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展珊
[摘要]幼兒園的音樂教學屬于啟蒙教育范疇,對于幼兒聲樂的規范性訓練,特別是清晰地咬字吐字的技巧訓練,對于幼兒的音樂素質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針對幼兒的聲樂教學中呼吸與咬字吐字的訓練思路進行探討。
[關鍵詞]聲樂教學;呼吸;咬字吐字;幼兒聲樂
在聲樂教學中,要達到清晰地吐字、咬字,就要進行相應的呼吸技巧訓練,以實現歌曲演唱中吐字清晰、強調純正。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幼兒在歌唱表演中的語音和吐字,以確保聲音圓潤而響亮。
一、幼兒園聲樂教學中咬字吐字的重要地位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發音習慣
幼兒正處于發聲的關鍵時期。對于幼兒實施音樂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精神素養,陶冶情操,而且還對于幼兒的發音以很好的訓練。在幼兒園的聲樂教學中,強化咬字吐字訓練,不僅可以使幼兒在歌唱中吐字清晰,而且還會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發音習慣。
(二)幼兒的歌唱與受眾者產生共鳴
歌唱是一種藝術形式,并不僅僅因其能夠賦予聽覺上的美感,而且還塑造了整體的藝術形象。優美的旋律,清晰的歌唱語言,明亮的聲音,都會給人以悅耳動聽之感,令人回味無窮。歌唱是信息傳遞的過程,需要受眾者產生共鳴,才真正意義地實現了歌唱的藝術效果。因此,清晰而準確地咬字吐字,在歌唱訓練中存在著特殊的地位。
幼兒在歌唱訓練中,幼兒音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吐字清晰做起,要求正確的歌唱要以正確的讀字相伴隨。將準確的讀字納入到歌唱的聲音訓練當中,讓幼兒明白歌唱不僅是聲音的釋放,而且還要與受眾者產生共鳴。而此時幼兒聲樂教師所扮演的就是聽眾的角色,在針對于幼兒的咬字吐字進行校正的過程中,事實上就是與幼兒歌唱表達的互動。
(三)使幼兒的歌唱藝術形象更為完美
歌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需要表情表達,而讀字則是表情表達的基礎。那么,在幼兒的聲樂教育中,要求幼兒在歌唱中,要具備字正腔圓的基本歌唱條件,以與表情達成和諧。由于歌唱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但是以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張力,因此,需要在歌唱中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以抒發歌唱者的情感,將歌曲的深層次涵義充分表現出來。在幼兒聲樂教學中,通過規范的咬字吐字訓練,可以讓幼兒在歌唱中,做到聲情并茂,以更完美的歌唱形象將歌唱藝術展示在聽眾面前。
二、從呼吸的角度訓練幼兒掌握咬字吐字的規律
在咬字吐字上要講究呼吸技巧,即咬字吐字要按照氣息原理來運作,以做到歌唱的咬字吐字符合歌唱要求,相對夸張一些。對幼兒開展吐字咬字教學,要首先培養幼兒的歌唱呼吸,讓幼兒以正確的呼吸方法達到咬字吐字的清晰。歌唱要符合一定的發生規律,這是聲音傳播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幼兒以正確的呼吸表達發音,不但要咬字吐字清晰,而且自然而不做作。
幼兒階段正是學習漢語拼音的階段,充分地將漢語拼音知識滲入到歌唱咬字吐字訓練當中,可以獲得語言、歌唱一舉兩得的發音效果。中國的文字屬于是單音節表達,一個字只有一個音。按照現行的漢語拼音字母,與發音存在著密切關系的包括母音和字音兩類。漢語的字音可以是母音(a、o、e、i、u、n),也可以是母音與字音(b、p、m、f、d、t、n、l等)之間的搭配。然而從聲樂的角度對漢語的語言發音規律進行分解,可以將字頭的發音稱為“發聲”,字尾的結束音稱為“收聲”,中間字腹的延長被稱為“引腹”。歌唱的過程中,歌唱者的咬字吐字的過程要經歷發生時咬清字頭,引腹時吐正字腹,收聲時規準字尾。
