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敏
【摘 要】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期待廣大民眾能夠創新,我們的教學期待學生能夠創新。創新素養人皆有之,但創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和氛圍。本文作者從英語課堂學習角度所談及的學生創新思維值得我們大家思考。
【關鍵詞】課堂學習;創新思維;提高策略
一、學生創新思維的英語課堂需求創新閱讀文本
英語教學活動屬于實踐活動,初中學生學習英語就是要學會用英語去做事情,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就不能不帶有創新,也不等于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就無需要創新。要想讓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得到發展,甚至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就必須求得我們教學活動的創新和不斷的創新。因為我們教書要育人,教知識要管能力,訓練中既要考慮語言又要考慮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去交流還需要考慮學生的情感。諸如此類的學習要求對于我們平時的英語教學應當說都十分需求學生對文本閱讀的創新,離開了創新或者就是折扣性的創新,對學生而言都應當說是沒有任何益處的。所以,于情于理的英語教學不能僅顧著教書、教知識,還必須思考其思想和情感。因此在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學生創新創造的目的,對學生的閱讀尤其注意關注其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問題。譬如說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總發現學生在閱讀文本上存有這樣的缺陷,習慣于逐詞閱讀,這是不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準確理解和感悟的。所以,我們就要養成學生這樣的習慣,讓學生去多多地按著意群去閱讀,教育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如果學會一定的意群閱讀的方法和習慣,那么從一定的意義上講,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又增進了理解能力,進而提高了閱讀的創新性和效果。又比如說我們初中學生在閱讀中,總是把時間花在與文本主題無關的內容和閱讀上,對于我們初中學生而言,學生的文本閱讀倘若需要或者能夠把握其創新目的和效果的話,需要讓學生去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應當說記敘文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行文和語言表達總有一定區別的,那么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創新也十分需要去針對具體的文本各行其道。
二、學生創新思維的英語課堂需求意義交流互動
英語閱讀教學,我們需要真正意義上去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讓一個個個體去真正意義上掌握其閱讀技巧。但也必須正視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名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純粹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實現自身的創新思維應當說還是有著極大的局限性的,因為初中學生畢竟還只是學生,他們的閱歷應當說還是比較膚淺,在加之所接觸到英語文字、文學和文化也顯得比較片面。這就從一定意義上提醒我們: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閱讀創新以及思維的創新還必須賴于學生在課堂上的頗有醫藥學的交流互動。近年來不少學者在研究學生的意義學習問題,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課堂同樣需要我們學生實現意義性的交流互動,進而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平時的諸多課堂教學,我們的學生多半沒有能夠去實現意義互動,存有兩方面的傾向,第一傾向性的問題是:初中學生平時的閱讀多半在一定的程度上處于課堂極為熱鬧的假性互動,人們熱衷追求的是閱讀文本內容的聲、色、形的交相輝映,學生從一定意義上講少有了素讀且靜心思考的機會,也少有了相互之間直接互動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去說,現在的初中學生已不同于過去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條件是那樣的優越,學習的資源又是那樣的豐富,學習的渠道且是那樣的寬闊。我們的課堂教學則應當多讓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交流互動,所謂自主性的交流互動,其話題應當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探究話題的主人也應當是我們的學生,那么真正解決閱讀文本內容的創新問題以及創新解決問題的主人也完全應當以我們的一個個學生為主,作為我們的教師也只能是解決問題的參與者。第二傾向性的問題是閱讀的課堂多半是一潭死水的課堂,學生沒有一點互動的聲響,要么閱讀課堂的精彩就出在教師精彩的表演上,要么就是教師與少數學生互動的精彩上,失去了全面發展或者發展全面的意義。由此我們應當十分認真地說,創新思維的英語課堂需求學生的意義互動。
三、學生創新思維的英語課堂需求關注英語文化
曾經看到這樣一則信息,其大致內容是這樣:我們國家重視英語教學應當說是令人驚嘆而又欣慰的,但我們所極為重視的是英語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從所開設英語課程教學的所有階段去看存有的問題是頗具共性的,那就是都忽視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所具有的文化特質,很少讓接受英語知識和技能訓練的對象涉獵到豐富多彩的英語國家的文化,即使是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國家文化方面也顯得比較甚至嚴重的匱乏。這給我們所帶來的教訓應當說是嚴峻的,給我們所帶來的思考應當說也是深刻的。作為信息經濟社會和地球村的形成,我們學生的未來是多么需要提高自己適應多元經濟的能力和本領,尤其當我們學生的未來走出國門以后那十分活躍的局外形勢將有可能會促使我們的學生所措手不及的。作為我們的英語教學,作為我們創新思維的英語課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當是如何從關注英語文化吸收的角度提高學生閱讀英語文本內容的創新水平和能力。教育教學的實踐則比較深刻地告訴我們:受到一定意義上的英語國家文化熏陶感染的學生,哪怕就是初中學生,他們學習英語往往不但顯得既有一定的思想,而且顯得具有相當意義上的情感。為了能夠比較具體而又過多地讓學生涉獵到英語文化,我們除去挖掘文本的文化資源外,比較可行的辦法當是第二課堂的開辟。譬如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現有的優越條件,舉辦英語Party,英語演講比賽等;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校的英語廣播,英語原聲電影進入一些經典臺詞表述的境界;當然還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在一定具有英語國家文化傳統節日時進行一些歌曲和舞蹈的表演。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