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從高職院校《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意義著手,分析當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考慮到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提出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思路,并從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等方面提出了該課程的改革思路與措施,以便更好地解決高等職業院校電工教學乃至整個教學的種種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電工課程;研究
![]()
一、電工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的電氣化和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要求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掌握越來越多的電工技術知識和技能。高職學生獲取電工技術知識主要是通過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包括實驗)來完成的。電工技術不斷發展,新技術層出不窮,電工課程的教學內容也不斷擴充,同時,各個專業培養計劃的總學時數在不斷減少,電工教學學時也在相應減少,面對學時減少和內容膨脹,必須改革教學模式與手段。
二、電工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高職院校電工教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職業院校現大多采用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劃教材,而這些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編寫教師總是有一種編寫的容易了怕使用的老師看不起的心理,而沒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通過研究發現部分學校使用的電工電子教材,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l)注重理論分析和結論,不注意聯系專業或實際。(2)注重對定量計算方面的例題和習題的編寫,不注意將與電工專業緊密相關的實際問題寫入教材;(3)注重面向教師編制教學內容,不注意面向學生使之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4)注重理論方面的教學內容,不注意現場實驗實習的教學內容。
2、理論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一部分職業院校教師認為,學生基礎差,不用功,教學內容多,課時少,我們能夠照本宣科地完成教學計劃就很不容易,至于教學效果差的責任就不在于我們了。實際上,持此觀點的教師主要是由于對職業院校教學勞動的復雜性、示范性和創造性認識不夠以及對“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重視不夠所造成的。
很多職業院校教師,理論內容駕輕就熟,講求循序漸進,體系完整,而對于實驗實習內容則可有可無,安排的課時一再壓縮,安排的內容也大都是驗證性實驗項目,與專業實際相脫節,沒有從引發學生興趣和需要出發,沒有體現開放性和設計性的思想,沒有注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因此也就不能實現職業院校電工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功能。
3、實驗實習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對實踐教學條件建設投入少,建設方向不明確,與社會、生產一線結合不夠緊密,條件設備簡陋,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實踐教學方法、手段落后等等。許多教學儀器設備己經達到報廢程度;再加上這幾年招生專業不斷變化,原有的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設備有許多無法使用。所帶來的問題是學生或者不能進行實訓,或者使用已淘汰的實訓設備,當然也就保證不了教學質量。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
1、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理論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改變傳統理論教學中“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實行“啟發式”教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堂課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向學生提出許多問題,在問與答中展開教與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知識思考問題,理解、掌握和探求新知識。
2、教學手段的改進
教師應該在幻燈、錄像、電視等幾種常用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用電子教案代替手寫教案,把電工理論教學的課堂改到多媒體教室,用圖、文、聲、形并茂的新穎授課方式吸引學生,并用多媒體把許多靜態的演示實驗轉變為細致逼真的演示過程,通過加強學生形象思維,幫助學生對抽象電工理論知識的理解。在電工基礎實際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改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的方法,將理論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演示,相關公式推導及例題的講解采用板書與演示結合。
3、電工理論教學的改進
電學和磁學理論知識,對于職業院校機電的教學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其重點表現在它是電工理論基礎,其難點表現在它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職業院校電工理論課堂教學應該注重理論的實際應用,提倡理論的“少而精”與分層次教學,宜采用“從做中學”的教學方法。
4、加強電工實驗教學
電工教學要充分運用實驗,使學生感知物理現象與過程,作出評價與判斷,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探求知識轉化。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地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與主體。
四、高職高專電工課程考核方法的改進
在現行的高等職業教育的考核中,普遍采用的是通過標準化、規范化的試卷考試的方式,以學生考試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和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它在現行教學中的價值和作用有應該肯定的方面。在改革時,要注意保留這些積極因素,盲目否定和取消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科學的。
1、建立以專業技術標準和職業素質為基礎的考核體系
在考試考核內容選擇方面,既要體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環節)目標要求,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質,體現應知、應會、應是。
2、考核方法多樣選擇
應根據考試課目的特點,允許采取多樣化的考試考核方法,如閉卷、開卷筆試;閉卷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口試、筆試與技能操作相結合,或采取論文、設計、制作,撰寫調研報告與答辯相結合;也可以采用無標準答案試題,著重考核學生的思維方法、考思路、教見解等方法。并逐步實行“講一練二考三”,以檢驗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
3、科學評判學生學業成績
要把課程終結考試與過程考核中學生取得的成績,作為判斷學生成績的重要依據。針對不同課程,其評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學校應制定關于加強教學考試考核辦法及有關實施細則,以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在加強考試方法改革的同時,要建立課程考試質量分析制度,對考試內容、命題及考試結果要進行認真分析,不斷完善考試考核辦法;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測評制度,并以一定的學分把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要求固定到培養計劃之中,成為全體學生必須達到的教學目標。
五、結束語
電工學課程是技術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電工基礎理論和知識、學習掌握電工技能的窗口。通過電工課程教學改革,培養了學生學習電工課程興趣;夯實了學習專業理論課程的基礎;提高了電工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學生的電工專業技能,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石。但我們的工作還剛剛起步,在教學改革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計劃中還存在某些實踐環節和課程銜接不好,課程體系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教學軟硬件設施建設和教材建設還需不斷加強,師資隊伍的水平和素質還需不斷提高,與相關企業的產學合作還需不斷深入等。我們要在現階段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方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黃家植.職校電工電子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探索[J].素質教育論壇,2007.1
[2]馬樹超.高職教育的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報,2006,9.26
[3]王金臺.試述中國職業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J].職業技術教育,2003.33
[4]歐陽河.論高等職業教育技術型教學體系[J].職業技術教育,2003,67
[5]黃克孝.職業與技術教育課程概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6]周玲.談電工電子實驗課教學的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