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各部門對信息化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高校基建檔案管理逐漸向信息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并已取得不錯成果。鑒于電子載體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電子檔案的信息安全問題始終是困擾人們的一個難題。本文基于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的風險因素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 高校;基建;檔案管理;電子檔案;安全評價;信息安全;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66
[中圖分類號]G2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4)13- 0106- 01
1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現狀
隨著檔案管理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加強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越來越重要。當前,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存在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的保障過于偏重技術手段,而忽視了管理方式、安全法規等方面的因素。安全技術手段不斷被高校信息化建設部門引入,但檔案管理崗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安全管理理念落后,使得先進的技術手段無法完全發揮正常作用。第二,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的評估體系缺失,使得高校基建電子檔案管理沒有統一的安全標準,各自為政。第三,檔案管理人員及高校相關部門缺少適度保護意識,對基建電子檔案沒有按照其所具有的價值進行安全分級,造成安全管理混亂。第四,信息安全保護不具有長期性、持續性和穩定性,往往在檔案建立初期十分重視其安全性,但隨著系統升級和時間的推進,陳舊的檔案被逐漸忽略,即高校基建電子檔案沒有明確的信息安全生命周期。
2電子檔案信息安全影響因素分析
一般來說,影響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另外人為操作或管理不當也是影響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
①理論因素。先進的安全管理理論是獲得高質量安全管理的內在動力,是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發展方向的指路燈。②自然因素。即外界不可抗因素,通常為非人為的自然破壞威脅,比如自然災害、載體自然老化等。③環境因素。環境因素是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社會環境、人文環境、高校電子檔案室內外環境等。④技術因素。電子檔案是運用數字化技術以虛擬形式保存在介質中,因此其安全需要相應的技術來支撐,比如反入侵技術、反病毒技術、維護更新升級等技術。⑤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屬于軟因素,需要科學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來保障電子檔案信息安全。⑥網絡安全風險。網絡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因此當高校基建電子檔案在網絡傳輸和存儲時,都存在受外界侵襲的安全隱患。
3 構建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電子檔案安全評價方法有許多,但基于高校基建電子檔案性質,其安全風險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定量與定性結合分析法。信息安全評價體系的構建需遵循科學性、層次性、全面性、獨立性、可操作性、動態穩定性等原則。
3.1 評價指標的組成
電子檔案信息安全評價通常涉及檔案學、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學、密碼技術學、信息學等多個學科。同時其安全評價涉及的范圍也是多層次的,包括硬件層、軟件層、網絡層等。因此其評價指標也是多元化、多學科交叉、多層次的。具體指標組成見表1。
3.2 確定指標權重方法
結合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特點,對于諸多安全評價指標,需確定與之對應的權重,對安全級別和要求進行分級,避免一概而論帶來的資源浪費。通常權重確定的標準是依據檔案信息量的大小、重要等級、敏感性等。對于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評價指標權重確定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環比法等。其中最為常用且實際效果較符合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實際的是德爾菲法和層次分析法。
3.3 綜合評價方法
綜合評價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許多相關學者都對其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對于高校基建電子檔案安全的綜合評價研究,總結起來大致分為以下幾類:系統模擬與仿真評價、信息論方法、灰色系統理論與灰色綜合評價、智能化方法、可拓物元分析法、動態綜合評價法、交互式多目標的綜合評價法、交合分析法等。
4結論
高校基建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是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發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都具有現實意義。高校信息化安全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但是其在安全管理理念轉變、安全能力評價等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是我們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一個方向。同時,隨著高校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電子檔案信息安全建設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主要參考文獻
[1]閆艷.電子檔案信息安全管理問題芻議[J].科技傳播.2010(9).
[2]黃昌瑛.電子檔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3]呂榜珍,黃艷敏.電算化環境下會計檔案信息的安全管理研究[J].黑龍江史志,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