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英
摘 要:愛是人間最真誠的教育,教育使愛升華,教育使愛永恒。中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教師用愛去澆灌,多溝通、多激勵,促進他們學習成長。
關鍵詞:中差生;溝通;激勵
夏丏尊先生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學生,面對所謂的“中差生”,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學會溝通。教育離不開溝通,很多教師和學生交流時常感覺無能為力,甚至越溝通效果越差。有些教師一和學生談話,總是離不開學習。中差生本來對學習就缺乏興趣,如果以“最近學習怎么樣?”“這次考試進步沒?”導入話題,得到的當然是厭煩了。與他們溝通需要的是技巧,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談談課余愛好
每個人都喜歡談自己的愛好,教師多和學生談談課余愛好,會讓學生覺得你和他有共同興趣,并能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這樣不失為打開溝通之門、拉近師生關系的一個好方法。
二、談談學生關心的熱點事件
學生關心的熱點事件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學生關心什么,身為教師應該了解。你了解學生所關心的,在溝通中才能有的放矢,激發起學生暢談的欲望,借此和學生溝通、平等交流。這樣學生會感覺到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的。師生關系就會融洽得多。
三、談談自身經歷和感受
在溝通中,教師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親身體會說給學生聽,學生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會覺得教師在和我說心里話,覺得教師很親切,一下子就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四、談談校園里的逸聞趣事
成年人在一起都喜歡聊一些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學生也一樣,相比枯燥的學習內容,他們對校園里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更加感興趣。在和學生聊天時,教師如果能多談一些這方面的內容,可以拉近和學生的關系,使學生感覺更加親切。當然,聊校園里的逸聞趣事,教師千萬不要用居高臨下的口吻,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工夫在詩外”,學文化知識對中差生來說本來就累,他們想的是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能緩解學習帶給他們的不舒服。身為教師,應從學習之外談起,激起學生交流的興趣,拉近師生的距離。“親其師,信其道。”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開展教學工作。
五、學會激勵
“一時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奮起,你要相信自己,你并不比別人笨。只要你努力,老師相信你的成績一定能趕上來。加油,別讓我失望啊。”類似這樣的話,不少教師在鼓勵學生時都會說。聽上去顯得慷慨激昂,但實際效果卻不佳,尤其對中差生。究其原因就是類似的話已經聽多了。第一位教師說,是高明,第二位教師說是模仿,第三位教師說那就是套話了。套話誰也不想聽,說出來毫無意義。鼓勵學生,要具體、有針對性,要實事求是。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六、針對缺乏自信的學生,凸顯優勢,增強自信
自信心是精神支柱,如果沒有自信心,做任何事都沒有成功的可能。要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必須有的放矢。如劉星是一個偏科的學生,英語很差。他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學好英語的腦子”,失去了學好英語的自信。當我們知道他喜歡乒乓球時,就給他講鄧亞萍學英語的故事。用鄧亞萍的事跡激勵他,讓他看到自己相對于鄧亞萍的優勢:基礎更加牢固,年齡小更容易學語言。這樣一來,劉星的自信心自然就得到了提升,有了自信心,再配以向榜樣鄧亞萍看齊的動力,提高英語成績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七、針對內向自閉的學生,挑明寓意,敞開心扉
內向自閉是不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的。針對這類學生,教師一定要多做思想工作,讓他們認識到敞開心扉的重要性,多給他們心理暗示,讓他們走出自閉的陰霾。
田甜是一個性格極其內向的女孩,在學校里沒有一個朋友,課間活動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看別人說說笑笑。我們覺得這樣下去對她的成長極其不利,于是找她談話,帶她到校外的小河邊,讓她做一個實驗:往河里扔空罐頭瓶子并觀察。結果她發現有蓋的罐頭瓶子扔進小河,隨著流水被沖走了,而沒有蓋的瓶子,則“咕嘟咕嘟”往里灌水,直到灌滿為止。我們引導她思考如果自己這么一直自閉,就會像那些有蓋的瓶子一樣,內心永遠都是空的,只有把自己的“蓋”拿掉,敞開心胸,才能不斷地從外界吸收有益的東西,使自己變得充實。田甜聽后認真反思,自己到底該怎么做。在教師的引導下,她一天一天變得開朗了起來。
八、對性格桀驁,自我意識強烈的學生,采用打破防御法
對這部分學生,我們要撕開他們心理上那一層厚厚的防護網,同時也要注意維護他們的尊嚴。遇到他們與其他學生發生糾紛時,我們要抓住關鍵點,讓他們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訓斥,更不可以用“朽木不可雕”“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爛泥扶不上墻”這樣的話來侮辱他們。否則,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后果。這樣羞辱人的氣話即使是成人也受不了,更何況心理承受能力本來就不強的中差生。這樣做只能讓學生悟出教師對他們的偏見與歧視。羞辱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教師的師德。
對中差生,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贊美的話語,可能就是那點燃他們心中烈火的柴火。當然,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教師有一顆真正的愛心。讓我們的愛成為他們心靈飛翔的動力吧!
(作者單位 重慶市第一一五中學)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