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傳捷 辛立秋
【摘要】近幾年來來,隨著黑龍江省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村金融供給,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也為農村地區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為了保證小額貸款公司持續發展,進一步解決好農村金融問題,黑龍江省應切實解決仍然存在著的小額貸款公司身份地位模糊,主體定位不明;后續資金不足,融資渠道有限;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管;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抗風險能力弱等一系列問題。應盡快明確小額貸款公司身份性質和法律地位,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強風險管理,提高稅收優惠政策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從而促進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在黑龍江省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黑龍江省;農村金融;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一、黑龍江省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現狀
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頒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之后,黑龍江省政府緊隨其后,于2008年12月就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黑龍江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農村金融供給,提高了農民收入水平,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也為農村地區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試點公司發展至今,省政府金融辦和人民銀行正確領導,以黑龍江省金融工作辦公室為代表的相關部門也執行高標準人行把關,小額貸款公司在資金貸款實力,發展規模,員工素質,利潤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整個行業蒸蒸日上。同時因持續完善監管體系、實行多樣化的準入標準、積極拓寬公司融資渠道等措施,小額貸款公司正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強勁的推動力。一方面,小額貸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融資難的問題,為廣大中小企業,個體私營和農戶等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供給,另一方面還完善了金融體系,規范了民間金融市場。
截至2012年底,黑龍江省共擁有386家合法經營小額貸款公司,遍布全省13個市和80%的縣,共吸收各類資本146億元,累計發放7.4萬筆,共505億元貸款,均貸款額度高達68萬元,4萬個小型微型企業因此受益,6萬個黑龍江客戶因此得到小額信貸服務,為22萬人創造就業機會。
二、黑龍江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小額貸款公司身份地位模糊,主體定位不明
《關于小額貸款公試點的指見》明確指出,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強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非金融機構性質。但在實際運行中小額貸款公司主要是以提供金融服務,信貸產品為主要目的,符合金融機構性質。這種錯位的定位,造成了小額貸款公司在監管、稅收、運行等方面出現了很大漏洞。而且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民間資本投資小額貸款公司的積極性,以至于小額貸款公司資本金投入短缺,直接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長足發展。
(二)后續資金不足,融資渠道有限
《指導意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為實收資本金、捐贈的資金以及不超過兩家的金融機構的融入資本(融入資金在公司資本凈額的50%以下),由于公司單方面經營小額貸款業務而不吸收民間存款,造成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緊張,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一是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成本高。黑龍江省銀監會允許小額貸款公司從金融機構融資,但是融資只能按照企業貸款利率執行,因為小額貸款公非金融機構性質導致無法從銀行進行同業拆借,從而其融資成本較高。黑龍江XXX小額貸款公司,向銀行融資資金和自有資金分別為2500萬和5000萬,總計可用資金7500萬元,但仍然面臨“無款可貸”的艱難困境。另外托管銀行雖認可其準金融機構性質并視之為同業融資,但對方銀行只以利率高達6.6%的貸款形式融資,卻不將其列入同業拆借項目,造成融資成本較高。二是小額貸款公司存在“融資難”問題。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的是小額貸款業務,且沒有抵押擔保物,導致部分銀行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放貸積極性不高。只有在有足夠擔保和抵押物能降低其貸款風險的前提下才考慮放貸,這提高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綜合融資成本。截止2009年底,黑龍江省80多家小額貸款公司無一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直到2010年才僅一家公司獲得銀行融資。
(三)有效的外部監控缺乏
小額貸款公司性質決定其只能作為工商業企業按照公司法相關規定進行運營,而《公司法》卻未對涉及貸款業務的公司進行規定,造成在實際的監管過程中,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缺少有效的法律依據;黑龍江人民銀行支行和工商部門尚未把小額貸款公司納入銀行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但從事的貸款業務不是一般工商企業能夠經營的業務,導致存在多門多頭監管不統一,易出現監管真空,監管主體缺位;小額貸款公司相關監管法律不完善,沒有嚴格上升到法律、行政法規等的高度,導致無法規范小額貸款公司外部市場監管環境,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這對小額貸款公司未來的發展難以起到監管的作用。
(四)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抗風險能力弱
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業務主要為“三農”提供金融服務,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是中小企業和“三農”。農業生產受大自然條件束縛,產收不穩定,農產品價格波動也極易影響農牧民的經濟收入,而農牧民抗擊市場風險沖擊的能力不足,給貸款回收增加了難度。同時,公司客戶類型差異性較大,行業比較分散,單筆融資金額較少,擔保和抵押物普遍缺乏,財務信息透明度低,經濟信息鑒別收集難度大。另外,小額貸款公司風險評估技術尚不成熟,造成業務流程漏洞較多,高素質專業人才嚴重缺乏,這些都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三、黑龍江農村小額貸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小額貸款公司身份性質和法律地位
黑龍江省政府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機構應與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協商,加快針對小額貸款公司的專門立法,將統一中央和地方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政策作為著力點,明確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機構的屬性,促進小額貸款公司完善內控制度體系,使其經營更加規范化。另外,切實考慮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渠道單一的特征,逐漸減少其資本金來源渠道的限制,為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的設想提供政策保障。同時,進一步細化規范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融資比例,放款收款等經營業務流程。最后,明確小額貸款公司轉變為村鎮銀行的未來大方向和具體條件,以此正向激勵小額貸款公司發展。
(二)疏通公司融資瓶頸,拓寬融資渠道
加快與商業銀行的深入合作,提高小額貸款公司的授信額度,鼓勵小額貸款公司與商業銀行貸款的聯動發放。對于實力雄厚,信貸資產質量好,級別高的小額貸款公司逐步開放央行再貸款、同業拆借、短期票據融資等融資渠道,加快提高融資比例速度,通過逐步放開其吸收公眾存款的限制來增加資金回流;嘗試設立以省為單位的小額信貸基金,增加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在協商公司和資金來源在利率標準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積極鼓勵與外資合作,調高融資杠桿比率。
(三)提高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加快政府出臺稅收優惠政策的速度,逐年減免營業稅、所得稅等稅收,對于講誠意,效益佳積極開辦農、林、牧、魚、等“三農”貸款的小額貸款公司,由政府建立風險補償基金,適度進行財政補貼。同時賦予小額貸款公司按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享受與農村金融機構同等待遇。其次,推動黑龍江小額貸款公司通過監管部門的接口將其接人人民銀行征信系統,降低信用風險發生概率,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逐步放寬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限制,使其最終完全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自主經營,以提高小額貸款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加強風險管理
由省人民銀行分行黑龍江政府金融辦組織,推進開戶銀行與小額貸款公司聯合簽訂各項協議,以實現小額貸款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信息共享;建立對農戶信用的等級評估,公開評估標準和結果,檢測各評估細節,激勵評估等級較高用戶,加大工作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創新貸款抵押擔保形式,增加如房屋、土地、承包經營權等農村財產形式,降低貸款人的違約風險;將意外傷害保險納入貸款人借貸流程中,從而要保險公司共享信用風險,以此有效降低貸款公司的信貸風險,保障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提高放貸的積極性;形成嚴格的業務流程,跟蹤審核各個環節,充分審查貸款人的合法合規性,避免操作風險,確保資金安全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