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教師。所以教師自己先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此帶動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一代創新人才。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新意識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37-02
培養民族創新意識、創新精神的基礎在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所以我們在小學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就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下面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
一、好奇是培養創新的起點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創新的潛在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瓦特受水開的壺掀動的啟發而發明蒸汽機;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發現了地球引力;阿基米德洗澡時因身體感受到水的浮力而發現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這些例子都與他們強烈的好奇心有關。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愛護兒童的好奇心,并善于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提出各種新奇的問題,創新意識來自質疑。
每個學生心中都有無數個為什么,可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就沒有疑問或很少疑問,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教師過多的要求學生提問完整、標準,因此,學生就會逐漸失去質疑的勇氣。
并且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奇怪問題一棍子打死,諸如“你怎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來”“這個問題太離譜了嗎!”“這個問題現在說了你也不理解,等長大了再說吧。”這樣不僅打擊了學生求知的積極性,而且扼殺了他們創造意識。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理解、幫助的態度對待學生,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不夠明確或吞吞吐吐的提問,都要倍加耐心的傾聽。只要敢提問,就要給予表揚。盡管可能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提問的表述不夠完善,但他們要做到這點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如果教師處理時稍微有一點不當,那么以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質疑活動就會大打折扣。
教師除了要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外,還要為學生搭建質疑的舞臺,并且要注重示范,教給質疑的方法。如“角的度量”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示范質疑:角的度數應該怎樣量?用什么量?用什么做單位?這樣從教給方法入手,為學生質疑打好基礎。另外教師要創設條件,提供質疑的機會。教師要有意識的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去理解知識,產生種種疑點,并鼓勵他們有疑即問,不懂就問,保護質疑的積極性,且忌壓服和諷刺。其次,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利用現有教材為學生設疑,讓學生在新舊知識間產生矛盾,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二、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基石
要蓋一幛好樓房,沒有扎實的地基能蓋好嗎?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得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基礎知識與創造力相輔相成。一方面,學好基礎知識是培養創新意識的必要前提。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創新意識的培養就無從實現。只有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才能盡可能地培養、鼓勵、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創新意識是基礎知識的升華。學生利用自己的創新意識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也可促進對基礎知識多層次,多角度的認識理解,從而實現更高層次的創新。
三、融洽的氣氛是培養創新意識的搖籃
課堂氣氛可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情緒心理學家利珀認為“寬松、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并指導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切身體會:在心情良好的狀態下學習和工作時,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而情緒低落時則思路阻塞,操作遲緩,無創造性可言。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在師生關系平等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無拘無束的情況下,才會感到學習過程中沒有壓力,學習的靈感才容易迸發出來,也只有在這樣的場合下學生的不同觀點、不同想法才容易產生,才會產生創新的靈感。在課堂上,只有老師放下“架子”,不顧“面子”,融入學生之中,成為學生中的一員,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在這種融洽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感到學得輕松,才愿意動腦筋思考問題,才會有創新。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生動活潑的氣氛,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下學習,學生才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機會。
可見,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搖籃,是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必要的前提條件,這是我們實施小學數學素質教育所倡導的。
四、引導學生再創造,是培養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是人的一種活動,如同游泳一樣。要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我們也必須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也就是在創造數學中學習數學。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被掌握和靈活應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起著導向作用,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能被動的感知接受,教師要因勢利導的誘發學生主動的探索。所以,只有教師將自己的活動意圖轉化為學生的活動目的和需要,學生才有可能在感情和需求上與教師產生共鳴,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產生共振,主動而積極地去發現新問題,探究新知識,進而才能達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五、數學情感是創新教育的法寶
創新意識當然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智慧作基礎,但是不能低估數學情感對學生獲取知識的作用。數學情感主要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意志力和自信心。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教師必須給予積極的支持、鼓勵,讓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戰勝困難,進而鼓勵其大膽想象,開辟思路去解決困難。只有這樣,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以培養。
六、開放的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天地
數學是一種工具,是我們用以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手段。數學教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課堂的開放。一堂課不僅僅是40分鐘,也不僅僅是在教室內。一堂課可以上在40分鐘以外,上在生活中,上在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堂課除了在本教室上外,可以到校園中上,可以到商店里上,還可以到田野中去上……其次,數學教學的開放性還體現在組織材料上。最具代表性的是開放題,重視開放題的設計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大有裨益。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關鍵在于教師。所以教師自己先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此帶動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一代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