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琰
摘 要: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求,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清晰,思維活動就會積極、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當生性好動的小學生學習邏輯性強、抽象且相對枯燥的數學時,學習興趣就更顯得重要了。
關鍵詞:小學教學;學習興趣;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243-01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求,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清晰,思維活動就會積極、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當生性好動的小學生學習邏輯性強、抽象且相對枯燥的數學時,學習興趣就更顯得重要了。
一、巧用心理學知識,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各種感官,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能夠最佳的接受教學的信息;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情緒?!迸囵B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在當前可以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得輕松愉快,而且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將產生持續性的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的引導和培養。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兒童天生就是好動的,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想學數學、樂學數學、以至學會。但怎樣才能使學生產生對學生的興趣呢?下面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來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1、感受成功, 增強信心,在喜悅情緒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美國教育家格拉塞指出:“傳統教育給了學生太多失敗的機會, 這種失敗導致學生無法獲得自我價值感,導致學生失去學習信心。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在學習中總是受過去學習成敗體驗的影響,學習越成功,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成功教育,為學生盡可能地創造條件,提供他們探索知識獲得成功的機會, 有利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信心。
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時,設計了這樣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研究它的面積計算方法。學生將平行四邊形割拼成長方形, 再通過拼成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比較, 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系列活動, 讓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全過程,學生一步步獲取知識,充分體驗了探究知識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習信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2、發揮情感,強化信心,在信心倍增中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學生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漠不關心。
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先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某個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反復鉆研、探討,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一句贊賞的話,能緩和學生的心理壓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教學中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 勇于前進。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俗話說:教是外因,是條件;學是內因,是根本。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介紹數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和數學趣事趣題,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興趣。只有先讓學生愛數學,喜歡聽數學課,才能逐步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和數學素養。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和學習數學的心理特點來確定數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選用恰當的方法啟開其心靈之門,讓各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都能達標。課堂上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在參與和引導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要保護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不盡完美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見解,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絲絲甜美。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1、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在平等對話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在教學中,有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愿配合老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師生間心靈不溝通,產生了對立情緒和對立行為。因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首先就要從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入手。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關心每個學生,了解并理解他們,對學生抱有親切感、信任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教師絕不能高高在上, 傷害學生自尊,侮辱學生人格, 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只有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共同探索規律,共同享受成功喜悅的過程。
總之,教師只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讓學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能實現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