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翠蘭
【摘 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有機整合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有助于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和動態感,有助于模擬一些無法演示的實驗,有助于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化學實驗;整合;優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然而傳統的課堂演示實驗存在著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在新課改的大好形勢下,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不斷地進入我們的課堂,化學實驗教學如何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實驗教學的有機整合,從而優化實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我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初步探究做一些粗陋的探討,希翼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和動態感
有一些實驗可見度較小,再加上反應規模小而課室大,多數學生觀察比較模糊,反復實驗又浪費時間;也有許多化學現象瞬間即逝,感官刺激不強,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在應當觀察的重點上。我們使用投影儀既可保證實驗的真實性,又可放大空間,調節反應時間,增大可見度,讓細微變化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如固體的溶解、分子的擴散、物質的燃燒等現象,如果將這些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展示,學生不僅能清楚地觀察到發生的現象,還能清晰地比較燃燒時的“光”、“焰”、“煙”和“霧”的不同等。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動態地地展示一些化學實驗,有效地控制變化的速度,調節反應進行程度,從而便于學生觀察和思考。如在講授結晶時,傳統實驗是教師在講臺上操作,然而大部分學生無法注意到整個結晶過程。采用多媒體后,將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的培養皿放在投影臺上,在屏幕上清晰地觀察到晶體析出的圖象,看到晶體逐漸長大,并向四周擴伸,整個結晶過程一目了然。
可見,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可靈活地放大或縮小、加快或減慢化學情景,從而將這些化學過程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同時又能使學生加深認識,深化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模擬一些難以演示的實驗
化學教學過程中常常有一些難以演示的化學實驗,如一些污染嚴重、危險性大、條件難以實現、微觀、藥品缺乏的實驗,我們采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為化學實驗教學創造了新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親眼目睹很多的化學實驗現象和一些化工生產場景:用干冰制造舞臺煙霧和進行人工降雨;污水處理、石油加工、煤的綜合利用、海水曬鹽的生產過程等。熱別是在講授鐵的冶煉這一內容時,可以用多媒體動畫模擬高爐煉鐵的過程,并配上一段煉鐵廠的短片介紹,拉近所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使他們更加熱愛科學,關注環境,熱愛生活。
另外,化學實驗過程中有許多操作需要強調和注意,如果違規操作就會造成危險。例如,加熱固體時,試管放置錯誤使試管破裂;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加熱后通氫氣,可能發生爆炸,反應后先撤氣后撤燈,銅又被氧化成氧化銅;濃硫酸稀釋時,水加入濃硫酸中,使硫酸沸騰飛濺傷人……像這些違規操作,傳統的方法是教師在演示時反復強調正確操作步驟,可總是有部分學生會“聽而不聞”。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flash動畫進行模擬,把實驗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操作的后果用動畫和聲音效果表現出來,既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可見,現代教育技術更有助于創設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把微觀問題宏觀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有效地幫助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理解物質變化的本質原因,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達到實驗教學的優化。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實驗課的復習效率
在傳統的實驗復習課教學中,常常是老師反復講,重復做,并利用表格、掛圖和模型等等,課堂容量小、傳遞速度慢,學生接受程度不高。而現代教育技術能綜合運用以上教學手段,快速、多渠道地幫助學生重現實驗知識,梳理知識結構,能加大教學密度和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應用實驗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實驗室關于O2、CO2、H2的制法比較的總結;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混合物分離和提純的方法:過濾、蒸發、蒸餾等的比較,這些實驗如果重做,既浪費時間,又無新鮮感,我們利用多媒體圖像、文字、聲音動態再現化學實驗,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讓學生在大腦里形成知識網絡和系統,使記憶更加深刻、持久,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的思維升華到更高層次,有效地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復習課一反過去實驗復習的單調復現模式,不再是課本的再現與組合、舊知識的重復與羅列,也不需花費大量時間重做實驗,而是通過軟件的高密度大信息量,使學生由模仿思維到程序思維繼而發展為創造性思維,體現了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卓越功能。可見,一節設計優良的多媒體化學實驗復習課會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效率要高得多。
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創新和及時總結,不斷調整改進,使現代教育技術和傳統化學實驗教學有機整合,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和完善,這樣必將大大優化實驗課堂教學,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土根.計算機在化學教學中輔助作用的探討.中學化學教與學[J],2002,(4)
[2]王磊.中學化學實驗及教學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J],2009.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城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