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綜合實習》這門課程近年在士官教育中凸顯出它的重要性,通過《綜合實習》把課堂所學轉化到實踐中,增強士官學員操作能力,培養士官學員運用尖端武器裝備的過硬素質。可以說這門課程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士官學員能否掌握所學專業技術。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把網絡技術為核心的軍事教育技術運用到《綜合實習》中,提高士官學員的信息化素養,實現“能打仗、打勝仗”的培養目標,成為提升教學質量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本文就網絡技術在士官教育《綜合實習》課程組織與實施中的運用問題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綜合實習;網絡教學;課件
《綜合實習》相對其他基礎課程、任職崗位課程而言,其知識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更強,對專業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受裝備器材、設施設備等條件的限制,該課程在士官學員能力素質形成中的“淬火”作用尚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如何針對專業特點建設高質量的綜合實習課、如何有效的發揮其應有的效能,成為擺在廣大教員和教學管理者面前的一大屏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育技術工作經驗,走訪調研了多個專業,認為當前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應充分有效的運用網絡技術,開發并運用網絡多媒體課件、模擬器材等形式以優化《綜合實習》課程的教學實施,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1 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的特點和優勢
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軍事教育技術是計算機和通信技術應用于教育的一種獨特教育模式。它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實現了適應性學習和智能化教學,并且有效補充實地教學時間短、內容少、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同傳統教育模式比,網絡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1 生動性
網絡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強的呈現力,它能把文字、聲音、圖表、視頻、動畫等多媒體形式表現的信息進行集成處理,包括制作、存儲、自動管理和遠程傳輸等,為教學活動提供一個形象生動的教學環境,這是有限空間、有限時間的傳統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1.2 交互性
在網絡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網絡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針對不同學員的不同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實現信息源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全方位的、能動性的實時交互,使網絡教育成為真正在教育者和學習者之間實現雙向互動、實時交互的遠程教育方式。
1.3 自主性
在網絡環境支持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不同的內容,這種便捷、靈活的學習模式充分顯示了網絡教學中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1.4 共享性
網絡教學使得教育資源能夠廣泛共享。一是人力資源,各種教學資源可以在網上得到集中體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發揮跨專業、跨學科的優化組合,實現名師優課共享;二是內容資源,可以建立各類知識的專門網站,配合網上學習內容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所有的網上用戶可以共享來源于不同單位的教學資源。
2 網絡教學應用于《綜合實習》的主要環節
2.1 教學內容設置上
理論上講,綜合實習應組織學員針對崗位任職能力和素質需求進行大量的實踐訓練,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上,一是應避免知識點的簡單重復,力求深化運用;二是應避免技能點的單一訓練,力求綜合運用;三是應避免機械性的重復訓練,力求高效率的組合訓練。比如,理論課程已完成的原理教學,在綜合實習階段就應該注重結合軍事工作實際設置課目;又如單裝備的操作訓練,如果前期課程已完成,在綜合實習階段就應該側重于戰術背景下的合成訓練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每項教學內容模塊都應有軍事教育技術的支撐,實現音、視頻、動畫、仿真的綜合展現。
2.2 裝備條件運用上
多數教員心目中理想的教學狀態是:裝備器材數量足夠用、質量足夠好,教學環境條件設置科學合理,學員愿意學、認真訓。然而,現實往往是與理想有較大的差距,多數情況下,裝備器材數量也不夠、質量也不好。那么,在裝備條件的運用上,就必須正確看待、客觀分析,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比如,分組訓練下,有的要模擬操作、有的要實裝操作、有的要戰術訓練等等,都要根據教學內容實際需要來合理調控。這樣數量不夠或沒有的裝備就需要通過多媒體課件或模擬仿真、網絡教學等教育技術手段來補充,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載體:文字教材、多媒體教材、教具、裝備等,要調整搭配、合理運用。
2.3 考核評價結果上
考核始終是個指揮棒,作用發揮的好就能成為教學訓練的催化劑。因此,應改變傳統的結論式、試卷式考核評價方式,采取過程考核、網上考核、口試答辯等綜合考評,全面、全程引導學員學習訓練,這也需要網絡技術的有效支撐。
統觀以上幾點,只有充分運用軍事教育技術的網絡教學,《綜合實習》課程才能名副其實。
