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賀軍
摘 要: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學中將德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德育教育。
關鍵詞:思想政治;德育;教學模式
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課本質上是一門德育課程,它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受到德育教育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感受。
一、政治教師的師德具有無形的滲透力
政治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美好的心靈對受教育者有著特殊的感召力,行勝于言,政治教師通過個人的道德魅力去感召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凈化。如在講授“價值的創造與實現”時,為了更好地說明人生價值要在勞動與奉獻中實現、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這一道理,我結合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生涯,從自己十年如一日的教學生活中給學生講述我在怎樣實現著我的人生價值,通過這一課,一方面使學生們更加理解和熱愛自己的老師,另一方面也使他們感知到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必須立足本職工作,勤勤懇懇,無私奉獻,而不能好高騖遠。
二、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就是優秀的德育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課除了對高中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之外,在進行德育教育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優勢,每冊教材都包含著大量德育教育的優秀素材,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德育滲透,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以必修二《政治生活》為例,它主要是宣傳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政黨觀、民族宗教觀、國際關系觀的有力陣地,我通過基本理論的講授,結合重大國際國內時事,因勢利導,培養學生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熱愛之情。
三、思想政治教學德育滲透功能的充分發揮需要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模式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總結十幾年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式:如“啟發點撥式”“問題探究式”“合作互動式”“學案導學式”“情境感悟式”等多種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選擇與使用,應根據具體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等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使用。
如在講述《經濟生活》第九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市場秩序”這一問題時,我采用“情境教學”的模式,讓學生扮演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如消費者、經營者、執法者等。由“消費者”講述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真實故事,如在購物時遇到假冒偽劣產品、缺斤短兩現象等,然后扮演不同角色的學生分別就這一情況發表自己的看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此次事件中“消費者”的權益有沒有受到侵害,如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解決。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的實際中去感悟,使他們認識到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我們遵守法律、誠實守信,既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又要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就很好實現了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功能。
總之,教育是一個沒有止境的事業,思想政治課德育滲透方法和形式的探索也永無止境。
(作者單位 河北省定興中學)
?誗編輯 劉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