三、幼兒聲樂教學中咬字吐字的訓練技巧
《種太陽》是被小朋友們所喜愛的幼兒歌曲。這首歌曲不但活潑,而且富于童趣。幼兒可以在歡快的旋律中塑造自己未來的美好愿望。這首歌曲的重點環節就是強化小朋友對于歌曲內容的表現力,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歌詞的咬字吐字的技巧上,科學的訓練非常重要。
(一)幼兒聲樂教學中咬字的訓練技巧
在《種太陽》的教學中,關于咬字主要是字頭發音,即起音要準確。只有起音的吐字清晰,才能夠在歌唱中,使字與字之間建立良好的銜接,從而達到字與音的融合,提高聲樂作品的表現力,并因此而與受眾達成共鳴。在聲樂訓練的時候,幼兒教師對幼兒實施口形訓練。為了達到歌唱咬字清晰程度,要求幼兒在歌唱的時候,字頭發揮要相對夸張一些,嘴巴放松,以達到字頭的咬字用力,同時加強口腔肌肉的摩擦力,以使幼兒在發聲的時候,聲音在嘴巴上咬住之后,會快速地彈出,以使“出聲”更為噴彈有力。因此,在幼兒聲樂教學中,可以著意于“談”與“嘆”的結合,以避免咬字長時間在喉部停留而無法發生。
(二)幼兒聲樂教學中吐字的訓練技巧
《種太陽》的演唱中,吐字主要集中在字腹和字尾的發聲。對于幼兒的吐字訓練,要注意口形聯系。要使幼兒字腹發聲準確,音樂幼師要著重訓練幼兒的口形符合發聲標準,以使字音準確。在發聲訓練的時候,當字頭被夸張地咬出之后,聲音就逐漸地過渡到字腹,此時,嘴巴的力度要相對放松,聲音隨著氣息的流動,緩慢地向通道探入,貼住支點。當進入到字腹發生階段時,需要聲帶的震動,此時舌的位置以及口形都要保持穩定,并舒展開,在氣息的支持下喉嚨張開,韻母的口型穩定地維持下來。
四、幼兒的歌曲演唱中,對于咬字吐字的良好運用
兒歌《小燕子》具有明快的節奏感。在教學中,唱“小燕子,穿花衣……”,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小朋友按照音樂的節奏拍手、拍腿,以引導小朋友進入到音樂的節拍當中。
(一)歌唱的咬字吐字要建立在正確的呼吸的基礎之上
歌唱《小燕子》的時候,其發音是建立在氣息原理的基礎之上的。歌唱依賴于氣息的動力,隨著氣息的不斷流動,語言立足于此而準確地發生。在歌唱中,要確保每一個字都能夠發音準確,并符合歌唱要求,都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在氣息的支持下所發出的每一個字的聲音,在持續走動的氣息的支持下,使字與字之間連貫起來,相互密不可分,形成一個整體。此外,氣息不但對于歌唱中的每一個字能夠串聯起來,而且還會對發音的力度上有所影響。在氣息的作用下,將字串接起來,而且都恰到好處,就不會使聲音跌落。
(二)將朗誦訓練方法運用到咬字訓練當中
《小燕子》的歌詞“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引導小朋友共同朗誦歌詞,通過培養幼兒的朗誦訓練非常普及,將朗誦的訓練方法運用到對幼兒的聲樂訓練中,可以提高幼兒的接受能力,并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首先是朗誦的基礎訓練。幼兒對于詩朗誦并不陌生,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要求聲母、韻母的誦讀要準確清晰,聲調要抑揚頓挫,并將音變讀出來。音樂中講究字正腔圓,所強調的也是這些內容。幼兒誦讀的專業訓練,講究氣息的運用和發聲的藝術。為了提高聲樂的教學質量,要在氣息的運用上嚴格要求,以使發聲符合歌唱規范。可見,幼兒的聲樂教學中,從誦讀做起堪為是一條捷徑。
五、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的音樂教育中,要注重幼兒聲樂藝術的培養。聲樂是融歌聲和語言于一體的藝術表達形式。在聲樂藝術中,語言作為基礎,對于歌曲的內容起到了準確定位的作用。因此,聲樂教學中,為了使學習者能夠達到理想的歌唱狀態,就要對于加強學習者咬字和吐字技術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