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紅,李 強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體育教育學
第2屆遼寧省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成績因子分析
蘇艷紅,李 強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目的:旨在探討參賽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的情況,指導遼寧省基本功大賽,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2014年遼寧省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甲組6所參賽院校學生成績進行因子分析。結論:本次基本功大賽更加重視學生專業素質水平,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類所占分值較大,專業知識類分值較?。槐敬位竟Υ筚愔?,在7個單項中影響總成績的主要單項為鉛球、籃球和競賽裁判,其次為游戲設計、說課設計、跳繩、專業知識;從3大類項目來看,專業技術類最為重要,專業技能類次之,專業知識類所占比重最小。本次遼寧省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全面考核了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基本功素質,符合國家對本專業培養的要求?;竟Υ筚惪己藘热萑?、方法合理、結果客觀真實,較為客觀地反映了6所參賽院校教育專業教學質量,有效促進了體育教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因子分析
隨著21世紀的到來,未來體育教師的培養以及他們應該具備怎樣的理論知識、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已成為國內外體育教育學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推動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檢驗教學改革成果、加強各高等院校相互學習與交流經驗、展示當代體育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精神面貌。教育部體衛藝司和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于1997年8月在上海舉辦了以“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必須全面發展,必須掌握學校體育所需的扎實基本功”為主題的首屆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簡稱基本功大賽[1]。我國會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或各省舉辦全省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至此,遼寧省共舉辦過2屆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第1屆是在2012年,第2屆在2014年,2屆都是由遼寧省教育廳主辦,由遼寧省學校體育學會體育教育專業委員會和沈陽體育學院共同承辦的。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共有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大學、鞍山師范學院、大連大學、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和沈陽體育學院8所院校參賽,比賽分甲、乙2個組別,甲組為沈陽體育學院、遼寧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沈陽大學、鞍山師范學院、大連大學6所院校,乙組為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和遼陽職業技術學院2所院校[2]。
因子分析是對現實生活中眾多的相關、重疊信息進行合并和綜合,它以最少的信息丟失,將原始的眾多變量和指標變成較少的幾個綜合變量,以利于分析判定。在研究中,因子分析得到的結果經常用于綜合判定[3]。本文對2014年遼寧省基本功大賽甲組6所參賽院校學生成績進行因子分析,旨在為今后遼寧省基本功大賽的開展提供借鑒,為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以及為評價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以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成績因子為研究對象。對2014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甲組6所參賽院校沈陽體育學院(ST)、遼寧師范大學(LS)、大連大學(DD)、鞍山師范學院(AS)、沈陽師范大學(SS)和沈陽大學(SD)團體總分以及6所院校參賽學生的成績進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搜集關于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相關文獻。
1.2.2 專家訪談法 為了解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的具體事宜,對跟隨參加基本功大賽的帶隊教師以及學院負責基本功大賽的領導和教師進行走訪或電話咨詢。
1.2.3 數據統計法 運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甲組6所參賽院校參賽學生成績進行因子分析。
2.1 甲組6所參賽院校團體總分 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中,進行了3大類的比賽,包括專業知識類(100分)、專業技術類(400分)、專業技能類(300分),其中專業知識類包括學校體育學、教育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和體育心理學5門專業課知識,專業技術類包括田徑(混合接力和鉛球)、籃球(全場綜合技術和1min自投自搶)、體操(廣播操、隊列隊形和一分鐘跳繩)和24式簡化太極拳比賽,專業技能類包括說課面試/課程設計、競賽的組織與裁判和體育游戲設計[4]。甲組6所參賽院校各單項和總分(表1)。

