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霞
【摘要】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主體,作為高職院校建設的主力軍,其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院校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從分析兵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及成因入手,提出了兵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若干路徑,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以促進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有效開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 青年教師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82-02
一、兵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成因
截止到2010年底,兵團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中等職業學校23所。各類在校生565477人,其中中高職在校生4.5萬多人。高職教育質量穩步提升,中等職校布局結構調整成效明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然而,隨著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師資不足成為影響職業院校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隨著大批青年教師走進職業院校,一方面,為職業院校的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另一方面,青年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扎實的專業知識,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師范教育培養,教學經驗較缺乏;且大多數都是“從學校到學?!?,沒有企業實踐經歷,動手能力不強,嚴重影響到了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學院長期穩定的發展。如何盡快的完成青年教師的角色轉換、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動手能力,應是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重點。
二、兵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路徑
1.完善崗前培訓工作。新教師招聘入校后,大部分院校都會有教師崗前培訓,但目前各職業院校的崗前培訓,多流于形式,培訓形式單一,或將培訓重點放在高等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的講授,對專業課程的培訓較少也很少涉及到專業技能的提高。因此,為了提高培訓效果,達到培訓的目的,學校應完善教師崗前培訓制度,根據不同專業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培訓課程和目標,并確定考核方法,新教師培訓結束后寫出今后的工作計劃和發展目標,并通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
2.老教師的“傳幫帶”。經過崗前培訓,新教師具備了基本的教學能力,但還不能完全勝任職業院校教師的工作,通過老教師的“傳幫帶”,在本專業指定一名資歷較深,教學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為導師,通過互相聽課,小組討論、個別指導等形式,從師德師風的培養,授課過程以及實踐技能等方面,指導、幫助青年教師。
3.改革教學模式促進青年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職業教育最應體現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不能切實體現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辦學特色。在教學方式上,要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模式,遵循“為了行動而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的原則;在教學方法上,要著力形成以項目教學法為主要特點的新的教學體系,把生產方式物化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深刻體會完整的工作情境和工作過程,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項目化教學對專業教師的技能教學水平要求較高,專業教師不僅能“文”而且能“武”,這樣可以促進專業教師學習專業技能的自覺性,主動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
4.以技能大賽促進青年教師技能水平的提升。教育部已明確,國家每年都會組織技能大賽,這是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也是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舉措,要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嶄新局面。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必須投入到技能競賽中,圍繞技能競賽開展自身訓練,并將技能競賽內容結合到專業教學和平時技能實訓中。專業教師通過親自參賽和輔導競賽的方式,促進教師的技能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5.其他。目前職業院校的專職教師出去培訓的機會很少,沒有機會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不熟悉本專業領域的先進技術、關鍵技能,實踐經驗不豐富。因此,職業院校應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參加校級、省級乃至國家級的專業教師培訓,職業學校也要根據各專業教師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積極組織本校專業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
三、兵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考核指標體系
為完成青年教師培養目標,達到培養目的,對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必須有質和量的考核要求。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對教師的考核指標,沿用的依然是本科教育體系中對教師能力的要求,職業教育對教師的培養,考核評價模式應彰顯職業教育的特色,突出對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的考核。
建立學院、教師、學生和企業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不斷提升專業教師理論和技能水平;在教學管理上,要加強對實踐教學、技能大賽與頂崗實習等實踐環節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職稱評定和崗位聘任等相結合,與教師的切身利益掛鉤,促進青年教師對教師培養工作的積極性,從而加快培養步伐,提高培養質量。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確保職業院校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為本地經濟建設的發展做貢獻。職業院校應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使考核辦法和內容更加科學、公正,既能保證青年教師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又能促進和激勵青年教師更快的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張洪安,徐培江.對新疆兵團職教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研究.職教論壇,2012(32):111-114.
[2]雷裕禎.試析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途徑的選擇.職業教育研究,2008(3):70-72.
[3]西慶坤,盧萬強,胡小青.淺談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的培養.高職教改前沿,2011(2):37-40.
[4]劉尹霞,邵淑華.探究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策略.企業導報,2011(9):111-112.
[5]劉會庭.探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培養的模式.職業技術,2006(14):163.
[6]謝文明,張文清.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探析.教育與職業,2011(30):64-65.
[7]曹蘋.基于教學能力的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培養.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6):75-76.
[8]周紅.高職校青年教師培養途徑淺析.職教與成教.
[9]彭燕,葛新旗.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模式探析.教育理論研究,2012(8):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