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波 鄭艷紅
[摘 要]為培養優秀的高級俄語翻譯人才,在本科教學中除了開設俄譯漢基礎理論和實踐課程以外,還應該設置俄語報刊翻譯課。本文探討俄語報刊翻譯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目的、教學材料的來源以及選擇標準和原則、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應解決的基本問題。這一課程可以為培養高素質的俄語翻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俄語;報刊;翻譯;設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H359.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6 — 0129 — 02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國際間交流的日益頻繁,培養高素質的俄語翻譯人才已經成為各個高校和教學機構當前十分迫切的任務,我國教育部因此專門設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并制定了相應的培養計劃。幾年來的確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俄語翻譯碩士,但是翻譯人才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各個高校的翻譯碩士專業,而要及早入手。為此,我們建議在本科教學中除了開設俄譯漢基礎理論和實踐課程以外,還應該開設俄語報刊翻譯課,以便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高級俄語翻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設課的必要性與目的
總體看來,翻譯能夠體現學習者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而俄語報刊翻譯課程正是一項綜合性的訓練,其中不僅考察學生俄漢語的語言學知識,還涉及中俄兩個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常識,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綜而觀之,俄語報刊翻譯課程設置的必要性和目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學習者更準確地了解俄語國家的動態信息,獲得更多的語言國情知識并促進俄語水平的提高。隨著時代的變化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人們需要及時了解最新國內外資訊,對于俄語學習者而言,密切關注俄語國家的發展變化是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報刊翻譯課程的宗旨就是訓練學生提高閱讀報刊文章以及運用新聞語言的能力,以此促進俄語總體水平的提高。
第二,不僅有助于培養從事外交和新聞職業的人員,對培養其他各類俄語翻譯人才也是非常有益的。對外交人員和新聞工作者而言,閱讀和翻譯中俄文報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經常性的工作,為使理解和翻譯準確,少不了專業的強化訓練。不僅如此,報刊語體“兼有科學語體和文學語體的特點:既有術語以及具有書面語色彩的詞匯與句法結構,也有形象手段與情感色彩手段以及各個層面的普通詞匯與口語短語”。〔1〕(191)可以說,報刊為所有的俄語專業學生和翻譯工作者提供了極好的學習材料,通過俄語報刊翻譯的訓練,可以大大提高俄語水平以及俄漢互譯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學生順利通過全國各級俄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全國俄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開始于2006 年,分四個等級,即:資深翻譯;一級口譯、筆譯翻譯;二級口譯、筆譯翻譯;三級口譯、筆譯翻譯。據統計,在全國外語翻譯專業資格考試中,各級別和各語種綜合的通過率并不高,僅為12%,其中二級要低于三級。毫無疑問,能否通過資格(水平)考試與應試者的俄漢語表達能力密不可分,也與其知識儲備有關。“從二級口譯樣題和2006 年11 月份的考題來看,政治、外交方面的文章占一定的比例”,有鑒于此,學者們建議考生“要多讀一些俄語的報刊,多找一些俄文網站上的實事報道,多了解一些當今國際上的大事,要多儲存該方面的詞匯和句子”。〔2〕(153)由此可見,開設俄語新聞翻譯課程,通過這一課程培養學生們的俄語新聞翻譯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有助于學生順利通過全國高校俄語專業八級水平測試。按照《高等學校俄語專業八級考試大綱》的要求,應試者在俄譯漢方面應該“能運用俄譯漢的理論和技巧翻譯一般性文學作品、政論文、科普資料及外事外貿應用文”,在漢譯俄方面應該“能翻譯反映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淺近文章”。