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霞
【摘要】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語文教學中應該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經驗,逐步把原本脫軌的國學經典引入到語文教學中,以豐富語文教學素材,提升學生的國學素養。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必須重新審視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國學經典教學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種措施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國學經典思想。
【關鍵詞】國學經典 語文教學 國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61-02
引言
根據調查發現,當代的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知之甚少,但是從民族的角度來看,西式教育難以提升人們心目中的內在幸福感。目前,我國的很多大城市又開始重新拾起國學經典,開始嘗試著把國學中的經典思想逐漸滲透進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通常采取語文課堂經典著作誦讀的方式。因為當前很多的中學生都對經典的著作接觸較少,例如《論語》、《三字經》和《道德經》等,盡管一些語文教材中編入了部分經典的文章,但是內容太少,國學經典著作博大精深,而且只有認真地研讀原著,才能受到那種深邃精神的熏陶,另外,高中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很多,學校不可能另外開設國學課程來提升學生的國學素養,而只能通過高中的語文課堂來向學生傳遞國學精神。那么,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具體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逐漸把國學經典內容滲透進語文教學呢?
1.讓學生明確國學經典的種類和誦讀國學經典的目的
1.1國學經典的種類
在將國學經典內容引入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時候,高中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學生講明什么是國學經典,以及國學經典具體包括哪些。通常所說的國學經典主要是指儒家載集等典范著作,例如《漢書》《史通》以及《閱微草堂筆記》等系列經典書目,還包括一些經典的宗教典籍,例如《古蘭經》《圣經》和《大藏經》等,此外,一些傳承到今天的文獻典籍也可以歸入國學經典的領域,例如《史記》《中國科技史》和《中國水運史》等。總之,國學經典是指那些價值比較高、意義豐富、影響深遠、值得傳承的文獻著作。
1.2誦讀國學經典的目的
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加強國學經典教育的主要目標在于引導學生學習經典史料,從中學習一些為人處事的智慧和能力。博爾赫斯曾經說過,經典是一個國家經過幾代人的傳承仍然認為價值豐富和值得閱讀的典籍,世世代代都熱衷于該書的神秘和閱讀熱情。朱自清曾經在《經典常談》書中說過,誦讀經典文獻的價值主要在于文化,而不是實用。經典比較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并且向人們傳遞著終極關懷、普世命運以及人文方面的價值思想,逐漸向后人傳達著內在的高尚品質。因此,在當前競爭激烈的信息化社會中,教導學生增加經典的誦讀數量,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豐富內涵,完善價值觀和人生觀。學生的素質不能單純地依靠技能訓練,通過誦讀經典書籍來培養人文精神必不可少。
2.巧用國學經典,采取多種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
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國學經典思想的時候要嘗試不同的形式,將學生的自主經典學習和興趣掛鉤,從課堂上學習讀書的方法,在課下通過誦讀經典著作來豐富語文學習,提升文學素養。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巧用國學經典,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誦讀經典文獻的過程中學習到有價值的東西,并且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的目的。
3.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和國學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僅僅在教材中的內容,而且要強調課外的延伸閱讀,即做好和課內內容相關的超鏈接式教學,從而將價值豐富的國學經典一步一步地滲透進學生的日常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僅鞏固了語文課堂的學習,還擴展了知識面,提升了文學修養。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著采取“預習-學習-學會”三個階段的導學式教學方法,在第一個階段教師安排學生進行自主地課程預習,學生讀到有興趣的內容或者存在某些困惑的時候就會嘗試著提出“我要學習”的要求,繼而在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之下取得了“學會”的效果。
4.采取誦讀比賽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國學興趣
通常情況下,高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存在一定的惰性,主動性不足,而比賽正好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著組織各種類型的經典著作接龍比賽和背誦比賽等來鍛煉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還可以組織詩人或者詞人的推薦會,即向教師和其他學生推薦自己欣賞的詩詞以及其作者,并說明喜歡他們的原因,還可以推薦他們的其他代表作品或者優秀作品等。總之,通過這種比賽激勵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去主動接觸傳統的國學經典,從中學習到我國比較推崇的價值觀,例如感恩、義氣、謙虛、謙讓、寬容等,并且利用我國的學生來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國學瑰寶。
5.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人文修養和崇高的價值取向,還有利于我國傳統經典文化的世代傳承。
參考文獻:
[1]白紅蓮.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大力開展國學經典誦讀[J]. 學園, 2013 (4): 109-110.
[2]馬琳萍. 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體化策略研究[J]. 時代教育, 2013 (5): 12-13.
[3]劉宏偉. 國學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實踐[J]. 語文教學與研究: 綜合天地, 2012 (1): 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