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煒
摘 要:課堂上如何提問是一種藝術。提問得體能夠把學生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提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堂提問是一門學問。
關鍵詞:提問;課堂;興趣;思維
一、課堂提問要有目的性
1.課堂提問應該以教學目的為指導
教師要研究教材,了解學生的情況和本課的特點,有目的地進行提問,教師要明確每一次提問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引出新課?還是為了前后知識連貫?是為了突出重點?還是為了突破難點?準確地說,提問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課本知識,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沒有問題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課堂提問設計的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習的原動力。教師應該從教材,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出發,饒有興趣地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用生動的語言啟發學生去積極思維。
3.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課堂提問能夠培養學生積極地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完成教學目標。
二、課堂提問應以學生為主體
1.互換角色讓學生提問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的勇氣和精神,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是提問的主體,讓學生大膽提問,可以教師回答,也可以學生回答,師生通過互換角色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真正使英語成為交流的工具。
2.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造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夠使學生全神貫注,興趣盎然,積極參與,使學生迅速投入到學習情境中。問題情境既要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還要考慮學生的社會環境特征,思維活動水平和英語教學的條件。
三、課堂提問要有藝術性
1.熱情鼓勵,引導學生思維
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注意營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讓學生時刻保持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這樣記憶和思維都會得到最好的發揮。當學生對教師所提的問題疑惑不解時,教師應適時點撥、指導;當學生對某一個問題考慮成熟,表達不清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整理思路,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出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主動探究問題。
2.對問題進行延伸,拓寬學生思維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新問題。教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定的回答條件。啟迪學生根據已知的去開拓未知的;啟發學生舉一反三,實現學習的遷移。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智力因素,創設問題情境,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
3.對學生的回答要給出積極的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調控,除了引導學生外,還要適當點撥,激發學生思維,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必須嚴格把關,既要保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又要使問題不偏離主線,多鼓勵少指責。
四、適時抓住提問時機
1.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
采用提問式導入新課,即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復習歸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問題情境”,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調動學生心理中的積極因素,這是新課導入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2.在導出新知識時提問
舊知識可以作為新知識的支撐點,以舊引新,不斷拓寬知識的范圍。從—個知識點到另—個知識點要銜接自然,使學生能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索,去創造。例如從學習形容性物主代詞過渡到學習名詞性物主代詞時,利用看圖片然后提問,讓學生回答問題的方法,生動形象。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3.課堂小結時提問
引導學生使用英語思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課堂小結時提問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
4.在學生思維出現轉折時提問
事物本身的多面性使得涉世不深的學生很難一下子找到正確完善的答案,這就要求老師在學生思維出現轉折時給予適當的點撥,引領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一步步探究解決問題。
5.在關鍵的教學環節提問
比如強調重點,突破難點時,適時提出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提問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引發學生熱烈的討論,踴躍發言,問題就在爭辯中得到解決。
五、課堂提問注意的問題
1.教師的提問語言要準確、嚴密、邏輯性強、針對性強,不能似是而非。
2.問題要有層次,有梯度,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智力水平不斷發展,良好德育品質逐漸形成。
3.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利于發展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利于開發學生思維的廣泛性、靈活性和創造性,提高智力,發展能力。
總之,課堂提問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一門精彩紛呈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師生雙邊活動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教學手段之一,更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準確、適時、恰當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郭建珍.英語課堂教學設疑探討.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0(6).
[2]魯勤.學會提問.關注情感提升課質,2007.
[3]姚喜紅.課是“問”出來的: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2).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復興中學)
?誗編輯 魏 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