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波
摘 要: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遵循學習規律,努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培養學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充實和快樂,真正把學生從學習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47-01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學校的主旋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堅持“個性張揚,天性回歸”的教學思想,讓學生主動發展,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在學習中自主發展,在探索中不斷創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但就目前的中學現狀,思想政治課,在重理輕文的中學氛圍中,一定程度上沒受到應有的重視,在很多學生心目中,總認為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宣傳說教,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讀讀背背應付了之,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學生課前和課后的自主學習主動性,培養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政治課教學具有重大實際意義。為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進行了積極地探索。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與學是高度統一的雙邊活動,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那么,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這就需要教師研究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個性發展,用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社會性很強的科目,所以更應讓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在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發現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增強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使命感,體驗達到總體小康的自豪感,培養艱苦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責任感。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其次,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歸納、總結。只有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去思考,才能使其真正理解所學知識,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如“承擔社會責任”“熱情為他人服務”“報效祖國”“神圣的使命”等都存在著聯系,學生初步思考、分析、歸納后,再通過課堂小組討論,積極發言,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結論,與自己的結論進行比較,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得出正確、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的潛力,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增強情感意識,努力做到與學生換位思考問題。要熱情鼓勵學生放開思路,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不輕易批評學生,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如在講《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時,可以讓班上學生扮演一次民主選舉的過程,根據這一情景,讓學生分組討論:公民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參與民主選舉以及怎樣行使選舉權?學生可以自由發表意見,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從而培養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巧用設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要誘導學生質疑,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教材中到去。讓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不但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問問題,學會設置問題,這是課堂互動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需要。但課堂互動應包括師生相互啟動,除教師設置問題啟動學生思考分析外,也要讓學生作為啟動一方,學會詢問、質問、反問,學會設置問題,啟動教師或其他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形成這樣的互動,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推動師生探索活動的進行。同時讓學生學會問問題,學會設置問題,有助于全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如在講解市場經濟的局限性時以三聚氰胺奶粉惡劣事件為背景,設置了以下串聯式問題:上述問題反映了市場經濟存在什么問題?產生這類問題的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怎樣才能解決此問題?串聯式問題可以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問題,從縱深方面共同提升鍛煉思維能力,為進一步努力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給學生一定的學法指導,明確學習中的“三W學習法”,即是什么、為什么、什么樣的重要性。
四、指導學生在自學中創新
這是自學能力培養的高級階段,一般是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專題研究,或者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某項課題。實踐中,組織學生到社區了解人們的生活狀況、行為習慣、思想動態、環保意識、法律意識、人際交往、生活水平等,讓學生進行實踐探究,分小組進行調查,得出自己的結論,再回歸課本的理論。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掌握得既牢固又深入。適當地組織學生到德育活動基地進行生動的思想教育,可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的能力不斷提高,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從而能更好地運用。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時事政治及社會的熱點問題的討論,把課本知識與時事政治材料聯系起來,例如,對于“地溝油事件”,可以與經濟常識中的商品基本屬性、企業的經營和政府的宏觀調控等知識點結合;也可以與哲學常識中的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聯系的觀點等知識點結合;還可以與政治常識中的我國國家性質、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和黨的性質、宗旨等知識點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總之,在政治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教師要努力“解放”學生,而且還要逐步培養學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教與學的契合互動過程,逐步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并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了創新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肖剛.淺談高中政治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中小學教育,2011(1).
[2]劉萍.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政地教學,2009(4).
[3]張釗.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在線教育,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