表1 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參賽院校成績
如表1所示,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甲組6所參賽院校中,最高分為654.2分與最低分592.5分之間分差為62分,說明這6名參賽隊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第1名和第2名、第2名和第3名之間的分差都是7分左右,說明前3名參賽院校實力相當,差距不大;第3和第4名、第4和第5名之間分差為20分左右,說明前3名與后3名之間實力懸殊。本次基本功大賽由于是在沈陽體育學院舉辦,因此,作為東道主的沈陽體育學院在各個方面都占據優勢,最后甲組中沈陽體育學院和遼寧師范大學并列第1名,當然從團體總分來看,沈陽體育學院團體總分最高。
2.2 甲組6所參賽院校單項成績 經SPSS數據分析軟件標準差、方差分析后見表2:

表2 各單項成績均值、標準差、方差分析
從表1和表2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單項成績中,總分排名第1的院校包攬了8個單項成績最高分,分別為游戲設計、說課設計、競賽裁判、太極拳、隊列隊形、跳繩、接力、籃球,占總項目11項中的78%,而另外3項成績的最高分獲得者均被排名第2的院校所包攬。由此可以看出總成績是由各單項成績組成,單項成績高,可以直接給總成績帶來優勢;從標準差可以看出,單項成績相差懸殊的項目為競賽裁判、鉛球、接力、籃球和專業知識,其它各單項成績相差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相差懸殊的單項成績是拉開成績的關鍵因素,要想獲得總成績高分,就必須從這些項目入手。從3大類別總分分配(專業技能類300分、專業技術類400分、專業知識類100)來看,專業知識類較專業技術類和專業技能類總分差別較大,專業技術類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可以看出2014年遼寧省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更加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
2.3 甲組6所參賽院校學生成績因子分析 現將甲組6所院校,共72名參賽學生成績進行因子分析,將他們的7個單項(游戲設計(X1)、說課設計(X2)、競賽裁判(X3)、跳繩(X4)、鉛球(X5)、籃球(X6)和專業知識(X7))作為7個變量,具體步驟是:
1)在SPSS中輸入數據,將72名參賽學生的7個單項成績輸入表中。
2)在工具欄中按分析→降維→因子分析順序點開菜單項。
3)將7個單項全部選為變量。
4)在描述欄中,“統計量”選擇原始分析結果,“相關矩陣”選擇系數、反映象、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
5)在抽取欄,選擇默認的主成份分析法,“分析”選擇相關性矩陣和協方差矩陣,“輸出”選擇未旋轉的因子解和碎石圖,“抽取”選擇基于特征值,基于特征值大于1,最大收斂性迭代次數25。
6)在旋轉欄,“方法”選擇最大方差法,“輸出”選擇旋轉解和載荷圖,最大收斂性迭代次數25。
7)在因子得分欄,選擇保存為變量,方法為回歸,再選擇顯示因子得分系數矩陣。
8)在選項欄,“缺失值”選擇使用均值替換,“系數顯示格式”選擇按大小排序。
9)點擊確定即可給出計算結果(見表3~10、圖1)。

表3 描述統計量
表4反映的是任意2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可以看成是一個矩陣。從表4可以看出變量間的相關性不是很高,所以不會帶來嚴重的共線形的問題。
表5用于判斷數據能否進行因子分析。KMO(Kaiser-Meyer-Olkin)統計量檢驗統計是用于比較觀測相關系數值與偏相關系數值的一個指標,其值愈接近1,表明對這些變量進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愈好[5]。表格中的第1行為檢驗變量間相關性的KMO統計量,數值為0.580<0.6,不太適合做因子分析。但巴特利球形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或0.01,認為成績變量適合因子分析。綜合檢驗結果,可以做因子分析[6]。
表7為整個輸出中最重要的部分,表中列出所有的因子,它們按照特征根從大到小的次序排列??梢钥吹角?個因子的特征根分別為2.076、1.275、1.055,它們分別解釋了總變異的29.65%、18.211%、15.066%。而第4個因子的特征根為0.883<1,這說明該因子的解釋力度還不如直接引入原變量,所以這7個變量只需要提取出前3個因子作為公因子即可,下面公式中分別用F1、F2、F3表示這3個公因子。

