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文藝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在急速發展中。而各高等院校的音樂表演專業在聲樂教學方面仍然有著許多問題,需要進行大力改革。國家對于音樂表演人才的要求很高,音樂表演專業的聲樂教學模式就顯得至關重要。文章將分析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的現狀,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入的改革思考,目的是增強聲樂教學水平,培養出音樂表演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教學改革
為了提高現代人的藝術文化素養,高等教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非常關鍵。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新形勢,各高等教育院校應社會需求而設置了新專業。聲樂教學急需找出教育發展的規律,探索出科學的教學方法,以應對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各方面要求。那就需要分析當今聲樂專業教學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再結合本專業的特點以及實際現狀,在多個方面實行科學可行的教育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音樂表演人才,從而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一、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現狀
我國多年來對于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一直十分重視。聲樂教學經過多年的發展進步,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教學體系,期間也為國家的文藝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巨大貢獻。而現今的音樂表演專業時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近些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這便更加要求高等教育機構認清當今形勢。大部分高校的音樂表演專業對于學生的培養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等方面,并不適合當今的教學環境和社會環境,培養出部分不能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人才,甚至出現了社會反饋學生整體素質水平不高的情況。
(一)基礎教學
高校的音樂表演專業隨著社會的進步得到迅猛發展。然而在發展中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因循守舊和墨守成規是聲樂教學道路上的攔路虎;很多高等院校在教學中沒有考慮到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一味地沿承以往已形成的精英化教學模式,長期缺少獨立創新;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與表演的技能技巧教授輕易地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內容和曲目選擇上存在著曲目陳舊單一、缺乏民族性的問題,許多陳舊的老曲目在教學材料中數十年不變;在教學形式上以獨唱形式居多,重唱形式相對來說較少;唱法教學的局限性很大,一般均采用民族與美聲唱法。
(二)實踐能力
在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中更側重于技能基礎的培養,很多學生缺少實踐機會。其中舞臺實踐和社會實踐環節相當薄弱,學生在這些方面沒有獲得科學而系統的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在教學中得不到更多的重視。在原本時間較短的社會實習期間,學生既沒有獲得學校的高質量指導,也缺少組織學習。
由此可見,我國高校的音樂表演專業的傳統聲樂教學已經很難適應現今的社會發展。單一的教學、陳舊的模式都阻礙了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培養,令學生的就業問題愈發嚴峻。目前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聲樂教學迫切需要全面而徹底的改革。
二、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改革思考
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進行教學研究和實踐改革已經迫在眉睫。這需要從教學計劃、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改革。
(一)因材施教
欲改革當前的聲樂教學,必然要在已有的教學培養方案上加以創新豐富。首先要對學生的個人特點重視起來,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同時兼具共性教育。現代教育重視個性培養,這也是聲樂教學應該重視的。現代教育背景下的教學除了應加強基本唱功訓練外,最該注重的是摸清學生個人的特點,在個人特點的基礎上加強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只有將聲樂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成多樣化的分層次教學,做到以人為本,按照學生不同特質與嗓音條件進行因材施教,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這樣才能發揮出每位學生的潛能,未來讓他們在社會中找到自己該處的位置。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進行聲樂教學形式改革,其中課型與課時的改革尤為重要。課堂教學的授課形式應該向著多樣性的方向發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可以促進教學形式創新,激發教學模式的進一步開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潛力。
具體可以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把各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同時采用大課、小組課和集體課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靈活變通不斷創新,恰如其分地利用到每種課型的優勢之處。現代的集體授課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科學地協調安排好課型,同時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既促發學生的求知欲,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教學內容多元化
關于教學材料的選擇始終是各院校教學研究中的重點,如何處理好民族和世界音樂材料間的比例是聲樂教學中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中華民族的音樂靈魂是本民族眾多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國豐富的音樂資源成為聲樂教育的最佳教學資料。民族音樂是最為珍貴的文化財產,是必須加以重視的。卡?巴列夫斯基是前蘇聯著名音樂教育家,他曾指出音樂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須從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這三個方面來選擇,但首先必須立足于本國民族音樂。
(四)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在整個聲樂教學活動中也應該占有重要的比例,它也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從課堂教學延伸到舞臺實踐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舞臺實踐是整個聲樂教學中尤為重要的一環。課堂教學是社會實踐的準備,是最為基礎的教學方式,而舞臺教學的實踐性很強,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最為有效的手段。
三、總結
基于音樂表演專業的發展現狀,需要高校音樂表演專業的師生依據專業規律立足學生實際,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巨大的熱情投身到聲樂教學改革這項艱巨的工作中;同時需要勇于創新,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現代型人才而不斷地提高改革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