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琴
【摘要】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學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走在前面。
【關鍵詞】和諧校園 構建 領導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15-01
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胡錦濤同志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的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學校是整個社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走在前面。
怎樣構建和諧校園?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的和諧發展入手:
一、維護校園安全,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
要逐級落實責任制,確保學校穩定安全。領導干部和廣大教職員工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穩定壓倒一切”“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按照穩定安全工作責任制的要求,高度重視、切實抓好穩定安全工作。一要擬訂并完善《預防突發事件緊急處置方案》,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一旦發現問題,能堅決果斷地消除在萌芽狀態;二要定期分析形勢,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加強工作,化解矛盾;三是要改進校園管理,加強校園安全工作,防火、防盜、防毒,確保師生的安全,營造學生健康發展的環境;四是加強崇尚科學教育,防止邪教侵蝕,加強網絡管理,認真做好網上輿論宣傳的監督引導;五是加強信息收集和報送工作,確保信息暢通,及時為領導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
和諧校園的生存與發展,教師是根本,班子是關鍵,校長是靈魂。學校領導班子是學校各項工作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帶頭人,只有學校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全校師生員工才能團結一致,形成最大的合力。因此,抓好包括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在內的班子建設,就成了創建和諧校園的關鍵。
校長是創建和諧校園的核心。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有什么樣的學校。“領導學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我們總是力求做到使全體工作人員(從校長到看門工人)都來實現教育思想,使全體工作人員都全神貫注這些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語),這些教育思想應貫穿在校長的管理中,校長要容人容事,淡化權力意識,既要實施集中領導,發揮集體領導的方向性、引領性作用;更要分層管理,權責到人,充分發揮每名成員的聰明才智,使班子整體效能最大化。
學校還應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和領導班子,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學校。領導班子要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團結協作,職責分明。如果領導班子之間分幫派,明爭暗斗,必然造成師生員工思想的混亂,行動的無所適從。這樣的局面,連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都難以維持,就更別談校園的和諧了。因此,學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將為創建和諧校園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三、建設校園文化,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內容
校園文化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復合體,在校園中,它無所不包,它具有潛移默化的天然功能。學生的1/3時間是在校園中度過的,校園文化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思維品質、行為價值及認知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從信仰——觀念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歸根結底代表了一種被學校大多數人所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如辦學理念、目標、特色是一所學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一則好的校訓,是釀成良好校風的催化劑。校訓一旦被全體師生所認同,就會成為這個群體的規范。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就會自覺地把它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行為準則而身體力行,并逐漸養成習慣,形成風氣。校園文化越強的學校,師生員工對這種核心價值觀的信仰就越堅定。雖然學校中的每一個人的思想、性格、情趣千差萬別,然而,一旦形成了強勢校園文化,這些千差萬別就會受到強烈感染,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就會增強,由此而產生的行為方式也會趨于一致和自覺。
從價值——指導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就是學校內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體系。顯然,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行動導向,因此校園文化便可帶有很強的教育和指導作用。如整潔優美的校容校貌,充滿生機活力的花草樹木,清潔衛生的校道,別致的盆景,溫馨的長椅等營造的良好文化氛圍,不僅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適,產生一種規范的體驗,而且可以起到陶冶性情、激發美感的作用。同時發揮環境隱性教育作用,注意文化櫥窗的布置,讓墻壁、石頭說話,讓學生在不自覺的“綠色”校園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啟迪。所以,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性情,而且還使學生們的人格得到塑造,個性得到發展,精神境界得到升華,這種潛在的影響對于學生成長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從語言——符號體系的角度看,語言符號是人們文化交流的工具。“語言文化”有著巨大的無形的教育力量。有了鮮明的、健康的校園文化,大家就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活動就會更顯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在教育實踐中我們都會看到,凡是具有強勢校園文化的學校,其校園文化活動就會形式多樣。既有高雅的活動,也有普及性,有學生也有教師和學校領導參加的活動。
從知識——技術體系的角度看,它對于人的培養具有巨大的影響。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增智益智,促進學生認知的深化,使學生了解學科知識以外的末知世界,培養其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形成某種特長愛好,增進其社會實踐活動才干。充分利用重大節日和歷史事件紀念日集體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校園藝術節”中繪畫、書法、器樂等比賽,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展示舞臺,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體育節”中各種體育項目比賽,不僅提高了身體素質,更培養了學生公正、負責、與同伴合作的良好品質與習慣;“科技節”中小制作比賽、手抄報評比、賀卡制作比賽等,從精巧細微處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節日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將道德、情感、創新滲透于方方面面,沁入學生心靈,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總之,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校園奏響和諧的旋律,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注入充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