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潔
摘 要:新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而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疑給語文學習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與動感的活力,就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有效性進行了一系列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語文教學;有效性
人是群居動物,在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離不開集體、離不開與人交流,自然也離不開合作。小組合作學習無疑是學習任何語文的一個好方法。下面,將從三個角度對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有效性進行探究。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優勢
提到小組合作學習,那么將其應用到語文學習中有哪些優
勢呢?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好地交流與溝通,在語文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做到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思考,在交流合作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加了解自己所遇問題,更好地與教師交流溝通。比如說,語文課堂上教師在教授《小抄寫員》的時候,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入會突破原有的教師單方面說教的限制,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討論和思考,分析作者通過對“父親”和“小抄寫員”兩人的心理描寫表達出他們的情感變化,提高學生理解和感悟文章深意的能力。
第二,小組學習讓學生有更強烈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在合作學習中將學習成績差別較大的學生組合起來,引導他們相互幫助,促進同學們之前的相互交流與感情上的溝通,在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營造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說,教師可以均衡小組成員之間不同的優勢,比如,有的拼音比較強、有的閱讀能力強、有的寫作能力好。這樣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吸收隊員的優點,取長補短,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有哪些比較好的形式呢?
第一,班級分組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成績有一定的梯度性或者比較明顯的各方面語文能力的差異。比如說,成員之間的成績有好有差,便于教師開展“一幫一行動”,鼓勵學生相互幫助,提高小組的平均成績。小組成員的語文強項和弱項能夠進行互補,比如,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可以幫助其他同學分析他們寫作中缺乏的要素或者出現的語句不通暢、文章結構不清晰等問題。
第二,教師在班級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采取合作與競爭同步進行的方式,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加強合作學習,提高自己和小組的語文水平,在互相幫助的前提下得到共同提高。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任何事情都有兩個方面,我們要學會趨利避害,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要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要注意分組的合理性,應當以學生之間互助為基礎,要注重學生的語文水平的差異性和性格特征,便于實施基礎性的語文差異教學,讓語文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有整體的提高。
第二,教師要注意課堂學習的引導,維持課堂學習的紀律。比如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課的時候,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講述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書籍。那么教師就要給學生一定的討論空間,同時注意紀律,保證學生在討論中不要跑題或者講悄悄話,而是根據教師的要求提出自己看過的書籍,詢問其他成員的意見,最后派代表闡述。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并存的學科。小組學習是語文學習中一項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討論分析中發揮語文的人文特征,又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成員的語文口語、閱讀、寫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周李云.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小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J].陜西教育,2012(12).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第二十六中學)
編輯 申 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