表4 相關矩陣

表5 KMO 和 Bartlett 的檢驗

表7 解釋的總方差
碎石圖是用于顯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橫軸為因子序號,縱軸表示特征根大小。它將因子按特征根大小依次排列,從中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到哪些是最主要的因子。從圖1可以看出只需要提取前3個公因子就可以了[7]。

表6 公因子方差
成分矩陣(表8)反映7個變量的變異可以主要由3個公因子來解釋,即各變量的信息被該公因子提取了多少,亦即給出了在因子分析中需要的因子表達式,所以根據表中提供的系數可以給出各變量的因子表達式為:
X1=0.414 F1+0.352F2+0.504 F3(X1為游戲設計)
X2=0.386 F1+0.277F2+0.451F3(X2為說課設計)
X3=0.784 F1+0.212F2-0.196 F3(X3為競賽裁判)
X4=0.476 F1+0.42F2-0.657F3(X4為跳繩)
X5=0.582F1-0.614 F2+0.254 F3(X5為鉛球)
X6=0.735F1-0.182F2-0.023F3(X6為籃球)
X7=-0.189 F1+0.666 F2+0.25F3(X7為專業知識)

圖1 公共因子碎石圖

表8 成份矩陣
通過這7個表達式,我們可以在假定所有參賽學生的潛在能力相同和估計每1項的特殊因子的數值的情況下,計算出每1位參賽學生的這7個單項的大概成績。
表9是旋轉成份矩陣,旋轉以后各因子變量比較清楚,第1因子基本反映了鉛球和籃球,第2因子基本反映了跳繩、競賽裁判和籃球,第3因子基本反映了游戲設計、說課設計和專業知識。

