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色貿易壁壘的隱蔽性與針對性使得我國皮革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所以分析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皮革貿易的影響,研究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措施對我國皮革貿易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皮革貿易帶來的消極與積極影響進行了調查研究,最終闡述規避綠色貿易壁壘的措施。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 皮革貿易 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國家對此高度重視。為了限制中國經濟發展,搶占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綠色貿易壁壘便成為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有力武器,尤其是針對紡織、皮革等輕工業產品。我國是皮革生產大國,皮革業作為我國輕工業的支柱產業,每年的出口創匯額度很高,我國生皮產量、皮革制品產量逐步成為全球第一。但是我國皮革產品在品質、技術、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距離我們實現皮革強國的夢想還有些遙遠。近年來人們對于環境問題的關注,使得皮革等污染嚴重的行業發展受阻,此外許多國家采用綠色貿易壁壘來限制我國皮革出口,且范圍不再局限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也參與其中,導致近幾年我國皮革出口量雖然在增加,可是出口增速已明顯下降,我國皮革行業面臨著嚴峻的貿易挑戰。所以分析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皮革貿易的影響,研究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對我國皮革貿易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皮革貿易的影響
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皮革業帶來的積極影響:綠色貿易壁壘加快了中國皮革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生產的腳步。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在接受《中國環境報》專訪時曾表示皮革行業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大有可為。經過大浪淘沙,行業轉型之后,我國的皮革行業勢必會走上環保之路;綠色貿易壁壘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經營理念,促使皮革行業吸取先進思想,引進先進技術——在皮革生產加工、設計、銷售等過程中引進計算機技術,建設相應的培訓基地;皮革企業更好地借鑒了國外經驗,培養設計人才,爭取攀向“微笑曲線”①的最高端;在皮革產品銷售的過程中,除了采用傳統交易方式外,還采用了電子商務方式——以B2B網站、阿里巴巴等為平臺,推廣皮革產品。
同時,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皮革業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皮革制品的原材料及勞動力價格上漲,加之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頻繁地使用綠色貿易壁壘,使得我國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產品生產、加工等各方面,并且還要支付相應的檢測費,認證費等,這無疑增加了我國皮革出口的成本;價格上漲降低了我國皮革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得我國的皮革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相當困難,所占國際市場的份額減少;綠色貿易壁壘帶有極強的隱蔽性及表面的合理性,在國際貿易中濫用綠色貿易壁壘時常發生,貿易雙方在綠色貿易壁壘的實施范圍這個問題上存在爭議,加大了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引發貿易爭端,甚至會以經濟問題作為政治、軍事策略的依據,影響貿易雙方的外交關系。
三、中國皮革行業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分析
新健康主義要求皮革工業實現低碳發展,節能減排,研制綠色產品;以環保理念為基礎,摒棄傳統污染工藝,采用新技術對皮革進行處理。簡而言之,就是走環保之路,使粗放型皮革業蛻變為環保型產業。在這方面,吉爾達公司做出了表率,該公司研制的具有納米功能的空調鞋受到了消費者的好評。現在竹炭在紡織品中盛行,皮革業也可以借鑒其經驗,研制開發竹炭皮革。總之,就是要將新健康主義進行到底。
我國皮革行業一直集中在河北,山東,浙江等城市,而今這些地區的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瓶頸,所以皮革業要轉移戰略目標,搶占中西部市場,建設中西部皮革生產基地。但是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時不能操之過急,根據《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要摒棄以往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綠色化的基礎上建設中西部皮革生產基地。皮革業戰略轉移是一場持久戰,皮革業要建設一條完善的產業鏈,為皮革業的“越獄”做好一切準備。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綠色貿易壁壘也在不斷發展。企業要建立綠色貿易壁壘信息庫并利用網絡進行網上交流,加強與皮革協會、政府等的聯系,及時匯總企業遭受的綠色貿易壁壘信息并匯集國外綠色貿易壁壘案例進行研究,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將研究結果利用網上平臺傳達給各企業,供其參考借鑒。同時對大型皮革出口企業進行跟蹤服務。利用官方——民間有效的反應機制,成立研究綠色貿易壁壘的專家組,從經濟、環保、法律、質量檢驗等各方面尋找突破口。
四、結論
綠色貿易壁壘所具有的隱蔽性及針對性,使得我國皮革貿易損失巨大,如何規避其他國家針對我國采取的綠色貿易壁壘,這需要政府、企業等各階層的努力。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的皮革貿易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來規避它。
注釋
①微笑曲線,又名附加值曲線,意指創先研發(設計、研發、創新)和全球運籌(物流、行銷、品牌)處于產業鏈曲線的兩端卻利潤最高,而中間的制造、裝配環節則利潤最低。
參考文獻
[1]周迎久.要將市場機制引入污染治理[N].中國環境報,2014-04-17.
[2]章培昆.綠色貿易壁壘與中國皮革貿易[J].西部皮革,2012,21(5):86-90.
[3]陳阿江,羅亞娟,陳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徑與后果[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33(3):55-60.
[4]徐壽春.企業的自主創新與標準化[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0,20(5):79-80.
[5]楊國宇.產業轉移要發力,轉型升級迎機遇[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0,21(6):73-74.
作者簡介:邵雪(1990-),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學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