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龍
摘 要:如何構建農村貧困地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這是每個數學教師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教師要結合農村學校的現狀,構建農村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農村學校;高效課堂;實踐經驗;優化整合;學生成才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課程理念發生了變化,教學內容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作為教師,一定要正確理解新課改的本質,明確認識自己是新課改的主動參與者,不能不加選擇地照單全收,人云亦云,而要不斷學習,批判地吸收,堅持正確的東西,具有獨創精神,形成切合實際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那么,如何構建農村貧困地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呢?這是我們每個數學教師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下面,我就結合我們農村貧困地區學校的現狀,談一談新課改中對構建農村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認識,以培養學生成才。
一、農村貧困地區學?,F狀分析
地處大西北,享有“苦塉甲天下”美譽的定西地區,教育事業雖然有著騰飛般的發展,但是對于大部分農村貧困地區學校來說,與其他發達地區的學校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當然這是各方面的。就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這方面來看,仍存在很多問題。
①學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貧困地區學校管理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膚淺的思想,單純地傳授知識,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②農村學校條件較差,有效教育資源欠缺。③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陳舊,教法傳統。④學生求學和求知的愿望不強烈。學生基礎差,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自信,被動學習。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而是片面追求分數、追求升學機會,學習方法死板,這種情況長期存在,使大多數學生喪失了學習的樂趣和積極性。
二、農村學校高效課堂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針對以上現狀,農村學校生源外流嚴重,許多條件稍好的家長會將自己的子女轉進縣城學校就讀,使農村弱勢學校面臨著多方面的考驗。究其原因,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而實施高效課堂是新課改的必然趨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實施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課改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三、高效課堂實施的策略
(1)教師能力的提高是實施高效課堂的根本。①提高管理活動課堂的能力。面對全新的課堂,教師組織和管理課堂的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學習數學的活動不能只限于接受、記憶、做題等,而提倡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數學化的過程,鼓勵學生去探究。從今年全縣組織的教學能手大賽情況來看,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和老師都是在輕聲的交流,分組討論非常有序。這說明教師的組織能力的提高對課堂教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②提高交流能力。長期以來,教師的交流能力只在灌輸式的教學環境中存在,而數學教師受專業的限制,交流能力明顯不如文科教師,同時在這種舊理念下,教師之間缺乏交流,在校內外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課堂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的舞臺,學生成了“觀眾”,使得課外交流更少。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教與學交流的過程。因此,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數學教師要逐漸學會交流,特別是在課堂上,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同時,師生交流能使兩者的心理地位平等,通過心靈交流、思想碰撞、合作探討,實現共同發展。③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學資源豐富多彩,而在新課程理念下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估價的作用,數學教師只要掌握了電教設備和相關軟件的應用,教學會變得得心應手。④提高綜合科學知識的能力。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來自多方面、多渠道,是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探究。教師必須具備多學科知識綜合起來的能力,才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⑤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教師要努力挖掘身邊發生的很多切實可行的、并有重要現實意義的事情,比如怎樣創造開放的課堂文化、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各種成功或失敗的教學案例的經驗總結等,都需要教師思考、研究。
(2)改變學生的觀念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前提。學校應努力擴大學生的社會交往,開闊學生視野,豐富課余生活,增強社會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時,密切與家長的關系,讓家長不斷更新思想、改善教育方式,以達到改變學生觀念的徹底改變,消除盲目,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有理想有抱負,樹立美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世界觀。
(3)教師組織管理好課堂是實施高效課堂的關鍵。①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不僅要設計好導學過程,還要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設疑導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②教師發問要有啟發性和藝術性,要避免啟而不發和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出現,盡量抓住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設置問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③給每個學生創造機會,爭取人人參與、人人精彩,讓他們在交流中提高,在探索中進步。④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主導獲取知識,感受探索的樂趣。⑤靈活應對生成,學生自主探究時,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確保探究取得好的效果。⑥發揮數學教師的專業特長,采用可行的教育模式,如借鑒和學習山東杜郎口中學成功經驗和靜寧模式。⑦鼓勵學生多練,以練促發展。
總之,我們要根據農村貧困地區的實際、班級情況,探究一套具有適應性的實踐經驗,扎實有效地實施高效課堂,以促進農村貧困地區教育的和諧、均衡發展,培養更多的學生成才。
參考文獻:
[1]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鄧旭.影響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幾個問題[J].教育現代化,2001(2).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黑燕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