〔3〕從歷年八級測試的翻譯題目來看,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有藝術家傳記的片段、婦女權益保障、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中國進口市場的狀況、中國的服飾文化、環境保護問題、中國通訊業的發展、世界性的貧困問題、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影響、俄語所蘊含的詩意、中國人民銀行簡介、論辯的技巧、中國改革開放的現實狀況等等,但從語體上看還是以報刊政論語體為主。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出題者希望“題目符合現實生活中的語言使用任務,著重考查受試者對屬于社會主流言語樣式的報刊政論語體的語句的翻譯能力”〔4〕(71)。因此,為提高俄語專業八級測試的通過率,有必要在高校本科階段開設俄語新聞翻譯課程,提高學生的俄語新聞翻譯能力和水平。
二、教學材料的來源
目前,俄漢翻譯方面的教材并不是特別豐富,尚未有專門的俄語報刊翻譯教程出版,因此教學材料的選擇成為俄語報刊翻譯課程教學中的一個難題。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類資源中選擇教學材料。
第一,各類俄語報刊和電視新聞選讀教材。近些年,雖然國內從未出版過俄語報刊翻譯教材,但是許多開設俄語專業的院校已經意識到俄語報刊材料在教學以及培養學生俄語水平和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一些專家學者編輯出版了俄語報刊閱讀教材,例如《21世紀俄羅斯報刊閱讀》(陳鐵鳳,2004)、《俄語報刊閱讀》(王訓光、胡谷明編,2004)、《21世紀俄語報刊閱讀與理解》(曹月華,2006)、《俄語報刊閱讀技巧與實踐》(王辛夷著,2007)、《俄語報刊聽讀》(譚長龍,2007)等。除了以上報刊選讀教材以外,還有一些專家組織編輯出版了俄語電視新聞選,例如《俄語電視新聞選》(高中音,2005)、《俄羅斯電視新聞視聽教程》(付曉霞,2008)等。上述報刊和電視新聞教材中的材料來自俄羅斯各大報刊以及電視臺近年來報道的時事新聞,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信息量大,涉及了俄羅斯國內外政治、外交、國際的重大事件外以及文教、科技、衛生、體育方面的報道。這些教材已經在各大高校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學實踐證明,其中的材料對于提高俄語報刊閱讀能力有較大幫助,因此可以從中篩選一些好的文本用于報刊翻譯課堂教學。
第二,俄文報刊材料。如上所述,目前已有一些經過教學實踐檢驗的俄語報刊選讀類教材可以用于報刊翻譯課,但是這些教材有的已經出版近十年,其中許多材料有“過時”之感,這也是所有的報刊和電視新聞選讀教材要面對的共同難題。因此,為了讓學生了解最新的俄羅斯國內外資訊和各方面的信息,可以從新近出版的俄文報刊中選擇一些語言材料用于報刊翻譯教學,使學生既不脫離時代,又能提高翻譯水平和能力。
第三,網絡資源。目前,網絡是及時有效地報道各類事件的重要媒介,很多事件往往在發生的當天就已見諸網絡,因而成為各國人們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平臺。新時代的大學生十分關注時事新聞和國內外各類事件,因此在報刊翻譯課的教學中可以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適當的最新資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廣播和電視新聞。廣播電視新聞雖然與報刊文章來自不同的媒體,但是就其實質而言,二者的語言都屬于報刊政論語體,因此在報刊翻譯課程中可以適當選用一些廣播電視新聞材料。音頻和視頻材料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材料的選擇標準和原則
各種俄語報刊閱讀教程以及俄羅斯媒體為翻譯課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但是并非所有的新聞報道都適用于教學。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應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標準和原則:
第一,內容的時效性。各種閱讀教材雖然經過實踐教學的檢驗,但是有些材料中談及的事件或者現象已經成為歷史,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應盡量選擇與最近發生的事件和現象相關的各方面的材料,做到“與時俱進”,使學生及時掌握當下的各類信息,全面了解俄語國家的現狀。
第二,內容的趣味性。為避免學生在課堂上感到枯燥乏味,盡量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或者學生比較關注的事件的材料,從而調動課堂的愉快氛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第三,內容的教育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同時還承擔著教育學生的職責,因此在選擇教學材料時不能僅僅關注其內容的趣味性,還要能夠帶給學生正能量,激發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掌握和了解的程度,往往直接影響到外語學習者語言知識的使用能力,是恰當得體地運用外語的前提。因此,在俄語報刊翻譯教學中,不能忽視向學生介紹和滲透俄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可以選擇與此相關的材料用于教學,從而做到一舉兩得。
