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蓮
摘 要:什么是學生的主體意識?就是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位置,使學生能夠主觀地判斷,發揮自己的認識和作用。應該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務,使其學會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完成教學計劃。讓學生健康成長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最大心愿。
關鍵詞:主體意識;初中語文;現代化教學
一、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學校生活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上,教師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死板的只注意教學內容,而不注重教學質量,尤其語文課上,應該是一個活躍的課堂,應該是聽學生各抒己見的課堂,當學生有想說、想講的話時,教師不應該以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為借口,阻止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這樣學生學的知識才不會過于死板,不會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
二、調動學生興趣,激發主體意識
語文課上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你們才是課堂的主人,想學什么想怎么學,你們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這樣輕松、沒有壓力的氛圍下我覺得學生會產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會覺得這門學科靠的就是死記硬背,學生的心中也會有原來也可以如此輕松地完成語文課的學習的想法。教師也會及時發現學生想要了解哪一方面的知識,更想掌握怎樣的學習方法。只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那么以后的學習、積累都會輕松自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學生參與角色扮演
語文課上,很多課文都可以分出角色朗讀或是表演,教師要利用這樣的文章,讓學生積極參與文章中角色的扮演,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對人物或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會對文章的理解更深一層次,這是“填鴨式”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學生會被自己的角色深深吸引,有想更進一步了解的想法,那么就趁熱打鐵,將這篇文章所涉及的內容都展現給學生,使他們不但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又滿足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
四、利用現代化教學
現代化教學在各個學校中已經普遍存在了,但是因為時間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有些設備只是一個擺設,根本沒有起到現代化教學的作用,這樣不但浪費了學校配備的資源,而且也錯失了一個比較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課前可以給學生放一些輕松的音樂,使學生不但緩解了學習帶來的壓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間生活。當遇到可以用多媒體教學的文章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資料,做好相應的課件。例如,與課文相關的歌曲,課文的歷史背景甚至與課文相關的電影視頻也可以以短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我們要充分地利用教學工具,使學生更容易對文章深入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這樣一舉兩得的教學我們值得加以推廣。
作為語文學科的教師,我覺得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比單純的強調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要更有效、更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們的學生生活在輕松的環境下,文化豐富的校園中,使其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大同鎮第一初級中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