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旭
摘 要 武星寬教授的設計往往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起點,本著還原歷史,傳承歷史為理念而展開。他在景觀設計中善于運用傳統古典紋樣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的手法來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關鍵詞 生態設計 蒙原情懷 傳統文脈 古典紋樣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設計上有著漫長的歷史和豐厚的遺產。從古至今的經典設計中無不滲透著中國獨特的藝術和審美觀。面對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寶庫,武星寬教授廣納眾家之所長,結合他的個人經歷與藝術情感體驗,積累沉淀出自己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及設計風格。武星寬教授長于繪畫,卻又不想只做一個純粹的畫家。在他眼里,各個藝術之間是相互貫通的,藝術本身有著共同的語言并能夠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因此,在繪畫創作之余,他又投身于景觀設計、裝飾設計、雕塑、陶瓷等多個藝術領域并在這些領域取得很大的成就。早在1993年,武星寬教授就獨立完成過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廳內的設計,洪山廣場、江灘等多處武漢景觀都是他的設計作品。
武星寬教授是蒙族人,蒙古名叫烏蘭扎布。具有蒙族漢子的高大身材,長發、美髯,渾身上下透著藝術家的氣質。而在武漢上學、任教至今,這一段獨特的人生經歷使他感受到了漢文化的滋養,楚文化的浸潤,藝術設計的實踐,自然而然地有了獨具的風貌,逐漸成長為自成一派的藝術家。
由于他現在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學, 所以他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轉移到了設計之中去,積極探索設計與環境藝術的多種文化成份,并將多種藝術的復合體融入到景觀設計之中。
1設計理念
1.1傳承歷史
武星寬教授的設計往往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起點,本著還原歷史,傳承歷史為理念而展開。每件設計作品都氣勢磅礴而又充滿歷史感,這不僅是對整個傳統歷史文脈的延續,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尊崇。就如他的景觀雕塑及各種小品給人帶來一種巨大的震懾力,使生人們內心產生一種共鳴,并能夠用設計把人們淡忘的傳統文化喚醒,站在歷史的高度而言這樣的設計理念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1.2記憶時代
每種藝術都有它所固有的時代特征。武星寬教授的設計作品印證了解構主義大師德里達的一句話,藝術是表達人內心深處的一種語言。在多年創作經歷中,武星寬教授時刻在揣摩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與最高審美。除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解讀,禪宗和道教思想也給他更多人生的啟迪。可以肯定的是,他找到了傳統藝術與現代文明的契合點,在此基礎上,融合出時代特色,將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淋漓盡致地表達到每件設計作品之中。
1.3藝術大地
武星寬教授的設計作品善于把傳統設計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有機的結合起來;抽象出符號元素,并把傳統材料與現代工業設計、裝飾設計材料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超越具象而實現更為豐富深刻的寓意為目的,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例如他的工業設計、園林設計,簡潔、干練、線條簡明、色彩明快、構圖豐滿。用現代設計的思維方式來品讀武星寬教授的設計作品,每一件作品都體現了獨特的設計構思、設計處理和設計表現。
1.4走向未來
守望傳統又融入時代,使中國傳統藝術能夠走出歷史,勇敢面向未來。武星寬教授的設計作品極大地吸取了現代設計語言元素的精華,并借助現代工業材料,加以創新。他的創作中運用到比較強烈的工業語言的質感性,把現代技術材質融入設計中,探索出不同韻味的藝術肌理效果,嫻熟地將自己的設計作品創造出與傳統設計不一樣的藝術效果。并巧妙地使其帶有西方因素的意味更具中國特征。
2審美價值
2.1形式符號
武星寬教授設計作品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和古典美,既不同于傳統設計藝術,也不同于西方現代設計,而是呈現出一種獨有的東方氣質。他的設計作品追求的是形式上的減法,題材創作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韻律、節奏和有條理的結構自然美,并將這種獨特的藝術元素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并遵循設計形式美的法則,按照節奏與韻律、統一與變化、比例與尺度、對稱和均衡、對比與協調來進行創作。使每個景觀設計作品都如同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一般。
2.2意趣
武星寬教授在他成長的環境和藝術生涯中,得大漠雄渾之氣,受佛學文化的熏陶,他獨特的人生背景與審美趣味,使其設計和繪畫作品表現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善于從傳統藝術發現其內在的結構美,并從傳統藝術的結構美中挖掘其中蘊含的韻律、節奏和有條理的內在感,作品中呈現出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和無窮的詩意空間;以及他本人的博大的胸懷、獨特的風姿,演繹著粗獷、憨厚、真誠和熱情。
2.3視覺感
武星寬教授的設計作品極大地吸取了現代設計語言元素的精華,如把現代感鮮明的平面設計元素語言與中國傳統紋樣的有機結合。再重新組合加以變化,在推拉中營造空間感,并借助現代工業材料,輔助設計以實現其設計的可能性。他的創作中運用到比較強烈的工業語言的質感性,把現代技術文化中材質感融入設計中,探索出不同韻味的藝術肌理效果。
3小結
武星寬教授對現代設計的探索,具有多重的結合性:即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設計構成與山水意境的結合;體現出新時代精神,對于即將從事設計行業的我們具有啟迪和幫助的。
參考文獻
[1] 武星寬.武星款水墨重彩畫集[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2] 武星寬.設計美學導論[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3] 許雁冰.武星寬藝術人生之道德追求[J].美術大觀,2011(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