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菊蘭
【摘要】 軸對稱圖形是初中幾何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軸對稱圖形學習的重點體現為找到對稱軸,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將軸對稱圖形教學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達到形象化引導、實踐化教學的良好效果,教師應該盡量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來增添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初中數學;軸對稱圖形教學;有效策略
軸對稱原理在初中幾何圖形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人們生產、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數學知識,初中數學軸對稱圖形教學需要以對稱軸為核心逐步展開,使學生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和特征,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與軸對稱相關的幾何圖形的性質,從中找出規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因此,教師要善于將幾何圖形性質教學與軸對稱性質教學聯系起來,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境,感知對稱
教師應該善于為學生創設情境,引用客觀生活中的軸對稱實物,為學生列舉實例或者直接向學生展示實物,使學生處于軸對稱意向世界中,進而產生初步的軸對稱主觀印象. 由于軸對稱圖形的對稱原理被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所以,現實生活中的實物都可以用來創設情境,例如:建筑設計、裝飾以及規則圖形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視頻觀賞、實例列舉等多種方法來向學生展示這些意向,營造這些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主觀感知. 或者為學生展示一個生物,捉一只蝴蝶、蜻蜓等向學生呈現并展示這些生物體型的軸對稱形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動手操作,真實感受
軸對稱圖形教學的關鍵就是找出對稱軸,發現對稱軸,因為只要發現對稱軸才能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因此,教師要善于組織教學課堂,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實際操作,將手工制作引入數學教學課堂,使學生通過做手工感受到軸對稱的數學原理,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軸對稱學習樂趣.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課程開講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一張紙,并向學生宣布:“同學們,今天由我來指導大家做手工,請大家準備好紙張和剪刀,跟著我來操作,將紙張整齊對折,開始剪裁,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隨心所欲去剪裁,再將紙張沿著對折線打開……”此時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就是多彩的形狀,這些形狀都有一個共同性質與特征,它們都是軸對稱圖形,都有一條對稱軸. 學生經歷了自己親自動手創造的過程,會感受到一個軸對稱圖形形成的過程,也會驚喜于自己手工制作的精美,通過反復動手、操作實踐,在感受樂趣的同時,也能夠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形成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印象,這樣就達到了興趣引導、高效教學的目的.
三、引導式教學,探究對稱
數學中有很多幾何圖形都具有軸對稱的性質,這些圖形都可以用來充當教學材料,教師要善于靈活運用軸對稱圖形的性質開展引導式教學.
例如:教師拿出一個長方形物體,向學生發問:同學們,你們說長方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對稱軸在哪?有幾條?學生手持長方形指標,左右對稱、反復研究,并開始議論紛紛,學生邊折邊數,一些學生說對稱軸有四條,另一些則說是兩條.
教師可以先讓持4條觀點的學生說出理由,此時會引起爭辯,從而自然引出兩條對稱軸的概念.
當學生通過認識長方形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一些性質和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引入正方形對稱軸的探究,接著讓學生準備正方形紙片,找出正方形的對稱軸條數,學生經過實際操作發現,不同于長方形,正方形有四條對稱軸,這樣學生就更加深刻認識到了長方形與正方形性質方面的區分,也能夠更加深入地掌握與學習軸對稱的知識.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其他圖形,例如梯形、三角形、菱形等等的對稱性質的探究.
四、探索正多邊形邊數同對稱軸數量的關系
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軸對稱圖形的性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探索正多邊形邊數同對稱軸數量的關系,可以本著從簡單到煩瑣的原則,進行逐步探究,先從簡單的正三角形開始,再到正四邊形、正五邊形……以此類推.
學生經過實際對折、分析與理解,得出每一個正多邊形的對稱軸數量.
例1:正三角形的對稱軸數量:3條.
學生會發現:這三條對稱軸與正三角形的高線、中線、頂角平分線等都重合.
例2:正四邊形,也就是正方形的對稱軸的條數為4條.
以此延伸下去的正五邊形,學生發現有5條對稱軸,正六邊形有6條對稱軸,正七邊形則有7條對稱軸,以此類推下去,正九邊形呢?正五十邊形呢?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經過反復操作會發現圓形的對稱軸有無數條,由此,教師可以向學生引出結論:圓形是由正多邊形反復切割形成的.
五、引入多媒體工具,欣賞性教學
為了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一些帶有軸對稱性質的風景、節目或藝術欣賞等等,愉悅學生身心,使學生在放松狀態下感受到軸對稱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藝術表達等方面的實際應用,從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并掌握軸對稱知識原理. 軸對稱圖形體現了幾何圖形的美,也是初中數學的美,教師要善于用美學方法去引導和教育學生,使學生帶著美感去欣賞軸對稱圖形,從中發現其性質和特征,掌握必備的數學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