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教師因其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其專業發展和學生的職業素養緊密相連。教師的專業能力受到社會各界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廣泛關注,發展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學習共同體是一種不錯的再教育形式。本文首先對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內涵進行解讀,深入剖析它們的特點和內在聯系,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源,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專業發展 學習共同體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76-02
一、專業發展和學習共同體釋義
高職院校的教師專業發展,包括了其專業知識的豐富和累積、職業教學技能的提高以及專業信念的強化;學習共同體是一個用于教師間進行教學交流,基于一定教育教學情境的學習平臺和學習型組織。
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大致相同的問題,通過共同體來進行選題、交流、研究和合作。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學習共同體這個紐帶,學習共同體因專業發展的需要而建立,兩者的高度契合和緊密聯系,加快了教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精神不斷深化和成熟的進程。
二、學習共同體功能作用的解讀
高職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共同體這個平臺,把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和同仁進行交流。通過學習、討論、分析、研討等多種形式來實現互通,優勢互補各取所需。利用共同體來整合教學資源,以合作的形式破解教學中的難題。由于共同體的學習內容是定向的、專業的、和實踐緊密聯系的,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用不可小窺。
三、高職教師學習共同體存在的問題
首先,共同體的組織者只是著眼于組織的存在、參與的人數以及活動開展的頻率,參加學習的教師也把它作為一般的再教育,而沒有當做專業發展的聚集地和加油站。組織者和參與者沒有達成應有的共識,形式流于一般,沒有進一步優化,雙方不能形成合力,對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效果有限。
其次,共同體參與者的范圍過于狹窄,影響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雙向交流。學習共同體是為了專業發展而構建的,最終還是要為教學服務,也就是為學生服務。而這個平臺的參加者基本都是教育者,學生基本被排除在外,也就聽不見外界的聲音,有時就是曲高和寡的自拉自唱,和外界的和聲不在一個點子上。學術討論、實踐指導、教學經驗、研究成果不能和學生的需求相銜接,一旦偏移,專業發展方向可能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再次,教師在獲取新知識和實踐性知識的選擇中糾結著。教師參加學習共同體一般都是為了深造的需要,力爭在學習中接觸到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對于實戰型的經驗興趣不高。礙于同行競爭的壓力和人脈關系,對于現實教學經驗問題很少交流,就是進入了選題也很難對其進行評論、批判和反思,形成了學習交流的盲點。由于對于新知識的偏愛,對實踐性知識的交流障礙,導致學習性和實踐性都打了折扣。
最后,就是競爭和利益沖突引發的負動力。共同體的參與者都是教育界的同仁,有的就是一個單位的教師,他們之間在提升、晉職、發展上有著共同的利益關系,難免在需要合作時產生負面思維。在研究中,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引起專業人士的重視,認為屬于枝節問題,對全局影響有限。可是現實是,這種不良氛圍一旦形成,共同體倡導的合作意識也就名存實亡了,專業發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四、促進教師學習共同體發展的策略研究
1.組成學習合作型共同體的路徑
學習共同體的設計思路要結合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根據所屬專業的性質進行單元設置,樹立終身學習、再教育的觀念,將教師的學習愿景、發展需求體現在學習實踐中,將自己的專業發展至于共同體的推動之下。把相近的,或者是不同的專業學習單元組成充分合作的共同體,強調教師間通過知識的共享、經驗的交流,相互信任、相濡以沫、相互支持、共同發展。教師學習共同體應該鼓勵和支持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和合作形式,可以是理論研討的、學術的、主題的,也可以是經驗的、實踐的、項目的、教學實際的。
2.建立專業教師新型的互助合作關系
教師學習共同體要培育教師之間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他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真正發揮其整體優勢。把教育教學中碰到的熱點問題、疑難問題、能引發教師共鳴的問題拿出來進行合作研究,利益共享、成果共享,共同實現專業發展。
3.以學生為本,建立共同體互動機制
教師學習共同體其實包括了諸多的要素,它的參與者不應只界定于教師這個范圍,還應該包括院校管理者、社會的專家學者、學生,甚至是學生家長。但是,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處于中心地位的要素,理所當然地要被列入其中,成為重要的成員。學習共同體所要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往往離不開學生的學習問題,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是學生的專業學習的源頭,源之枯竭,何談長流?師生合作學習會把共同體的學習氛圍變得活躍熱烈,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在互動中對撞、鏈接、融合、升華,構成了教育教學的參與人員的合作發展。
4.理論聯系實際
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師間的學習交流更加側重于專業知識的實踐能力,也就是理論和實踐結合能力。在學習中,理論知識得到豐富和發展是一方面,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更重要一方面。作為高職的教師學習共同體,理論聯系實際更具現實意義。一是“從做中學”,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產生質的飛躍;二是構建實踐團隊,在教師學習共同體中實施行動學習法來發展教師的實踐智慧。教師之間通過分享教育教學經驗來分享彼此的實踐成果,發揮各自的優勢,激發創新的靈感。
高職教師學習共同體是專業的縱向交流,又是跨專業的橫向合作,教師之間可以是對相同問題的深化研究,又可以是對不同問題的宏觀探討。同學科不同學科的教師在多種視角下對問題的剖析和破解豐富多彩,教師個體在其中積累了跨學科的知識感知和實踐解題能力,為自己的專業發展積蓄能量。
參考文獻:
[1]李洪波.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創建[J].繼續教育研究,2005_(3).
[2]何紹芬.合作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1_(7).
作者簡介:
吳榮(1966.3.3-),女,侗族,貴州省劍河縣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教學管理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