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尋求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性的學科,影響學生以后學習各科的效果。因此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實施創新教學方式,對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新課標的頒布與實施,樹立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提高了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從以往傳統單一的學習轉變成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這種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提出的要求
小學數學屬于基礎性學科,教學過程需要體現出基礎性與普及性。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技能都屬于小學數學基礎知識,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這三方面的內容才能提升教學水平。教學過程中要體現數學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教學,重視學生應用能力的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發揮,并且通過學習能夠利用數學來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小學數學教學雖然有了一定的創新,但是還會忽視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一定的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過于強調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同時也沒有進行師生互動,完成教學任務的效率相對很低。第二,教學方式缺少一定的啟發性,課堂中經常出現“你認為怎么樣”以及“對不對”的內容,這些問題過于淺顯,雖然課堂氣氛活躍,但是降低了數學知識的價值。另外,也不能提出一些過于深奧的問題。如小學數學中關于圓面積的內容中,提出像圓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的問題,學生不了解圓的公式,很難想出答案,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降低了教學質量。
三、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創新
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潛力的一種方式,在教學中樹立創新的教學觀念,鼓勵學生去探求知識,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學需要重視教學的科學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加強知識整體性的運用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形式比較單一,缺少知識的整體運用能力,需要重視知識整體性的運用。所以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整體運用,不斷完善教學結構,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特定的教學情境來解釋某個教學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另外,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情境問題,組建教學興趣小組,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研究問題。
(二)采用角色構建的學習模式
在一些公式教學中,可以采用角色構建的形式,不直接給學生公式,而是學生利用一些形式的計算,得到計算的結論,總結出計算公式。通過親身計算體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計算過程中得到了新的知識,同時也提升了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提升教學情感滲透能力與分析數學生活化內容
教學中,需要加強情感滲透能力的運用。數學知識具有促進情感發展的能力。教學中需要讓學生體會數學的魅力。提升小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恰當地挖掘一些數學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理解數學蘊含的奧妙,激起小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習興趣。
如“三角形面積”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在進行面積公式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如紅領巾,利用直尺測量紅領巾,結合測量結果進行計算。通過這種形式,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完善教師隊伍素質
通過分析新課標的內容,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深入學習。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思想塑造全新的教學觀念,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的學習,形成正確的教育觀、教學觀以及學生觀等。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