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群
為貫徹落實課改的精神,優化育人模式,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樣化發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省教育廳已發布《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每個學校開發選修課程勢在必行。
一、選修課程開發的意義和必要性
新課改中,必修是高中教學的基礎,選修才是教學的核心。要開展針對性、實用性、實踐性都比較強的選修課程,讓課程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與生活結合起來,與學生將來的職業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開發選修課程,轉變學習方式,在選修課上滿足學生的個性形成、自主發展,讓快樂學習成為現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1.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
深化課改,是滿足經濟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我們學校提出的口號是:精品化、特色化、國際化,而本次課改,是學校向特色發展的一個機遇。開設選修課,有助于高中課程模式的多樣化,而課程模式的多樣化最終又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因此,開設多種多樣的選修課,能夠全面推動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充分挖掘我校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提高我校的課程實施水平,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是形成學校特色和辦學模式多樣化的重要途徑。
2.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指的就是作為專業人員的教師在教學專業上不斷成長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教師得以更新專業結構、提升專業水準,獲得專業持續發展。如今中國基礎教育處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力軍。好的變革過程可以給教師的職業生涯帶來持續的專業發展,“成功的課程變革包含著教師學會去做一些全新的事情,在這個意義上,課程實施的過程本質上也是一個教師不斷學習的過程,所以,選修課程開發成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為了開發好選修課程,教師必須按內在的要求學習相關的課程知識、培養課程開發的技能,增強對課程的責任感并提高團隊意識。這個過程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民主參與、權責分享的過程,它充滿挑戰,會給教師帶來成就感和滿足感,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了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促進研究型教師群體的形成,因此也是教師實現自我的一個過程。
3.促進學生的發展
課改是轉變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全面且有個性發展的需要。學生的個性不同,單純依靠國家統一標準的必修課程,不能滿足學生發展個性的需要。選修課的特點在于“選”字,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要求,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也能滿足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拓寬視野,為學生積極主動求知、探索,提供良好條件。
同時,開發選修課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確地處理知識的傳統性和前沿性、學科的單一性和綜合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并實現有機的結合。選修課一方面可以彌補必修課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對必修課的內容進行拓展或深化,又可以發展學生的技能、特長。因此,開設豐富多樣的選修課,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其潛在能力和個性特長的充分發展。
我們當前的教育注重應試,應試教育做得再好,不能促進個體發展,對學生而言,總是有著遺憾的,就像花,開得最燦爛,也透著惋惜的味道。北大校長蔣夢麟先生說過:教育如果不能啟發一個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那是舍本逐末的辦法。本次課改,是學生的希望。
二、海亮學校選修課程開發的困難
我們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是海亮集團公司創辦的,現有三個校區、15000左右學生,體系十分龐大,實行課改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首先是思想上的,教學質量是生命線的觀念已深入人心,實行課改,減少必修課的時間,會不會影響教學質量?這可能是絕大多數老師會抱有的一個想法。從學生的層面講,我們學校的學生由三類構成,一類是成績好,夢想通過讀書應試來改變命運的免費學生;一類是家庭富裕,希望學校能培養出精英的夢想學生;還有一類是成績不理想管理難度大的個性學生,要對這類學生進行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其次是怎樣協調與高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很大層面上制約私立學校開設選修課的一個大問題。私立學校每年支付大量的經費去招收優秀學生,期望通過這些學生的驕人的高考成績來吸引生源,選修課的開發對高考能有怎樣的幫助,會有怎樣的沖擊?這個問題不敢預料的話,私立學校不敢貿然啟動選課制。高中學生對自身所面臨的高考重要性的認識具有相當的理性和判斷能力,一般來說,他們不會冒著失去或者降低高考競爭力的風險,完全憑借自己興趣選擇課程。選修課程的開發失去與高考的聯系,就很容易落入形同虛設的境地。好在教育廳對高考制度也有調整, 那么課改的實行也多了保障。
最后因為學生多、類型多,配套的安全管理是個難題,選修課的比重分配是個難題,走班,怎樣走起來,在技術操作上,可能也比學生數量少的學校要難得多。
然而,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運用智慧,放出眼光,發現我校開設選修課的有利條件也很多。
三、海亮學校選修課開發的有利條件
1.學校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
我們學校從2011年開始進入了轉型期,管理層人員重組,校長治學嚴謹,成果卓著,堪為學之典范,師之楷模。學校發展目標也更加明確:精品化、特色化、國際化。立足課改,培育特色,本次課改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面對課改,學校人才培養觀發生了變化,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成為教育所追求的目標。這樣也能使學校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2.學校背后的企業支持
海亮教育集團是由海亮集團公司出資興辦的一個私立學校,海亮集團實力雄厚,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151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名7位。海亮教育集團現擁有三大校區,在校師生1.8萬余人,成為全國最大的民辦基礎教育集團。而且,集團公司旗下的多個加工廠,能成為學生修習各類選修課的好場所。
3.友鄰學校的專業支持
學校后鄰諸暨職教中心、技師學院,相距僅1000米,這兩校專業齊全,開設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設備安裝、計算機及應用、會計、商務外語、汽車修理、園林、數控、機電、農村經濟管理、學前教育等專業。校內建有各專業所需的實驗室和實習、實訓工場。我校如需開設職業技能類、興趣特長類的選修課,都能在這兩校得到專業支持,且與兩校距離很近,無論是學生走校還是教師走教,都極為方便。
4.我校學生來自各地,且大多是經濟較發達地區,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有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那么轉變教學方式,開發新型課堂這樣新鮮的事物,他們的接受力肯定比我們當地一些公立普高的家長們要強一些。
5.我校老師向全社會招聘,學歷層次高,特教多,年青一代的研究生多,所以教師隊伍中所藏龍虎極多,在新課改的浪潮中,如能較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藏者現身,臥者雄起,那么課改的前景相當美好。
6.諸暨有很濃厚的文化氛圍
巍巍縣龍山下,滔滔浦陽江邊,有很多文化藝術方面的名人,也有不少像西施一樣美好的人文資源。西施傳說、諸暨西路亂彈先后被國務院和省政府命名為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山燒燒制技藝、青口皮紙制作技藝等項目正在積極申報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能利用,也是很好的選修課的素材。
7.諸暨塊狀經濟發達,塊狀經濟是諸暨經濟的基石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諸暨的塊狀經濟已具鮮明特色:規模化、科技化、園區化、外向化、名牌化。店口五金城,是一個奇跡,更像一個傳說;山下湖珍珠市場,車水馬龍,萬商云集,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隨處可見,聽說山下湖那些背著蛇皮袋的農民,影響著香港乃至世界的珍珠交易;還有大唐襪都、楓橋襯衫、牌頭環保設備、陶朱貢緞等,這是開發社會實踐類選修很好的基地。
綜上所述,我認為我校開發選修課程雖有困難,但總體而言,前景光明,陽光燦爛,所以,即使會一路風雨兼程,也能滿懷豪情,將課改進行到底。
(作者單位 浙江私立諸暨高級中學)
?誗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