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宏
摘 要 在當代建筑設計領域中,越來越呈現出一種去民族化、去本土化設計風格的現象。筆者認為蒙古元素為核心的現代建筑呈現出獨特設計風格特征。本文主要分析蒙古現代建筑的特征,從建筑的形式美、象征性、生態設計等方面了解蒙古元素對現代建筑的影響和啟示。
關鍵詞 蒙古元素 現代建筑 建筑特征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已經把穹頂作為蒙古式建筑的代名詞,當看到圓乎乎的屋頂時,心中必定會有藍天白云大草原。對于蒙古民族來說無論走到哪里,那些圓圓的穹頂都是他們心中最美的景色,心中最美好的回憶。
1蒙古建筑
“建筑,是一種以一定物質材料與結構建造,與一定自然環境相結合,使一定社會人生內容抽象性地展現于空間,具有實用、認知、審美的功能,滲融著藝術等人文因素的科學技術”,蒙古建筑是在數千年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筑形式基礎上形成的,由原來蒙古族在伊斯蘭、中原傳統和藏傳佛教文化影響下,逐漸形成以蒙古包為代表的近代游牧建筑總和。在蒙古建筑中積淀了蒙古族千百年來積累的文化元素,體現出蒙古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地域文化,反映出了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建筑水平、審美取向以及特有的工藝特色。
2蒙古建筑設計風格的特征和價值
2.1象征性與寓意性的建筑設計特征
蒙古建筑是游牧文化和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蒙古族的文明史,集中表現除了蒙古游牧民族的建筑審美個性。蒙古建筑設計風格作為草原人民對自然空間與文化空間的理解與表達方式,自身集合造型特點被認為是突出了 “天”的庇佑和對“天”的指向。因此,游牧民族對蒙古先民古老的信仰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牧文明的象征性,是蒙古建筑設計風格的特征之一。蒙古民族在文化傳統的因素不同的歷史時間、社會空間下,通過某個突因素,或是建筑裝飾符號在蒙古建筑設計風格中的體現,或是民族色彩在蒙古建筑設計風格中的運用,都可以很明顯的感知到蒙古建筑設計風格明確的寓意性。
2.2生態性設計理念的蒙古建筑設計
蒙古包用木干編制的“哈納”網片可伸可縮,建筑封閉和室內鋪設全靠大小不等的鏈片,構造輕巧、易拆易裝等都恰當的適應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特點。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社會設計發展的主流方向,蒙古建筑正是生態建筑,綠色建筑的代表。
3傳統蒙古建筑元素在現代類蒙古建筑中的體現與分析
3.1生態性設計
現代蒙古建筑一般以最簡單的手法和最簡單的材料完成富于表現力的建筑,雖然在建筑材料上運用了鋼材、混凝土等新型材料,但是從整體造型上這些建筑很好的與廣袤的大草原融合在一起,渾然天成,把觀賞性和實用性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很多類蒙古建筑設計正是生態化的建筑,不僅能為人類旅客提供宜人的室內環境,比如清潔的空氣,好的光環境,有靈活開放視野。而且節約土地,對環境的影響很小,深入分析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人文環境、交通發展方向等一系列因素,做出了科學合理的規劃,注重生態環境的地方性。
3.2地域文化性設計
蒙古建筑設計中,很多的運用了地域性、民族性元素等蒙古本土元素,建筑風格源于傳統的帳幕和蒙古包等可移動的居住形式,由小及大,有空間內部簡單支架到多支柱的空間不斷擴大;強調了蒙古族傳統建筑設計風格,把局部與整體,實體與空間,藝術形式與藝術功能,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結合起來;總體結構與造型基本一致,圓隆型的頂部、不同分割方式的柱狀支撐、傳統蒙古元素的提取、圓圈狀周壁,給人以有隆有直、有圓有弧、純白清爽的直觀印象。
3.3建筑形式特點
蒙古現代建筑形式很多的運用了格式塔原理,表現出了高度的整體感與和諧感。整體抽象的建筑形式形成一個好的意象,符合格式塔的意象。建筑形式真正意象,正介于寫實與抽象之間。在整體統一的基礎上驚醒了不同層次的分割,變化,融主客為一體,形成簡約合宜的意象結構,復雜而又統一的建筑特點。整體上的簡單,經過有條理的分析、組合之后將一個復雜的形式再次還原成簡單的形體,讓旅客感到多樣性的滿足。
3.4建筑景觀整體性設計
蒙古現帶建筑形式具有很有的實用功能,也有很好的觀賞性功能。建筑形式與自然環境既統一又對立。在形式上,多樣性變化與自然的一覽無遺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廣袤的草原上帶來了視覺上的滿足,填補了人們心理上的空落。圓形的建筑物象征著歡迎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人們在出去游玩之后,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回去休息的酒店。
4蒙古元素建筑風格的當代啟示
4.1民族文化的延續與發展
蒙古元素為核心的現代建筑不僅要注重建筑體外在形式,而且本身具有鮮明的象征意義。建筑形態與當今的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和人們對原始建筑的展望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從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材質、建筑環境等方面綜合思考,精心設計才得以創造出既有濃厚民族特色,又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建筑,充分運用、巧妙結合民族花邊、符號、特色建筑等具有沖擊力和代表性的民族精華予以烘托城市整體建筑風貌。
4.2生態性設計理念的必要性
生態性設計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意在尋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即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利用自然條件和人工手段來創造一個有利于人們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又要控制對于自然資源的使用、實現向自然索取與回報之間的平衡。現代蒙古建筑設計風格體現了生態性設計理的即舒適、健康、高效和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