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摘要】即興伴奏是鋼琴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立足教學實際,因材施教,實現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巧和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保證鋼琴伴奏能力和技巧的全面培養(yǎng)。
【關鍵詞】鋼琴教學 即興伴奏 旋律 表演訓練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224-01
即興伴奏顧名思義就是在不用伴奏譜的情況下,為歌曲進行即時的伴奏,音樂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將鋼琴演奏技能與即興伴奏理論相得益彰的課程整合,它要求同學們不但要有扎實的鋼琴演奏基本功和嫻熟的技巧,還要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能力和豐富的和聲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從學生實際認知和知識結構出發(fā),有針對地設計教學方案和流程,只有立足教學實際因材施教,才實現對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巧和創(chuàng)編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1.加強基本功教學
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基本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鋼琴基本彈奏教學能力。第一,要重視基本功的講授。例如:斷奏、連奏、跳音、音階、琶音、雙音、和弦、八度、震音及裝飾音、踏板等都要求學生完全掌握,能夠較好地運用這些技巧。因為這些技巧在進行鋼琴即興伴奏中都能起到特殊的作用,針對這部分的教學可以占整個鋼琴教學的30%左右。第二。加強表演訓練。即興伴奏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基本功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獨立表演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的幾分鐘讓學生來進行彈奏,其他學生進行演唱,或者是聆聽,讓學生有機會展現自己的鋼琴技巧。第三,要嘗試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例如:數碼鋼琴教學利用其先進的電子監(jiān)控系統,由一架主琴帶動數十架副琴進行集體授課的先進教學系統。又如,教師可以利用輔助教學軟件、多媒體投影儀和先進的監(jiān)視監(jiān)聽系統等來組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教學的趣味性,并能夠及時正確地評價自己的演奏情況。如下面的案例就很好地運用了多媒體技術。
案例一:《C小調練習曲》
師:這首曲子我們先聽一下,然后你們告訴老師曲子的基本結構?
多媒體展示樂曲演奏視頻。
生討論,回答:曲子的情感有著震驚的感受,也帶有憤怒感受。
生:曲子的結構好像很復雜。
生:通過教材我們了解到本曲的曲式結構為復三部曲式,引子+A+B+A1+結尾。
師:我們通過多媒體看一下三部曲式的具體情況。
這個案例就可以看出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知識與理論的教學提供了方便。
2.加強技巧引導
即興伴奏也有一些技巧,教師要把這些技巧傳遞給學生。其中規(guī)律教學就是有效的技巧,除了進行基礎知識的全面教學之外,教師還要針對即興伴奏情況進行規(guī)律教學,也就是找出伴奏的規(guī)律提升學生技巧與能力。具體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歌曲進行規(guī)律研究,如下面的案例。
案例二: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教師多媒體展示曲子。
師:這首鋼琴改編曲的伴奏有許多技巧,我們小組討論一下。
集體匯總:聽過后感覺歌曲用了許多跳音、琶音等。
教師補充:還用了分解和弦、連續(xù)飽滿的大和弦、連續(xù)的八度彈奏。
師!這首歌的情感背景怎樣呢?
生:這首歌是一首民族風味較濃的陜北信天游,曲調明亮,旋律優(yōu)美描述紅軍的經歷,聽起來有豐沛的感情。
師總結:因此對于感情較為豐富的,表達過于直接的歌曲伴奏過程中往往會用許多跳音、琶音,而且大和弦能夠展現明亮的旋律。
鋼琴家李斯特也曾說過,“音樂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是純的感情與火焰,它是從口中吸入的空氣,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著的血液”。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分析出歌曲即興伴奏要考慮到歌曲的旋律,情感等問題。教育要告訴學生同一類型歌曲的鋼琴配彈盡管有一些差異,但在和弦選擇、音型應用、織體構建、低音和旋律處理、節(jié)奏填充等方面基本大同小異。通過情感組織等情況讓學生明確同一類型的歌曲即興伴奏要考慮一些大同小異的問題,提升自身的組織能力。
3.創(chuàng)造思維培養(yǎng)
即興伴奏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第一,要推行個性化伴奏。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伴奏。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某一首歌曲,然后讓學生根據音樂情感和演唱情感來進行伴奏模式的選擇。最后進行配合表演,讓學生訓練自己的創(chuàng)編能力。另外,要根據自然景色進行創(chuàng)編旋律。如:用琶音來模擬自然界的流水潺潺、單倚音來模擬鳥鳴聲聲、八度來模擬雪花飄飄等,以此借景抒情;也可以模仿民間的鑼鼓、吉他的彈撥、鋼管的吹奏,來渲染氣氛。第二,因材施教。在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編伴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往往存在不同,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因材施教。教師應對每個學生加以很好的了解,并切實的制定一些教學計劃,不要片面追求教學進度而采用難度高的曲目進行教學,違背循序漸進的科學原則。教師可以從簡單的小情況來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例如:教學肖邦《C小調練習曲》時,師生共同分析:右手和旋表達果敢、堅定地音樂形象,體現了作者的憤怒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然后提出問題:你們試一試這個“右手和旋”可以不可以用到其他的音樂作品之中進行和弦呢?這種循序漸進的,片段式的創(chuàng)編可以給學生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創(chuàng)造之中。第三,理解性教學。美國心理學家化樂特說:“教師的工作本質就是推銷工作。因為教師設法說服學生,使他們相信教師教的這一學科是有價值的,是值得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說服學生進行獨立創(chuàng)編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雖然進行創(chuàng)編理論的滲透教學。
當然,即興伴奏也需要臨時做一些準備,熟悉一下樂譜,對歌曲的基本情緒和內容進行分析,掌握調式并對功能記號進行標記,進而設計各段的伴奏音型與奏法等。這樣做可以使即興伴奏減少盲目性,增強規(guī)范性。概而述之,即興伴奏是實踐操作課中要求較高的部分,因此,我們在一線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基本功教學,以他們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技巧教學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期最終掌握嫻熟的鋼琴伴奏技能,全面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鄭毅峰:鋼琴即興伴奏教與學的探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07期
[2]程海云:談鋼琴即興伴奏的五個要點[J]:《大學時代(B版)》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