3 網絡教學應用于《綜合實習》中問題分析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教學內容表現形式單一化,有的內容適合圖片展示,有的適合音頻配合,重點難點不易掌握的可以拍攝成視頻供學員參考,總之,目的很明確,通過網絡課程或多媒體課件的自主學習,學員能夠掌握專業技能并可以模仿操作。二是教學方法上,現行的網絡教學中仍然是教員絕對的主導,是以講授為主,缺少創新性,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學員個性培養,不利于學員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始終擺脫不了“填鴨”式學習不利于全面技能水平的提高。三是教學手段上,缺少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手段。有待于向網絡多媒體課件發展,即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開發和運用,特別是交互式、自主型課件開發。比如:幾個學員可以就同一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系統也可以給出排名或者開設“學習論壇”提供學員討論的平臺也可進行答疑。
4 網絡教學應用于《綜合實習》的原則
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制作并運用網絡多媒體課件是當前網絡技術應用于《綜合實習》的關鍵。那么應該把握什么原則,如何實現呢?
4.1 開發原則
課件必須根據學員需求進行開發。在制作課件時,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模塊化設計。總體規劃上,要把制作網絡多媒體教學課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看待,統籌考慮。在具體制作時,則要分步、分塊實施,也就是說要把每個教學科目分解成數個模塊進行設計、制作,而后再連成一個整體。這樣,一是便于分工協作,既能提高課件的制作質量,又能加快課件的制作速度,有利于在短時間內完成課件的總體制作;二是便于課件的維護、更新,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學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要保證課件適應教學的需要,就必須經常更新。如對課件進行模塊化設計,在維護時就可以直接對某一需要改動的模塊進行修改,從而能夠有效降低課件更新工作量。
2.形象化展示。良好的課件表現效果可以有效激發學員的興趣。心理學家在研究人的記憶率時的得到了這樣的結論:對同樣的學習材料,單用聽覺,三小時后,能保持所獲知識的60%,三天后下降為15%;單用視覺,三小時后能保持70%,三天后降為40%;如果視覺聽覺并用,三小時后能保持90%,三天后能保持75%。因此,在進行網絡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時,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靈活運用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象等多種媒體信息,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加大對學員的刺激,促進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
3.簡便化操作。由于學員對計算機及網絡知識的掌握存在很大差異,有些學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可能比較低,因此在設計、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一是操作步驟不要太繁瑣,課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預備知識,最好都以可執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學員既可以在網上直接瀏覽,也可以下載使用;二是操作界面要清晰簡潔,操作按鈕要清晰易見,提示信息要詳細、準確、恰當,不能讓學員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應付如何操作上。
4.迅捷化傳輸。由于網絡教學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傳輸教學信息、答疑解惑,網絡的帶寬和傳輸速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實施。在網絡帶寬和傳輸速度一定的情況下,網絡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大小對教學將具有較大的影響。如果課件體積過大,勢必傳輸速度較慢,影響瀏覽和下載。為此,在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一方面要減小課件體積,對課件的容量加以規定,使每一個課件都不超過規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對較大的課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塊,分別制作并建立連接,以此減小課件的體積。
4.2 注意事項
1.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規劃好,選擇網絡課程或多媒體課件所需開發軟件。選擇幾種開發軟件的配合,將直接影響到課件制作質量,因此應根據課件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加以正確選擇。
2.應精心設計課件結構。要根據教學目標,仔細分析和研究教材的教學內容,理解重點、難點問題,確定課件的內容結構、表現形式及教學順序。
3.應認真測試經常維護。網絡多媒體課件制作完成之后,還應對其進行反復測試、試用,以便發現并解決問題,尤其對學員的意見要認真研究。另外,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的不斷發展,網絡多媒體課件也需要不斷地加以修改、完善,以適應網絡教學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備.士官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2] 洪慶根,等.軍隊院校教育思想觀念新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