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成
摘 要:為了適應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必須重視學習情境的創設。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設計和使用“導學案”,能引導學生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
關鍵詞:新課改;導學案;設計和使用;激發;能力培養
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本著“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重視學生學習情境的創設,逐步培養科學探究為主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問題探究等學習方式,使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最終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談談如何利用“導學案”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
一、把握新課改下高中化學課程的教育理念
(1)把握“學科與社會”,突出課程的時代性。新課改在內容的選擇和知識的呈現方式上,體現“學科與社會”,充分體現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能力的培養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大膽解決疑難、共同提高的原則。
(2)把握課程的基礎性。在新課改下,高中化學教學是要通過教學全面提高大眾的化學學科素養,不再是為學習高深的學科理論和從事化學事業打基礎。
(3)把握新課改下學科的選擇性,根據學情合理使用和研究新教材。學科要求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獲取知識多樣化、問題呈現多樣化、利用資源的方式多渠道化為突出課程的開放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且在內容的編排上增加了學與問、思考與交流、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資料卡片等許多集知識性、趣味性、開放性、創造性于一體的方案。
(4)要重視化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激起求知的強烈愿望。因此,本人認為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很重要。所以,設計和使用合理的、有趣的導學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導學案教學的目的、意義和有效性
(1)什么是導學案。導學案就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提前尋找疑難、探究,遇到問題合作交流的方案。導學案,是教師在教學理論與學科知識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教材與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并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把學習的內容、目標、要求和學習方法、探究方法等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而編寫的一個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知識的方案。
(2)應用導學案的目的和意義。目前大多數的課堂教學,教師不放心學生的能力,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雖然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但在沿著教師設計的思想和教學方式下,學生不是課堂的主體,沒有主動性,這種教學方法用教師教的活動掩蓋了學生學的活動,導致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淡薄,合作交流意識不強,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3)應用導學案教學的有效性。①應用導學案教學能實現“讓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實行“導學案”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不僅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而且能真正落實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②應用導學案教學能實現“一人講授”向“小組合作“轉變。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推進“導學案”課堂教學的基本保障之一。這種教學要求學生在預習、講解、評價等過程中,都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因此,應用“導學案”課堂教學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實現新課改化學教學的目的。
三、把握新課改,合理設計和使用導學案
(1)導學案設計的教學理念。導學案設計的基本理念是:從先學到后教、以教促學,通過思考達到啟發,通過啟發促進思考,先講后評、以評促化。
(2)如何設計“導學案”?①“導學案”的編寫原則:1)體現對象性:“導學案”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使用的主體,在制定導學案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學情,體現出學生為本的主體性原則。2)體現導學性:顧名思義,導學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這就要求有學習內容的指導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實現指導意義和作用。3)體現探究性:把教材上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加工成具有可探究性的問題,通過提升能力、發散思維,知識轉化、問題情境化實現探究性,以便進行有效教學。4)體現因材施教性:導學案的設計從呈現知識上來說是掌握學習目標——深化知識點——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強化鞏固知識的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主要按學生的認知規律,把難易不同的教材內容梯度性、分層式呈現給學生。
②如何使用“導學案”。1)了解學習目標,認真鉆研課本。學生在閱讀“導學案”以后,通過教材掌握學習目標、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學習的主要方法,并且梳理課本內容。2)通過導學案創設的問題情境,培養自主思考能力。學生在梳理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導學案創設的問題情境設計的順序,獨立解決“導學案”中提出的問題,尋找疑難問題,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在難以解決的通過小組討論或者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解決。3)通過小組討論,過濾教學內容的疑難。以導學案為載體,學生們獨立思考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課堂上小組討論,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觀點,展示解決問題的成果。對導學案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通過“小組議論”、師生互動,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通過“議”的過程建構知識,最后實現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4)師生互動解疑糾錯,練習鞏固。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以便發現問題,順利解決問題,正確評價問題。學生在展示、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和借鑒,對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使知識轉化為技能。
總之,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不僅是促進教師個人專業成長的學習過程,也是課堂教學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實現新課改化學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以堅定的信念堅持進行導學案教學的研究,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才能,進而培養學生成才。
(甘肅省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