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應權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的學生自我表現嚴重滯后,也影響著學生將來的發展,一個人的自我表現能力須從小學開始抓起。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要求,是必需的一種能力。從小就開始從愿表現、愛表現、會表現等方面入手培養。就是讓學生表現自己,秀出自己,展現一個最完美的自己!
關鍵詞:培養;自我表現意識;觀念;示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159-01
在平日教學中,學生的課堂上表現很差。如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以后,要求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大部分孩子只是會等著,只有少數的幾個學生會舉手回答,有時還變成自問自答。你想讓學生能到講臺前發言、表演,就會更少得可憐,通常只有個別同學能主動上臺發言。有時候你點到一個學生他會坐著不動,要你多給予鼓勵,才扭扭妮妮地走上臺,發言時也是結結巴巴。學校要是組織一些演講比賽、朗讀比賽、歌詠比賽等活動,要老師去磨半天的嘴皮動員也只是有一小部分人參加。這些現象在我們山區小學是普遍存在。這樣怯于表現的學生難道是討厭贊美和掌聲,答案是肯定的 “不是”,只是在他面對眾多目光覺得不安,不知從何表現自己。學生這樣不愿意自我表現,使老師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讓家長無法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的效果。這樣發展下去,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將來會難以適應現代社會激烈的競爭環境。所有,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要求,是必需的一種能力。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史清敏、趙海翻譯、綜合各方面的心理學著作對自我表現能力進行了定義:自我表現能力是指自己通過某種途徑,巧妙運用某種方法,在一定場合向別人展示自己所謂的特長或優勢的比較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和主觀條件。課堂自我表現能力是指自己通過某種途徑、運用某種方法,在課堂上向全體同學和老師展示自己的特長或優勢的個性心理特征。語文課堂自我表現能力是指通過運用技能(聽、說、讀、寫)、人際交往、個體表演等任意一種方式或多種方式,在課堂上向全體同學和老師展示自己的特長的個性心理特征。它與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自信心、主動性和能動性密切相關。
一、更新教育觀念
明確自我表現的重要性,不要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特長。長期以來,學校對教師的考核多以學生的成績為標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以其成績為主,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其它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自我表現還要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入手。在教學中教給學生科學知識時融入運用所學到的基本技能、個性表演等自我表現于教學中,鼓勵學生能在大家面前活學活用,展示所長。
二、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的關系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熱愛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對學生循循善誘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教師要學會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感,做到體察學生,把握學生,即設身處地體察學生的情緒感受,把握學生的情感需要,引導學生健康發展。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打消對教師權威得顧慮,學生才會“無所顧忌”、“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朋友式的交流比高高在上訓誡式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容易接受,更利于學生個性發展。教師要用賞識眼光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辨證地看待他們的缺點。教師將盡力發現膽怯、膽小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采取各種方式(語言、動作、暗示等)激發他們表現的欲望。
三、重視榜樣示范
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有很強的求知欲,利用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現實生活中的名人為榜樣,讓他們不經意地模仿這些人物的言行舉止。加上孩子天生的較強的表現欲,擺脫由后天所處的環境和各自不同的因素(家庭、社會、學校等)造成的不敢的心理影響,大膽的表現。學生作為同輩人會因為相同際遇很容易組成一個群體,利群體的效應,鼓勵一個同學敢于表現,并其表現給予肯定。其他的同學也會紛紛仿效,就會打開學生不敢表現的窘迫局面。
四、優化教室布置
通過在學生園地張貼有關個性特長的標語,設置特長百花園、定期展出學生特長寫的鋼筆字和毛筆字、畫的情境圖、寫的優秀文章等作品。每天休息時播放學生喜愛的少兒歌曲,讓優美的歌聲伴隨著孩子們休息,調整情緒。語文課外活動時的欣賞視頻文件、配樂朗誦、表演自己的絕活等節目,使學生心境愉悅,精神振作。感受美、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五、善用激勵法
從老師的贊揚中,同學的的肯定中,會使學生能明確自己的優點,學會揚長避短,即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在教學哪怕發現的只是學生一小點的閃光點也要給予表揚,讓學生在點滴成功中獲得成就的喜悅,提高他的自我表現能力。堅持每個學生都有獲得表揚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可以通過開設“好方法我來說、好主意我來出、好參謀我來當”等欄目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批改作業,主要目的依舊是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考察學生對基本內容掌握與否,以便及時彌補學生的疏漏。不要把眼光僅僅停留于 “對”與“錯”上,要多層次、多維度地看待學生作業。如:對學習努力,由于其他原因作業完成情況不夠好的,教師也要不吝對其表揚鼓勵;教師要根據其實際情況,賦予適當評語,指出他的優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不等于放棄教師的引導。教師要善于利用鼓勵來激發學生積極的思維。總之,從作業中發掘學生不同領域的長處,有利于學生樹立學好語文的信心。俗話“百溪匯大川”,集少成多,每天的一點點會是今后的大成功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史清敏.趙海翻譯.綜合各方面的心理學著作.
[2] 湯書翔主編.小學教育學;湖北教育干部培訓中心;湖北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