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仍比較薄弱,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身份地位、制度不完善等問題影響著自身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并弱化了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而輔導員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找出當前民辦高校輔導員存在問題和研究解決問題策略顯得十分重要。
【關鍵詞】民辦高校 輔導員 隊伍建設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83-02
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扮演著學生學習、生活、思想的引導者,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民辦高校制度建設不完善,發展不成熟等問題制約著輔導員身份、工作內容,民辦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內容被繁雜的事務性工作所沖擊,因此,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受到阻礙。
一、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存在突出問題和原因
1.輔導員承受著工作與家庭壓力的雙重壓力擠壓
2011年國家教育部發布的24號令《普通高等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輔導員的工作內容和身份,可是由于民辦高校處于發展期,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確等導致輔導員成了眾多部門的左膀右臂,事務性工作填滿了輔導員大部分工作時間。民辦高校對輔導員隊伍的重視度仍然不夠,學校對于輔導員的獎勵和教師有著很大的落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與發展壓力對民辦高校輔導員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壓力。
2.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難度大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導師,負責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建設的專業化、職業化是發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長效機制,而在民辦高校中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阻力。首先是民辦高校對教師的科研、學歷學位的不夠重視,例如,民辦高校的晉升沒有對科研、學歷學位的較大訴求。其次是民辦高校資金支持力度不夠,輔導員深造、考證等支持力度不夠。再次是領導班子專業化、職業化程度不高。隨著民辦高校的發展,一些從民辦高校剛發展時期聘任的領導班子的文化知識水平已滿足不了Kat的需求,而學校對輔導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領導班子的知識水平難以引導輔導員繼續發展,因此,整個隊伍的發展出現緩慢甚至停滯不前。
3.輔導員隊伍不穩定
輔導員年輕化有其自身優勢,容易與學生溝通,了解其思想動態。但是,年輕也意味著經驗的缺乏、心態的浮躁等等。首先是思想不穩定:民辦高校輔導員對“輔導員”這個名詞的理解不透徹,因此剛開始對輔導員工作有著很高的熱情,而民辦高校的制度、管理、工作重視程度等的不同導致輔導員心里存在落差,民辦高校輔導員對其定位不明確,因此并沒有真正投入去發展自己的輔導員職業之路,隨時準備跳槽的現象大有存在。其次是發展難導致不穩定:民辦高校追求學工隊伍穩定的民辦高校學工領導相對穩定,加上輔導員轉專任教師難,輔導員晉升路少,因此很多輔導員對發展失去了信心,不斷尋求自己能夠找到發展好的工作。
4.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多發生于助人行業,高校輔導員是助人行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其工作職能、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現象。輔導員角色多元化、工作繁雜、工作對象不穩定等崗位的多種特殊性導致了輔導員面臨著巨大工作壓力,同時,民辦高校的不成熟性加大了輔導員的壓力,“一入輔導員隊伍深似海”逐漸消磨了年輕輔導員的工作激情。
二、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發展對策
1.改善制度,發揮所長提高待遇,緩解壓力
第一是推行輔導員職級制度,以優秀輔導員“早晉級早提工資”的思想制定制度,激勵輔導員成長的同時也提高了輔導員的工資待遇,緩解輔導員經濟壓力。第二是實行輔導員月度考核制度,每月對輔導員工作進行考試,對考核優秀者給予獎勵,鼓勵先進。第三是推行輔導員專項工作獎勵制度。對于參加專項工作的輔導員進行一定額度的獎勵,例如黨團學、指導藝術團學生的輔導員每月度都有一定的補貼。第四是為輔導員建立發泄的平臺。舉行輔導員沙龍游戲、心里健康團體訓練、素質拓展等方式緩解壓力,同時建立公共郵箱、論壇以匿名形式提意見,以便領導班子了解輔導員真正的心聲,及時解決問題,以減少輔導員心理壓力。
2.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開辟專業化、職業化陣地
輔導員擔任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提高輔導員素質十分重要。首先是以上級精神為指導,開展輔導員專題培訓。大學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大學生是國家發展的接班人,輔導員是學生的知心朋友這一性質決定了其和學生有著近距離的接觸,無形中影響著學生個人的發展,因此圍繞上級精神定時開展輔導員專題培訓,提高輔導員的內涵建設是實現輔導員隊伍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重中之重。其次是以“主題班會課程化”為平臺,搭建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民辦高校輔導員每天繁雜的事務性工作填充輔導員的大部分時間,同時主題班會課又面臨著課時、課室緊缺的問題,將主題班會課“課程化”不但能夠解決該問題,更重要的是為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平臺,為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提供陣地。再次是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線,減輕輔導員事務}生工作。引導輔導員走職業化、專業化道路和為了學生的成長,發展以“學生自主管理”為主線的學生工作是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關鍵。培養學生生活上、學習上、工作上的自主管理,培養一批骨干學生干部,以減輕輔導員的事務工作,以便輔導員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
3.實現院(系)自主管理,為輔導員開辟發展之路
院(系)自主管理,能清晰地整合工作和工作人員,減少輔導員的多個頂頭上司的現象,“船小好使舵”,從“大船”分成幾個“小船”,“小船”能更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民辦高校應該實行自主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院(系)管理機制,穩定輔導員隊伍。
4.加快轉型升級,建立學習型輔導員隊伍
民辦高校學生家庭條件相對優越,學生的個性更加突出,對新鮮事務的接受能力較強,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鋒隊,必須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科研能力和服務能力,把學習作為一生的追求,才能拉近與90、95后學生的距離,成為其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參考文獻:
[1]劉靜.新時期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綜述[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242-244.
[2]唐德斌.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表現及成因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3,(2):64-65.
作者簡介:
盧沛刁(1986-),女,漢族,廣東揭陽人,軟件工程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