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雪峰 李德才 姜中珠 孫新竹
摘要以東北林業大學為例,闡述了專業建設的幾點看法。認為要加強專業建設,必須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重點專業進行建設等措施,不斷提高學校專業的整體建設水平。
關鍵詞高等學校;專業;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S-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09-02818-02
基金項目2011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東北林業大學重點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2011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森林資源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2012年教育部農林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基地農林教育教學研究項目(2012NI09);2012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JG 2201201008);2012年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高教綜合改革試點專項項目(JG2201201009)。
作者簡介翟雪峰(1972- ),男,內蒙古赤峰人,副教授,博士,從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通訊作者,講師,碩士,從事實踐教學方面的管理與研究。
專業建設是各個高校的一項重要教學基本建設工程,要求既要有系統性,也要具備科學性[1]。近年來,東北林業大學通過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改革課程體系,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學校的重點專業開展分梯次的建設等措施,不斷加強專業建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開展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
學科建設是高等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學科建設為專業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專業建設又為學科建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因此必須把學科建設與重點專業建設統一起來,實現一體化建設[2-4]。東北林業大學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以林業工程為特色的多學科性大學,學校以學科優勢帶動重點專業建設,把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建成重點專業、特色專業,并保持引領地位。學校現擁有兩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林業局重點二級學科、1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7個黑龍江省重點一級學科,有國家計委、財政部和教育部聯合批準的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生物學)。這些重點學科擁有優秀的教學資源,以林學類學科為例,2013年學校參加了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學校林業工程在該一級學科中排名第一,林學在該一級學科中排名第二,生態學得分位次進入該一級學科前20%,生物學、風景園林學得分位次進入相應一級學科前30%。通過覆蓋諸多專業的重點學科建設,開展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帶動了學校整體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2創新機制,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關鍵[5]。東北林業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從2002年持續實施“名師英才工程”、“學術名師資助計劃”、“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優秀青年教師創新項目資助計劃”,設置重點崗位等。2008年實行崗位聘任制度。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學校于2012年成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在機制上,建立學校、學院(部)和基層教學組織三位一體的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體系,形成行政支持,青年教師為主,全體教職工配合的工作機制。
近年來,開展了“名師面對面”、“名師大講堂”、“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教學專題研討等各類活動20多場,聘請了國內外15位知名專家、學者來學校與教師交流研討。學校積極開展各類培訓,其中校本培訓2 000多人次,校外培訓800多人次。同時,為了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積極拓展渠道,選派教師到相關企業與研發部門進修學習。舉辦兩次青年教師授課大賽,有130名教師入圍學校復賽,49名教師獲獎,比賽內容由自選與命題相結合;有10名教師在黑龍江省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獎,9名教師在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獎,4名教師在黑龍江省首屆微課大賽中獲獎。“十二五”以來,共有4名教師獲省級教學名師獎,3名教師獲省級教學新秀獎,2名教師獲省級教學能手獎,9位教師獲“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推進了學校新時期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也相應帶動了專業建設。
3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為制訂更加符合學校定位和時代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于2003、2005、2009、2014年4次修訂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促個性、敢擔當”的培養原則,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踐行實踐育人,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方案堅持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舉的原則,拓寬學科基礎,倡導學科交叉、文理相融,注重層次,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將通識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實現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及實踐教學組成課程體系,注意先修課程與后續課程之間的科學銜接,處理好理論與實踐、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課內與課外、教與學等方面的關系。專業教育堅持課程整體優化、少而精的原則,加大課程重組和整合的力度,解決課程之間內容重復、脫節和遺漏等問題。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強化實踐,注重創新,作為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伸,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圍繞教學目標,統籌設計實驗、實習環節。按照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目標和認知規律,有機結合實習內容,分層次、分階段設置實習環節;梳理整合實驗課內容,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科研訓練、學科競賽、創新創業訓練教育與活動體系,促進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同時進一步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擴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在培養方案中適度控制必修課程學分,豐富選修課程資源,鼓勵學生跨專業選課,滿足學生發展特長、個性化成長的要求。
4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教與學的過程上下功夫
以重點專業為龍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過程中,除了推行雙導師制、輔修專業、本碩連讀,以及 “3+1”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聯合培養模式,重點將知識傳授與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在培養過程中大力推進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模式改革。在教學模式改革上,一方面抓住大面積的基礎性課程,實施因材施教和分級按類教學,夯實基礎,使學生從低年級起逐步形成主動學習與研究的習慣和能力;另一方面抓住專業主干課程進行基于研究的教學,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全面推進啟發式等基于研究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個性思維與創新意識培養相結合、專業教育與文化教育相結合,實行寬視角、多元化的人才考核制度,對學生的德智體美進行全面評價。
東北林業大學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同時還是黑龍江省卓越農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黑龍江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例如,在林科專業實行“英才式”教育;林學、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等專業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和土木工程專業實施卓越工程師式教育培養模式;動物醫學專業、動物科學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森林工程專業、林產化工專業5個專業進行卓越農業人才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實行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通過這些改革,大大提高了專業建設水平,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5分批次進行重點專業建設,為其他專業建設提供示范
“十二五”期間,學校立項建設30個校級重點專業,其中有26個專業被評為黑龍江省重點專業。學校對重點專業分批次進行建設,促進專業內涵建設與發展,引導專業科學定位,優化結構,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和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爭創一流,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圍繞重點專業的優勢與特色,進一步深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課程建設質量和水平,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師資隊伍整體建設水平,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形成一批教育理念先進、改革成效顯著、特色更加鮮明的專業試點,建設好省級重點專業,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的精品專業,為全校其他專業建設提供改革示范。截至2014年,學校分批次、有步驟地對19個重點專業開展建設,根據專業類別不同,每個專業投入30萬~60萬元不等的建設經費,近3年累計投入專業建設經費達1 020萬元,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爭創一流,逐步形成了一批優勢特色專業。
學校通過多渠道、多層面的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專業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這些改革措施,進一步深化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了教師教學能力,課程建設質量和水平,以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初步形成了一批教育理念先進、改革成效顯著、特色更加鮮明的專業試點,為學校專業整體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永生,屈波,劉拓.特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體系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 2008(15):15-17.
[2] 傅淳,羅黎輝,李天鳳,等.“教育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8(3):22-25.
[3] 方麗.優勢特色學科群建構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J].江蘇高教, 2007(5):39-41.
[4] 曾冬梅,陳江波.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競爭與協作關系[J].教育與現代化,2007(3):66-70.
[5] 王蕾.高等農林教育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