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軍
【摘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這需要加強數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更好地將數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關鍵詞】 理論;實踐;提高;教學效率
我校是一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培養幼兒園教師,學生來源于邊遠山區,學生基礎差,對數學學習興趣不濃,更不要說對大多數人都覺得難學的幾何感興趣了. 因此,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分層次數學教學外,還要注重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
經過多年教學,了解到學生普遍空間觀念不強,難于建立空間幾何觀念,難于理解幾何概念,更難于證明一些幾何結論. 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加強理念與實踐的結合,把書本知識變成摸得著、看得見的知識,化難為易,幫助學生學好幾何這門課.
一、善于運用幾何模型
在幾何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儀器生產廠家生產的教學儀器,利用教學儀器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理解幾何概念和幾何知識. 如在講解柱、錐、臺、球的特征時,可以用幾何模型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了解柱、錐、臺、球的幾何特征,了解柱、錐、臺、球的面與線之間的關系,下一步學習柱、錐、臺、球的表面和體積. 在線線、線面、面面關系中,利用幾何模型,能讓學生清楚觀察到它們之間的關系,便于理解幾何概念和建立空間觀念.
二、運用身邊的物體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身邊的幾何無處不在,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中的幾何知識,并將其與教學結合起來.
(一)直接運用身邊的物體進行教學
如在“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教學中,老師可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的房梁、窗框,粉筆盒上的線條,書桌、板凳上的線條等進行講解,引導學生觀察,總結出平行、相交、異面直線的特征. 也可以讓學生在長方體(粉筆盒或叫學生預先準備)的各面畫直線:
1. 在相對的面內各畫一條直線:(1)使它們平行;(2)使它們成異面直線.
2. 在相鄰的兩個面內各畫一條直線:(1)使它們平行;(2)使它們相交;(3)使它們成異面直線.
讓學生看到在相對的面內不能畫相交線,可以畫平行或異面直線,在相鄰的面內可以畫相交、平行、異面直線,從而讓學生對平行直線、異面直線、相交直線三個概念了解得更清楚和深入.
(二)利用學生熟悉的物體進行教學
如在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教學中,先引導學生回憶家中的物件形狀,如水桶、螺帽、瓶子、杯子,還有玩的玩具的形狀:球、陀螺等,并對這些物體形狀進行分析、歸類,從而歸納出各種幾何體的形狀特征.
三、讓學生自制、自帶簡單教具
在講授“異面直線”的概念時,可讓學生準備兩根小棍(長約40公分)做教具,教學中讓學生用棍子擺放成平行、相交、異面的各種位置;在幾何體的認識教學中,可讓學生在預習時根據所了解的幾何體的特征,制作幾何體作為教具,上課時帶到課堂上,教師根據制作情況利用其中一些教具進行教學,再給予適當的表揚. 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讓學生走出教室,了解生活中的幾何
在“空間幾何體的結構”一節的教學中,除利用幾何模型講解,讓學生回憶生活的各種物體歸納其特征外,還可以有意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觀察,可讓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的建筑物上找到圓柱、圓錐、圓臺形狀的部分,在校園超市里觀察各種商品包裝盒,說出各種盒子的形狀. 這樣的觀察,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各種幾何體特征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各種幾何體的用處.
在講“多面體”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制一個幾何體,如十二面體、二十面體等,既增加學生興趣,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五、設計簡單的數學實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在教學“幾何體的表面積”一節時,一方面可讓學生從幾何體上剝皮,觀察剝下的皮是什么形狀,找到計算皮的方法,從而找到計算幾何體表面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引導學生用硬紙板制作圓柱、圓錐、圓臺、棱柱、棱錐、棱臺等,從而認識到幾何體表面的結構,找出計算各種幾何體表面積的方法.
在祖暅原理(夾在兩個平行平面間的兩個幾何體,被平行于這兩個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兩個截面的面積總相等,那么這兩個幾何體的體積相等)的教學中,可以用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本(同樣大小)做實驗:將作業本(取100個)分成兩疊,每疊50個,把其中一疊從下到上對齊放好,另一疊先整齊放好后朝一個方向推傾斜.
讓學生觀察這兩疊作業本,首先它們是夾在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用一個平行于上下面的平面去截它,在兩邊都會得到一張紙,所以它們的面積總是相等,這兩個幾何體的體積相等(它們都是由相同大小、相同張數的紙組成的).
在教學圓錐和圓柱體積時,為了檢驗底面積相等、高相等的圓錐和圓柱的體積關系,可以讓學生用可折疊的紙板或塑料板膠布等制作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器具,用來裝沙子或液體(用圓錐裝滿后倒入圓柱中),觀察容器,從而得出其體積關系.
總之,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是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教師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有責任從自身努力. 樹立以“活動促進發展”的新型教育觀,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克服傳統教育“偏重書本知識,輕視能力;偏重理論,輕視實踐”的弊端,讓數學實踐活動成為“溝通教育理念彼岸和學生發展此岸的具有轉化功能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