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丹 林世選(導師)
【摘要】社會德育環境是個體道德意識和行為形成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個體品德的變化與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社會德育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從而整合社會、學校、家庭的大德育環境,使它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共同發揮正面作用,對個體品德教育將產生良好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個體品德 品德教育 德育環境 整合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077-01
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氣和品質的形成,需要依賴于每個公民對自身道德素質的精心培養。然而,個體品德的形成與整個社會德育環境的優化,不僅需要個體接受外界的積極影響,也需要個體依靠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內化為一股高尚的道德力量,是在個體內部因素與社會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實現的,是個體內部觀念的轉變同外部德育環境的影響兩方面共同作用、相互平衡、整合統一的結果。
一、社會德育環境與個體品德的關系
(一)個體品德的覺醒是社會大德育環境改觀的前提
個體品德的覺醒是整個社會德育建設體系的基礎工程,是良好社會道德環境的先行條件。因此,堅持實行主體性原則,強化受教育者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給自己提出既要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又要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道德目標,就能使德育環境更符合個體受教育者的具體現狀。
(二)社會環境的優化是個體品德完善的條件
在人的社會活動過程中,其內在道德修養對其行為的導向、校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個人而言,要通過接受教育來明確各種概念及其作用,才可能在已經形成并不斷發展的知識體系上,接受來自各方各面的影響。
二、社會德育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影響
社會德育環境,從根本意義上說幾乎就是整個社會環境,但從直接的因果制約關系來看,它特指相關主要的環境因素。
(一)當前社會德育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積極影響
1.全球化與個體品德教育
個體品德教育必須適應全球化大背景的要求,側重于全球主流思想觀念和意識,從而培養適合當今環境下的全面發展的人才。要求我們在個體品德教育中要努力吸收外來先進的思想意識,不斷革新自己的觀念,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方向。
2.信息化與個體品德教育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主體的意識越來越強,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寬讓個體思想更為多樣化,也讓個體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大大超過了以前的范圍。
(二)當今社會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不利因素
1.家庭環境參差不齊
在個體品德教育中,家庭德育環境起著根本作用,有一部分家長不顧孩子的發展狀況,對孩子進行權錢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家庭教育偏差。
2.校園文化重智輕德
學校德育目標要求培養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方向、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然而,實際的學校德育并沒有讓學生從思想上和行為上對德育教育進行理解。這些影響了學校德育環境整體素質的培養和德育目標的實現。
3.社會影響良莠并存
在市場經濟影響下,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造成了社會內部結構的諸要素之間,各種道德價值觀共同存在于社會中沒有一個統一的價值標準,使得社會德育環境也呈現出多層次性、多樣化、不穩定性以及激烈性。
三、整合社會德育環境以促進個體品德教育
生活中德育大環境的改觀,需要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共同反思與相互調適,只有三者發揮合力,以在優化結構中完善功能。塑造一個和諧的大德育環境,才能發揮社會環境對個體品德教育的功效。
(一)優化家庭生活環境,扎實個體品德教育的根基
1.提高家庭對品德教育的認識
家庭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個體出生后所接觸的第一站,個體將來怎樣生活、學習、融入社會、做什么樣的人,都是通過家庭這個渠道慢慢獲得認識的。
2加強“五愛”教育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同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增多,但同時也缺乏識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一些表象誘惑。因此,要加強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來幫助個人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和統一標準的“五愛”教育。
3.家長以身作則,榜樣示范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榜樣教育同樣重要。家長的以身作則和榜樣示范,可以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而家長的威信是家庭品德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良好的形象給孩子以示范。
(二)健全學校德育體系,拓寬育人的主渠道
1.創新學校德育觀念 加強德育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教育活動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建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和解決生活難題的意識。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德育建設的中心環節,沒有一支好的教師團隊,就不會有較高的教學能力水平,也就不會有好的教學結果,也就不要指望能夠培養出較高素質的人才。
2.明確學校德育目標 更新學校德育內容和方法
學校德育必須培養受教育者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按權益,同時使學生形成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觀和道德觀。要以先進的道德教育人、優秀的道德鼓舞人、高尚的道德引導人,并且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等內容的創新。
(三)凈化社會生活環境,形成積極向上的導向
個體品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且影響個體品德發展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還要積極呼吁和配合社會各部門各環節為個體的整體的和諧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環境和物質文化環境。
1.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
個體品德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堅持黨的正確指導思想,認真學習黨的領導方針,落實黨的政策,抓住關鍵點,以德育為核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
2.綜合管理,營造健康的社會環境
為了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除了要積極引導幫助個體正確認識社會,通過提出分析一些現實問題的利弊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端正態度,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對社會一些不文明現象進行綜合治理,營造一個良好的綠色發展環境。
只有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各方面的環境與個體的品德現狀整合起來,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個體品德教育網絡,才能為國家輸送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