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廣申
摘 要:針對初中生在體育實踐課中的運動損傷加以歸類、分析,并提出預防的方法。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提高初中體育實踐課的教學效率,保證學生在體育實踐課中得到科學鍛煉,提高運動技能水平,促進身體發育,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體育實踐課;預防;運動傷害
一、初中體育實踐課的特點
初中體育課是一門體驗課程,更側重學生的練習實踐和訓練的體會。練習的密度不夠,學生學不會技術動作,練習的強度達不到,學生的體能技能得不到提高。體育實踐課不僅要讓學生學會一定的運動技能,還要通過鍛煉,來塑造學生的體形,強化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育。體育課不但要動起來,還要讓全體的學生都動起來,更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有強度的對抗。與之緊隨的是安全問題,尤其是運動損傷問題。
二、初中體育實踐課中的運動傷害的分類
初中體育實踐課中的運動傷害主要有兩類:主動受傷和被動受傷。主動受傷指學生受到的運動傷害是由自身造成的。如,技術動作掌握錯誤、發力順序不對;運動強度過大,超出自己的能力;疲勞積累沒有得到恢復等,是對自身造成的運動傷害。被動受收傷指受到外界的影響或直接外力的作用引起的運動損傷。如,由于體育器材損毀造成的傷害,對抗中被對手粗野的動作所傷,在無序的環境下被干擾而造成的傷害。
三、預防或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方法
1.避免技術動作錯誤、用力順序不對造成運動損傷的方法
在教學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取最合理的站位,可在示范時保證所有的學生能看清動作,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課堂教學是實施體育教學的主渠道,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重要任務就是積極協調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對教學活動中的實施有效地控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保護與幫助不但可以預防外傷的發生,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加快掌握動作的速度。在教學實踐中,要給予學生保護與幫助,避免發生危險,產生傷害事故。
2.避免運動強度超出自己的能力造成的運動損傷的方法
充分適當的準備活動是體育課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的各種身體練習,是人體由安靜向興奮狀態過渡的一個過程,通過準備活動,讓身體各個關節和器官更加適應較大強度的練習。然而準備活動卻有時不能被充分重視。學生不重視準備活動的根源在教師。很少有教師經常對學生講述準備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而在教學實踐中,也沒有去培養學生養成做好準備活動的良好習慣。
3.預防過度疲勞造成的運動損傷
在運動量的安排上,要注意由小到大,并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出合理安排,以使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逐步適應。應該選擇適量的練習密度。當重復的次數過度了,身體局部肌肉疲勞,同時反應能力下降,這時容易出現傷害事故。這樣的現象容易出現在使用固定器械的練習中,由于難度或者強度無法降低,或不能被練習者控制,練習的次數過多,疲勞無法恢復,就容易造成傷害事故。
4.預防體育器材損毀造成的傷害事故發生
器材損毀,或練習中不能承受拉力、壓力等發生損毀傷人,甚至導致學生死亡的事故近幾年接連不斷地發生。體育課中有些器材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對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要嚴厲制止,講清關系,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此外,體育課傷害事故預防還應包括檢查運動場地、器材的安全,了解學生身體狀況及個別學生身體病史和身體缺陷,注意發現并處理好學生體育課中的異常現象等等。體育教師還應該關注一些器材的使用年限,一旦年限到期,立即上報學校總務處或教技室等負責學校器材采購的單位,即使沒有明顯的銹蝕,只要規定的保質期過了就應該更換新的器材。只要我們多了解、多檢查、多觀察、多督促、多保護,我想由體育器材損毀造成的傷害事故會大大減少。
5.保護學生不在對抗中被對手粗野的動作所傷害
在日常的體育實踐教學中,分組比賽是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它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在實戰中的技術能力,提高對抗能力,提高學生比賽的能力。有對抗才更有趣,這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這階段的男生爭強好勝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但由于他們的心理并沒有完全成熟,有的時候并不能接受失敗,因此,在對抗的比賽中,容易出現部分學生為了爭取勝利,動作粗野,不顧及自己的安全,更不顧及對手的安全。如籃球比賽時粗野的打手,推拉已經騰空的隊員,足球比賽中,連人帶球一起踢、背后鏟人等。
6.避免學生在無序的環境下被干擾和直接的傷害
把握課堂紀律,加強課堂組織管理,對學生水平進行合理分組,有所側重,突出安全保護,培養體育骨干。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課堂組織管理分散,學生之間相互開玩笑、打鬧或不按要求練習,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動作造成的。
體育運動受傷害在所難免,體育實踐課中出現運動損傷也永遠不會消失。但意外總是在小心中減少出現的次數,隱患總在排除中逐漸減少。只要所有的體育教師規范操作器械,教導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合理安排教材與運動量,在體育實踐教學課堂中的運動傷害就會大大減少。
(作者單位 江蘇省昆山市陸家中學)
?誗編輯 劉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