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文 王建琴
摘 要:當今時代數學學科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勢不可擋,它是現代教學手段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與學過程中雖然有眾多的優勢,但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更不應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容忽視。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了學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發展的需求,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發現、探究等能力在學習中逐漸凸現了出來。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教師與信息技術的優勢同時充分發揮出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老師的教學服務。在教學實踐中,應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探索性的數學教學和研究活動之中,努力提高現代技術應用于數學教學的水平,以增加課堂中的技術含量與活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創設情境;積極性;動手能力;開拓視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330-01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無所不有,無處不在。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應該把現代教育技術作為認知工具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成為數學課上占主導地位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資源平臺給數學學科的教與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它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成形象生動的實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促進信息素養的全面健康發展。
信息技術引入課堂之后,它那獨特的多視角、多變化、全方位的立體演示功能,為我們的數學教學增添了絢麗奪目的光彩。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學信息的傳遞不再是單一的渠道。現代教育技術將教學信息通過多彩的圖像、聲音、圖表、文字等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受時間的限制,它讓學生主動參與,自覺地學習,課堂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于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喜歡數學,愛學數學。興趣是學習的動機和
動力,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組織教材,用數學本身的美去感染學生以提高興趣,用巧妙的課堂教學安排去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蔬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蔬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問:“出現了哪幾種蔬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這樣就很順利、迅速地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學生談性盎然,在后面的教學中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不待言。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介紹數學文化背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有關的數學知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介紹一些數學文化背景。如講數學家的故事,介紹數學思想和方法等,不僅能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而且能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和頑強學習的精神。例如:在教學“圓周率”后,介紹我國科學家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故事;在教學“質數、合數”后,介紹我國數學家陳景潤鉆研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這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故事,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終身難忘,并可以激勵學生為報效祖國而努力學好數學。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幾何畫板》是數學教學在多媒體平臺上極好的教學工具,這個軟件簡單好用,不光老師用起來得心應手,就連學生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要點。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一般先由老師做示范,然后主要是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學生可以用鼠標拖動角的邊來看度數的變化,甚至可以拖動角的頂點改變角的位置,或改變角的邊長,這些操作都將幫助學生形成形象生動的理解,解決了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解釋不清的問題,填補了學生學習的盲區,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學習效果。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引發學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學生視野
聯想是思維發展和創造力發展的基礎和紐帶,沒有豐富的聯想,創新思維難以產生。在教學中,通過動畫效果,通過問題產生的過程、現象的展示,或對圖形等內容做不同剪拼組合,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產生疑問和驚奇,并進行廣泛聯想。敢于異想天開,精于新的組合,善于獨辟蹊徑,正是創新思維的奧秘所在。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時,首先展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利用動畫將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啟發學生思考:我們能不能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某種圖形,來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2個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什么圖形?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體會出把2個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使學生能直觀、形象、具體地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當學生認識掌握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把2個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我們熟悉的其它簡單圖形,來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讓學生動手操作,積極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索,從而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出本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隱退學生對某一事物認識過程中的非本質屬性,凸現認識對象的本質屬性,從而把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高度,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三角形的實物圖,再借助計算機隱退實物圖的非本質屬性,抽象出三角形的幾何圖形。然后再動態演示三條線段圍成三角形的過程,幫助學生認識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這樣,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就有一個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