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藝
【摘要】針對傳統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構建美術生態課堂并研究其在教學實踐中的功效。以教育生態學基本原理為依據,給出高中美術生態課堂的構建策略,并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案例結果表明,美術生態課堂十分有利于學生的美術學習,具有良好的教學前景。
【關鍵詞】高中美術;生態課堂;教育生態學
1 引言
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一種交流文化,它超越了時空的限制,是個人思想、情感、價值觀的延伸[1]。然而,當前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存在諸多弊端,影響了美術功用的發揮。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大多根據寫好的教學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課堂上重“預設”而輕“生成”;二是教學目標設置過于抽象化,難以落實在具體課時目標中;三是盛行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現狀,有必要結合教育生態學理論,建立生態化的美術學習新視角。
2 美術生態課堂理論依據
生態是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2]。而生態課堂主要包括學生、教師及其周圍的環境,以教育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堅持和諧可持續發展觀[3]。它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全方位能力。教育生態學是把教育與其周圍的生態環境聯系,并以其相互關系及機理為研究對象的新興學科[4]。美術生態課堂的構建以教育生態學的基本理論為依據,基本理論主要有:1)限制因子定律;2)最適度原則;3)局部生境效應;4)可持續發展觀。限于篇幅這里不作詳細,具體可參見相關文獻[5]。
3 生態課堂構建策略
1)合理布置課堂教學環境
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和學習動機,營造美術教學特有的藝術氛圍,需要布置一個良好的美術課堂教室環境。在座位的編排上,要根據不同的教學類型(討論課、活動課、互動發言課等),靈活選用不同的座位編排方式,以利于學生的交流學習;在教室環境顏色選擇上,要符合心理學原則,要根據教室的具體用途,合理使用搭配色,使整體色彩協調、適宜,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室墻體顏色要中性,地面宜選沉穩色,桌椅保持自然色;在教室光線和溫度的調控上,要盡量采用自然光并配備優質的隔光窗簾,室內溫度也要視具體環境條件做出調整。
2)制定合理的整體教學目標
高中美術課堂的整體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簡稱三維目標。教師要注重三維目標的平衡發展,制定合理協調的三維目標。在知識和技能的選擇上,要用發展的眼光精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基礎知識,而非脫離學生實際的專業美術知識;在學習過程和方法的選擇上要因人而異,以恰當的教學方式構建開放的課堂環境;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教師應樹立“單元教學意識”,在總體上確定好一個主題或理念,并且落實到每一個課時中,在有限的課堂上承載無限的內容,以對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產生積極影響。
3)選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古人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在生態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生理節律,在適當時間安排適當課程,并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可以采用諸如講授法、提問法、啟發式教學法及發現教學法等不同的教學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有效綜合跨學科知識
美術學科自身知識面廣、涉及門類多,需要合理打破學科界限,將其與其他學科有效綜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在諳熟美術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融合工學類及農史類學科知識,用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呈現。
4 教學實踐分析
筆者所在縣市區高中初步構建了生態美術課堂,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實踐活動。下面以繪畫雕塑為案例分析生態美術的效用。在繪畫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選擇了一組學生最有興趣且當下比較流行的時裝,以及傳統中國風的圖案繪畫作品,并組織簡短討論。學生們對傳統紋樣在服裝上的運用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各抒己見。接下來教師問學生們是否愿意舉辦一場時裝秀,服裝要親自繪制,大部分學生興致盤然,可如何做成為一大難題。面對有些學生的不自信,教師便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方案。經討論決定做一次某類女裝時裝秀,通過查閱資料學生了解到丙烯顏料能在此類女裝上直接繪制,且便宜易于購買。接著學生們5人一組自由組合,繪制過程中學生主動學習繪畫的步驟、色彩的搭配以及圖案大小的確定等。學生們的選材各異,有的從中國傳統紋樣中提取元素進行搭配繪畫,另有部分學生選擇了梅蘭竹菊進行表現,學生們發現中國傳統紋樣繪制的美無處不在。在這次成功的生態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并漸漸培養了創新意識,享受了美術帶給他們的快樂。
5 小結
將教育生態學觀點引入課堂教學中,構建適合學生成長發展的高中美術教育生態課堂。這種美術教育新模式不僅提升了師生的綜合素質,也為學生人格的培養、創新思維的形成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遠征,陳維振.課堂生態的內涵及研究取向[J].教育科學研究,2008
[3]李森,王牧華,張家軍.課堂生態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吳鼎福.教育生態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5]范國睿.教育生態學(第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