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金 朱召軍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方法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自主、合作、探究”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探討與論證問題的能力”成為高考考查的四項能力之一。以鴉片戰爭為例,例談對歷史影響教學的一點認識。
關鍵詞:歷史影響;教學;鴉片戰爭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筆者以鴉片戰爭為例,談我對歷史影響教學的一點認識。
一、教材分析
山東省最常用兩種版本的教材對鴉片戰爭影響的講述:
新人教版的表述: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屈辱和災難,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出現了兩對矛盾:即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正是由于社會性質的改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由此革命任務也會有所改變。從此,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岳麓版的表述:自此,中國的歷史進程發生了重大轉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迫卷入資本主義市場。
通過新人教版教材可看出,它的內容分為三個層次:(1)危害,給中國帶來沉重災難。(2)站在革命史觀講述,分析社會主要矛盾,以階級斗爭為主線,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任務是反侵略、反封建的。(3)從意識形態、社會性質來看,中國開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根據教材來看,它的內容跟舊人教版相比,沒有發生新的變化,帶有很強的傳統觀念色彩,內容陳舊。新的史觀、史學理論沒體現,而且影響單一、枯燥,缺乏時代性。
岳麓版鴉片戰爭的影響也分為三個層次:(1)破壞了中國主權、領土完整。(2)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3)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它的講述較人教版來看,傳統觀念色彩淡,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也最先把一些學術科研成果編入教材中來。但在編寫時角度不明確,含糊不清,“猶抱琵琶半遮面”。由此呈現出既守舊又創新、新舊交替的局面,相對人教版來說是進步了。
通過兩種版本教材內容的分析,教學中難免出現一些困惑。鴉片戰爭影響的內容到底學哪些呢?是不是按其中任何一個掌握就行了呢?還是把各個版本的內容影響整合起來,像一個大雜燴呈現給學生就完成任務了呢?
二、課標要求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置體現多樣性,多視角、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地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以上的兩種做法顯然是不行的。這就要求我們打破過去的教材觀,樹立新的教材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教法探討
在學習鴉片戰爭的影響時,老師們通常的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提問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探討。鴉片戰爭的影響是什么?來完成教學,問題很明顯,也很直接。由此,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知道鴉片戰爭有哪些影響,而是讓學生學會從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獲取影響,讓學生有的放矢,這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設計如下:
問題提出:鴉片戰爭的影響是什么?老師給出如下角度,學生進行思考、探討。
史觀方面:辯證唯物主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史觀、文明史觀、全球史觀、近現代化史觀、革命史觀、社會生活史觀。
社會方面: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階級關系、社會性質。
后世影響: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學生有了角度,目標明確,有的放矢,開拓了思路,很快進入思考的狀態,思維活躍,經過探討,最后達成共識,形成了如下的鴉片戰爭的影響。
史觀方面:
辯證史觀:這是各種史觀的基礎,最能考查學生全面看問題的能力。積極: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科技、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沖擊中國傳統社會。消極:這是主要的,給中國帶來沉重災難和痛苦,中國開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歷史唯物主義史觀:自然經濟雖占主導,小農經濟開始解體,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中國的經濟基礎發生變化,中國開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除此之外,還包括:全球史觀、文明史觀、近現代化史觀、革命史觀、社會生活史觀等方面,在此不再詳細介紹。
政治方面: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國開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開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經濟方面: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它們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除此之外,還包括:社會方面、思想方面、階級方面以及外交方面等等。
后世影響:梁啟超先生曾這樣說:“什么是歷史的目的?簡單一句話,歷史的目的在于將過去的事實予以新意義或新價值,以供現代人活動之資鑒。”鴉片戰爭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中華民族應自強不息,奮發圖強,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到此為止,看似對歷史影響的教學已完成,其實不然,它的精妙之處才拉開序幕。這時的學生,活躍了起來,思維被激發了。這時的我看時機成熟,順便又拋出了下一個問題。
同學們,除了上面談到的鴉片戰爭的影響,你還能想到哪些角度?又怎樣回答?學生繼續思考、探討……
等學生趨于平靜,我又話題一轉,繼續甩包袱,隨即又問:學了鴉片戰爭的影響后,對歷史上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怎樣回答,是不是清楚點,明白點了呢?學生回答是。然后又騷動起來了,對呀,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等等,諸如此類,不都可以這樣考慮嘛。學生的情緒更高漲了,到現在為止我的教學任務我自己感覺應該算是完成了,真的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在此,只是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了點淺顯的認識,意在拋磚引玉,跟各位同仁一起探討。希望各位多多指教,以便更好地提高歷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一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