根據學生德育總目標將“信勤”目標進行層級分解,對照目標尋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以問題推動教學目標的完成。其次,強化德育的實用性原則。在課程內容選擇上,以“信勤”德育目標為導向,同時考慮到將來社會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編寫了德育校本教材十多部,如《創業面面觀》《職場精英教你如何面試》《商務禮儀常識》等。第三,體現課程的全面性原則。各門課程教學必須根據教學內容有機滲透“信勤”德育目標,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時時感受到“信勤”德育目標的導向作用。
此外,學校積極優化育人環境,通過實訓室、宣傳窗、展示廳宣傳“信勤”德育;將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在實訓實習車間對海爾等全國著名企業精神進行宣傳,特別是與紅豆集團、一汽柴油機廠等企業合作,把紅豆文化、一汽文化融入平時學生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感知企業、了解企業,拉近與企業之間的距離,明白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三)加強專題教育,開展學生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健康人格的形成。學校從了解學生心理入手,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適應力和心理調適力,保持愉快的“心情”。開展養成教育與情感教育,培養誠信、勤奮為主的優秀品德。學校以“三創”活動、節日祝福活動、18歲成人儀式等為載體,開展以“誠信”、“勤奮”、“文明”、“感恩”等為主題的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從而內化為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外化為道德行為。開展賞識教育,樹立自信向上的生活態度。開展以形象展示活動、學生之星評選活動、班級文化展示活動,激勵學生樹立自信心。
(四)拓展德育渠道,形成德育合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學校積極與家長溝通,引導家長樹立“做人”和“做事”并舉的家庭德育觀念,以培養子女良好的道德習慣,為子女創設良好的道德環境。同時,學校積極挖掘各種社會資源,成立家長委員會,聘請優秀畢業生、企業骨干、家長代表等組成社區德育管理網絡,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機制,產生了教育合力。
三、營造文化,形成品牌
學校德育品牌創建的過程,實質也是學校德育特色文化營造的過程。“信勤”德育品牌的創建過程始終與學校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績。學校先后獲得“江蘇省德育特色學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平安學校”“江蘇省軍事訓練工作先進單位”“無錫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章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