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妍
摘 要:化學史是化學學科的形成、產生和發展及其演變規律的歷史。化學史不僅如實地記錄了影響化學發展的重要事件,系統地闡述了化學發展的歷程,而且還向人們展示了化學家們揭開化學現象背后的規律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和所采用的科學方法以及他們所具備的科學精神、所呈現的科學道德。
關鍵詞:化學史;興趣;情境
一、利用化學史,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活動中,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最活躍的表現形式,也是學生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心理品質。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化學史輔助普通化學教學是克服這種現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化學史知識,創設化學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就在于把抽象、枯燥、單調的化學知識賦予具體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內涵,把化學知識的學習與化學史料聯系在一起,通過化學史知識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如,在講授“元素周期表”的課題時,以門捷列夫的發現其的經歷與過程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傊诨瘜W教學過程中滲透化學史教育有著深遠的意義,教師應盡量找好化學史人物事件與學生的結合點,引起學生思維的共振和感情的共鳴,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春風化雨中得到浸潤。
三、開啟學生智慧,掌握科學研究方法
通過學習化學史,向學生展示化學家們揭開化學現象背后的規律所進行的思維活動所采用的科學方法以及他們所具備的科學精神、所呈現的科學道德,從而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方法。如1846年,瑞士化學家雄班在廚房里做實驗,偶然弄灑了一瓶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他立即抓起妻子的棉布圍裙去擦污染,然后又把它放在爐子上烘干,不料,圍裙“砰”的一聲著火了,燒得一無所有,而且沒有一點濃煙。班雄立即意識到這種化合物威力無比,不久,便發明了一種烈性炸藥——火棉。從科學家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中,不難發現他們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科學態度,堅持實踐、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繼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在課堂中滲透化學史教育,對學生的化學成績、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整體素質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切實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所以課堂中滲透化學史、教育史應該被大力提倡。同時,化學史的引入,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興衰、關注社會生活、關注日常生活、關注科技的進步和環境的改善等,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提高都大有幫助,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
(作者單位 遼寧省莊河市第二高級中學)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