表9 旋轉成份矩陣

表10 成份得分系數矩陣
因子得分是利用變量的值來估計公共因子的值,變量前的系數稱為標準得分系數,根據表10成份得分系數矩陣就可以得出以下具體模型:
F1=-0.045 X1-0.0125 X2+0.080 X3-0.187 X4+ 0.576X5+0.325X6-0.441X7
F2=-0.072 X1-0.072 X2+0.43X3+0.687 X4-0.173X5+0.183X6-0.001X7
F3=0.581X1+0.509X2+0.115 X3-0.206X4+ 0.088X5+0.084X6+0.378X7
根據此模型計算每個學生的各因子得分,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得到每個學生的綜合因子得分(見表7)。
F=0.2965 F1+0.18211 F2+0.15066 F3
F=0.061X1+0.060X2+0.119X3+0.039X4+0.154X5+0.150 X6-0.074 X7
根據這個公式X前的系數得知,在7個因素中系數從大到小依次為X5、X6、X3、X1、X2、X4、X7,即可以看出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中,在7個單項中鉛球和籃球是最重要的,其次為競賽裁判、游戲設計、說課設計、跳繩、專業知識。
按照這個公式,我們也可以分別計算出72名參賽學生的綜合實力得分。
從因子分析綜合排名與總分排名的比較,前10名中有60%學生相同,而在前20名中有75%學生相同,前30名有73.33% 相同,二者結果基本是一致的。按不同因子排名,可以看出學生在不同項目上的差異。比如總分排名為28的參賽學生,因子排名為5,說明這位學生綜合能力較強,但是在某些方面學習能力較弱,查原始數據,發現該學生各單項成績均為優秀,只有專業知識成績較低,說明該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能力較弱。再比如綜合得分第1的參賽學生,因子得分綜合排名是第10,他的因子1得分排第16名,因子2得分排第25名,因子3得分排第3名,也就是說,綜合得分比較高的學生也可能在某些方面并不是很擅長。
由學生成績綜合實力計算公式系數得知,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中,在7個單項中鉛球和籃球是最重要的,其次為競賽裁判、游戲設計、說課設計、跳繩、專業知識。從3大類項目來看,專業技術類最為重要,專業技能類次之,專業知識類所占比重最小。這些由本次基本功大賽的項目設置以及分數分配也可以看出,專業技術類和專業技能類分值分別為400和300分,而專業知識只占100分,這說明本次遼寧省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更加重視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術素質,專業知識的所占比例很小。
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考核內容全面、方法合理、結果客觀真實,較為客觀地反映了6所參賽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質量,有效促進了體育教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竟Υ筚惖呐e辦,既檢驗了我國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成果,同時也是引導教學改革的指揮棒, 基本功大賽逐步趨于完善,極大促進了體育教育專業的發展,推動了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檢驗了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為各高校相互學習與交流經驗提供了一個舞臺[8]。參考教育部下發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標準,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作為體育教師所必備的運動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科研的基本能力[9]。本次基本功大賽在技術、技能和理論知識方面全面考核了學生的素質能力,符合培養體育教育專業復合型人才的規格,符合國家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要求。本次基本功大賽在比賽項目上,更加重視專業技術類和專業技能類,說明此次大賽更重視學生自身專業素質的考核,這也為今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作出了指導和啟示,也為如何評價體育專業學生的基本功打下基礎。
4.1 結論 在本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中,七個單項中鉛球和籃球是最重要的,其次依次為競賽裁判、游戲設計、說課設計、跳繩、專業知識。從3大類項目來看,專業技術類最為重要,專業技能類次之,專業知識類所占比重最小。此次大賽,更重視學生自身專業素質的考核,符合國家對本專業培養的要求,為今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作出了指導和啟示,也為如何評價體育專業學生的基本功打下基礎。
4.2 建議 從參賽院校的角度,由上述分析結果得出,遼寧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中鉛球和籃球2個項目是最重要的項目,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是最重要的類別,要想在基本功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就要從這些入手,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能力,同時也不要有偏弱的科目,均衡發展。從社會的角度看,要加強對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基本功大賽進行新聞報導和宣傳,提升大賽社會影響力,打造大賽品牌。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進步,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要,對于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也有了更高要求,體育教育專業要打破傳統的培養方式,努力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廣、應變能力強的未來體育教師。高等院校體育院系要不斷調整培養目標,不斷變革培養方式以順應時代潮流,另外,要根據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培養出合格的體育師資力量。
[1]倪紅鶯.1997年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結果與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1998,2(3):18-22.
[2]2014年遼寧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在我院舉行[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3).
[3]楊曉明.SPSS在教育統計中的應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41-329.
[4]遼寧省教育廳.2014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比賽細則[Z].2014-4-16.
[5]孫曉松,朱鵬程.借助SPSS軟件的成績因子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34(6):13-16.
[6]張瓊.因子分析在學生成績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惠州學院學報,2010,30(3):40-45.
[7]劉菊香,沈霄鳳.用SPSS統計軟件對學生綜合成績的因子分析[J].統計應用, 2006,(1): 53-56.
[8]張琦,李意.對湖南省體育教育基本功大賽的反思[J].當代體育科技,2014,12(4): 159-160.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Z].2012.
Analysis on Factor Inf l uencing Result in 2ndLiaoning Provincial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University Student Basic Skill Competition
SU Yan-hong, LI Qia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basic skill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participants, to guide basic skill competi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Methods: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logical analysis, specialis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thesis analyses factor inf l uencing result of students in 6 participating universities in fi rst level of 2014 Liaoning Provincial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basis skill competition. Conclusion: this competi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level, professional skill account for larger percentage of score, while score of expertise is relatively less. Shot put, basketball and competition refereeing are fi rst three disciplines inf l uencing total score among 7 disciplines, followed by competition design, lesson design, rope skipping and expertise. This Liaoning provincial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basic skill competition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basic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which meets national requirement to major cultivation. Evaluation content of this competition is comprehensive,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result is objective and real, which objectively ref l ects major teaching quality of 6 participating universities andeffectively promote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basic skill competition; factor analysi
G807.0
A
1004-7662(2014 )11-0044-06
2014-08-29
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UPRP20140657)。
蘇艷紅,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運動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