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鋒
【摘要】學生擁有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激勵評價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早日形成,在音樂學習中不斷進步。
【關鍵詞】音樂教學 學生 學習習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209-01
心理學指出,學習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具有系統性和穩定性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方式,是個性特征的重要方面。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對于音樂學科來說,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才能逐步掌握音樂雙基、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循序漸進的音樂學習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一、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進行音樂課堂常規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周密而合理的課堂教學組織工作是確保教學能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所以,建立課堂教學常規,目的是使學生能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老師有計劃,有目的,要求明確,嚴格落實,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形成。
1.明確音樂課堂常規要求。首先是課前準備,主要是要求學生認真做到:備好學具,情緒穩定不急躁。其次是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回答和提出問題的習慣。再次,要求學生知道并注意時刻保持良好的坐姿、朗讀歌詞的姿勢、演唱歌曲的姿勢、演奏課堂樂器的姿勢(如樂器怎么拿?怎么演奏?怎么放)等。
2.持之以恒抓落實。(1)抓典型。抓好的典型,也抓差的典型,獎優罰劣,每節在班務日志上體現,表揚第一個按照老師要求做好的同學,以點帶面,這樣其它的同學就都能自覺地像第一位同學那樣做好了。(2)搞評比。就是在所教班級里面開展同學與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排與排之間執行課堂常規要求的比賽。我們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常采用多表揚激發音樂學習動機,規范課堂紀律。每一次學生進教室之前,我要求學生排好隊,比一比誰排隊時最快、最安靜,每一節課我都進行評比。
3.突出音樂學科特點,把課堂常規放在音樂中進行。
音樂課的常規訓練和其他學科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不同點在于既要對學生進行站、立、坐、及排隊、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松愉快地完成各項練習。如:聽音樂做律動進教室,坐下后聽音樂拍手,安定學生的情緒;聽上行的音階表示起立上課,通過師生問好歌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同時達到融洽師生感情的目的;用簡短的音樂或有節奏感、樂律感的兒歌(人坐直,腳放平,胸挺起等),讓學生安靜坐好,強調所有的訓練都要在音樂中進行,充分體現出語言的音樂性,動作的音樂性,以及課堂活動的音樂性,使學生的音樂學習習慣在充滿音樂氛圍的常規訓練中逐漸牢固的形成。
二、培養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的習慣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它通過聽覺直接和我們的心靈接觸,學生聽的過程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想象的過程。“聽”是進入學習音樂的基礎,音樂教學中的任何活動都要在“聽”的基礎上進行。因此,音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聽音樂的方法,養成認真聆聽音樂的好習慣。如何聽音樂有個方法問題,教師只有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賞音樂的習慣和科學的聽賞音樂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賞音樂的能力,使音樂伴隨他一生。音樂一開始要靜靜地聽,完整地聽,在參與聽賞音樂的初級階段,學生只能對作品感悟到:高興、歡快、優美、憂傷等情緒,隨著參與聽賞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尋找“為什么?”使學生從感官的欣賞到理性的分析,掌握音樂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讓學生懂得音樂藝術像文學作品中的文字,繪畫藝術中的線條和色彩一樣,也有它自己的一套傳情達意的手段,具體來說就是旋律、節奏、和聲、音色、速度和力度等音樂要素。我們平時正是根據音樂中各種不同的音樂要素及其表現形式——如旋律的起伏與平穩、節奏的緊湊與松弛,以及不同的力度、速度、節拍、調式、演唱形式等來“聽”出音樂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情緒、風格和豐富多彩的音樂形象的。
三、運用激勵評價,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唱、動的習慣是學習音樂的關鍵。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主動、持久、穩定的行為方式,小學階段音樂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從一年級新生入校的第一節課抓起。但是要讓學生真正“習慣成自然” 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這就要求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持之以恒的科學而嚴格的訓練,并多采用激勵評價的手段予以效果的提升。
我們認為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恰當的使用激勵評價的教學手段,可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早日形成。在激勵教學法下我們能看到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如在激勵評價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明顯提高、課堂紀律表現良好、主動參與唱歌教學、欣賞教學、器樂教學的學生的比例有所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創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揮;課堂教學秩序良好、學生的音樂素質也有明顯進步。這樣,學生在和諧的音樂氛圍中不但學會了如何在音樂課上進行學習,同時也初步養成了動腦、動口、動手等多種形式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我們教研組的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特別注重學生在音樂課上表現出的任何一點微小的進步,或任何一次參與學習行為中的閃光表現,尋找一切機會給予激勵和肯定,如一個良好的坐姿,一次認真的欣賞他人的演唱,或一次專心的聆聽音樂等,我均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和甜甜的微笑,并獎予一顆紅星,一朵小紅花,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并帶著成功的喜悅,不斷的參與到音樂學習活動中,從而促使學生有形無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并得以不斷地鞏固和發展。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音樂教師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第一線的音樂教師不斷的思考、探索和創新。要搞好教學,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明確教與學的關系,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在課堂上言傳身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好習慣,益終生!讓我們每一位音樂教師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都來關注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