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新剛
【摘要】完善黑龍江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是加快推進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程。借鑒美國的“民間主導”模式、法國“政府主導”模式以及國內浙江省和福建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對黑龍江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啟示是:完善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的增長機制;開拓多元化的政府融資渠道;重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關鍵詞】國內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黑龍江;啟示
【中圖分類號】D63-34 【文獻標識碼】B
一、國外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
(一)美國的“民間主導”模式
美國政府對文化事業的管理奉行“無為而治”的理念。美國政府在文化事業管理上的做法與大多數發達國家不同,美國政府并沒有單獨設立文化事業管理機構,而是成立了史密森學會(Smithson Insfitufion)來從事文化事業的管理活動。史密森學會作為美國的文化事業管理機構,直接向民眾提供大體上免費的各種公共文化服務。美國政府以財政撥款為主,并輔以相關基金、公司的出資和社會捐助等方式對史密森學會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美國政府在支持文化事業發展方面的具體做法是:“對于文化事業和文化設施,政府不直接參與經營和管理,取而代之的是培育和扶持民間的非營利性組織或機構進行經營和管理。在此過程中,政府通過財政撥款、鼓勵慈善機構和團體捐款、鼓勵企業及個人捐贈等多種方式對其進行資金支持”。美國政府始終奉行補貼撥款的資助方式,即政府對任何在建項目的資金支持不得多于項目全部建設所需資金的50%,剩下的資金由負責項目建設的企業自行籌集。政府采取這樣的資助方式一方面能夠避免文化團體對政府資金支持的過度依賴,從而給政府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其向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尋求資助,同時又調動了社會各界對文化團體資助的積極性。
(二)法國的“政府主導”模式
法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同,法國政府認為文化事業的發展應完全由政府控制,政府對文化事業的發展應實行嚴格的管控政策,是少數實行文化集權化管理的發達國家之一。法國政府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給予高度重視,法國政府每年用于博物館、圖書館和劇場等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資金高達幾十億法郎。政府將這些建設資金通過文化部間接撥付給各個項目的施工單位。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法國政府出資修建了一批耗資巨大、施工周期長的大型文化工程,如巴士底歌劇院、新國家圖書館、大盧浮宮擴建工程等。其中,新國家圖書館工程耗時7年,建設總投入為80億法郎,平均每年法國政府都會投入十幾億法郎用于工程建設。
法國政府為了確保對公共文化事業的資金支持力度,除了對預算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外,還通過立法明確規定中央和地方的投人數額和比例。立法中明確規定“在中央財政預算中,文化事業財政預算所占的比重不應低于1%,并且各級地方政府對文化事業的資金投入不應低于國家預算資金的兩倍”。政府的大部分財政資金都用于建設和修繕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剩余部分用于投資公共文化藝術產品和服務,以及對非盈利性的文化組織進行資助等。此外,法國政府通過采取多樣化的財政補貼方式引導農民和各種資金投資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具體的措施有直接補貼和低息、貼息貸款兩種方式。其中,直接補貼是指法國政府對農場主、合作組織、企業投資建設的各種文化設施進行直接補貼,根據工程的性質不同,補貼的比例也不相同;而低息、貼息貸款是指法國對用于農村文化設施的貸款利率較低,而且都列入中長期投資貸款中,優惠貸款利息與金融市場利息差額部分由政府進行補貼。與此同時,針對企業投資和社會私人捐贈,法國政府采取了多種財政政策來鼓勵其發展,如稅收減免及優惠政策、財政補貼、低息貸款等。法國政府通過這些政策的制定,一方面拓寬了公共文化事業資金來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使社會資本不斷涌入公共文化領域。
二、國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
(一)浙江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
浙江省把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到公共文化陣地整體建設規劃當中,不斷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使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得以完善。浙江省始終堅持政府投入與社會參與雙輪驅動的作法,積極拓展多方面的融資渠道,使投入格局形成多元化,促進了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一是始終堅持財政預算列支。從2007年開始,浙江省財政每年用于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達1.09億元并且逐年增加,公共文化事業建設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位。二是始終堅持吸收民間資本。浙江省抓住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對文化的祈求愿望日益強烈的時機,將社會資本豐厚和民間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加以充分利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中,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民間投入為輔的格局。
(二)福建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經驗
福建省以先進文化為導向,以基層建設為抓手,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逐步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使先進文化占領廣大的農村文化陣地,成效顯著。福建省為了資助以“兩館一站”為主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專門設立了“福建省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同時,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以“兩館一站”為主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使投資形式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一是由于福建省的常住人口中海外華僑的人數較多,他們大多熱衷于公益事業并且資金實力雄厚,福建省政府就鼓勵華僑對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資金進行捐贈。因此,在福建省華僑資金捐建成為一道特殊的“風景線”。二是福建省以“政企聯合,共建帶創”形式,大力開展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活動。政府作為建設活動的帶頭人,鼓勵企業與農村形成互幫互助小組,實施對接到戶工程。
三、國內外建設經驗對黑龍江的啟示
(一)完善財政對文化事業投入的增長機制
完善投入機制,夯實發展基礎,是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物質保障。財政是政府集中資源和調控分配的重要手段,對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F階段中央財政對公共文化事業資金支持的主要形式是通過自上而下的專項轉移支付,普遍采取“給、送、配”的??顡芨端悸?。但是,由于總量不足,中央與地方政策不配套,中央財政支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往往只能局限于簡單地上項目、搞工程,或通過撥付少量專款的形式進行,大多數情況下是“杯水車薪”。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收入水平均位列全國各省份后席,完善全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需要國家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因此,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的資金支持,同時要加強對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資金進行監督和績效評估,防止資金的截留和挪用,進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國家有關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法制約束不健全,使文化事業投人缺乏全局性和持續性,大多都是項目投資。因此,在加快完善國家相關立法的同時,黑龍江省應積極制定有關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地方政策法規,從制度上確保黑龍江省財政對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的增長機制。
(二)開拓多元化的政府融資渠道
政府雖是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主導者,承擔了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大部分費用支出,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仍然受到資金問題的嚴重制約。因此,黑龍江省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過程中,要多方籌集資金,開拓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1.政府要建立健全投融資機制,在投資方面適當放寬市場準入機制。一方面,政府在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經費的使用上要成本核算,通過投資、融資改革,建立公共文化事業經費的成本分擔機制,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中去;另一方面,政府要積極鼓勵有實力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個人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并給予企業或個人一定的優惠和政策支持。形成以政府為主導,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共建的多元化投資模式。
2.政府要積極倡導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公民個人提供自愿捐贈。現階段,自愿捐贈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超過政府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中的投入,成為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因此,政府應該積極效仿西方發達國家的這一做法,大力倡導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提供自愿捐贈,并對提供自愿捐贈的單位或個人給予稅收優惠或減免政策、精神或物質獎勵等。例如,對于納稅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或國家機關間接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行捐贈的,捐贈的金額應在其應納稅所得額中全額扣除;對于捐贈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外藉人士、海外華僑等,政府應給予一定的社會榮譽;對協助捐贈的中介機構和中介人可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三)重視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于提高基層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黑龍江省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主要原因在于城鄉二元供給結構。因此,要縮小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發展的差距,其必要路徑是要改革城鄉分割的二元供給結構,積極推行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一體化發展,努力提高政府對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重視程度,加大政府對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