四、教學環節與教學方法
總的來說,俄語報刊翻譯仍然屬于翻譯課的范疇,因此具有翻譯課的共同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翻譯課程的一些教學方法。與此同時,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俄語報刊翻譯課也有自己的特點。在教學中應主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獨立翻譯,逐漸提高其翻譯水平和俄漢語運用能力。有鑒于此,我們在實踐中采用了如下一些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第一,布置學生課前預先翻譯。我們在教學中所選用的材料基本上沒有對應的譯文,因此在每次上課前需要布置學生提前把所要討論和講解的內容譯成中文,要求學生在翻譯過程中不能僅僅滿足于表達出源文的基本內容,還要認真雕琢語言,同時找出疑難點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和辦法,以便課堂上進行討論。
第二,教師課堂檢查和講解。在課堂授課中,教師首先逐句檢查學生的翻譯,傾聽不同的意見,找出學生們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并予以糾正,從而教會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式和翻譯方法。其次,對于分歧較大的譯文與學生共同進行討論,給予學生發表意見和看法的機會,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再次,對于學生在翻譯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點,可以先進行集體討論,或者教師邊講解邊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以及分析和評論字句、段落和篇章的譯法,最后進行總結或者講解翻譯理論和技巧,逐漸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第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把講解與訓練融為一體,以練為主,以講為輔,以利學生學習和掌握翻譯理論與技巧。在課堂上涉及到某一翻譯方法和技巧時,適時給出相應的例句,讓學生盡快準確地予以掌握并熟練運用。此外,提供一些與本次授課內容相關的材料在課堂上進行口譯和筆譯練習,一方面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限定一定時間的即時翻譯也能訓練學生的翻譯速度和熟練程度。
第四,翻譯形式多樣化。翻譯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全譯、摘譯、編譯、譯述、縮譯、綜述、述評、譯評、改譯、闡譯、譯寫和參譯等。在實際工作中,除了全譯以外,根據不同的目的往往也需要進行其他形式的翻譯。因此,在教學中既要重視訓練學生的全譯能力,也不能忽視對學生的變譯能力的訓練。〔5〕
俄語報刊翻譯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教師在課堂上應主要以檢查、答疑、引導和啟發為主,以講解為輔,要精講多練,重在培養學生的獨立翻譯能力和語言運用水平。
五、應解決的基本問題
毫無疑問,俄語報刊翻譯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翻譯的基本理論以及報刊翻譯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綜合運用俄語和漢語的能力以及俄漢互譯的能力。基于此,在這門課上應該解決如下一些基本問題:
第一,介紹俄譯漢常用的工具書,并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就詞典而言,其種類較多,除了學生們最為熟悉的各種俄漢詳解詞典以外,還有很多專業詞典,例如《俄漢軍事大詞典》、《俄漢法律常用語詞典》、《新俄漢醫學詞典》、《俄漢科技大詞典》、《俄漢地名形容詞譯名手冊》和《俄語姓名譯名手冊》。在涉及各個專業領域知識的時候,往往只使用詳解詞典是不夠的,要使翻譯準確無誤,絕不能應付了之,不僅要使用上述專業性詞典,有時候還需要查找各類百科全書和其他專業領域的書籍。因此,要讓學生樹立嚴謹認真的態度,學會利用上述工具書獲取知識,從而較好地完成翻譯任務。
第二,介紹電子和網絡翻譯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指出其優缺點,打消學生依賴這類工具的念頭。近年來,出現了許多電子翻譯工具和翻譯軟件,一些學生對其形成了依賴,完全靠軟件幫助翻譯而自己不動腦。事實上,這些工具的翻譯結果往往語句不通,甚至完全錯誤,其翻譯結果只能作為參考。
第三,介紹俄語國家的主要通訊社名稱、主要報紙及其欄目內容安排、體裁知識、各種報刊文章的格式等。在報刊翻譯中,不僅僅常常要涉及到許多國家的通訊社名稱,而且也會接觸各類體裁的報刊文章,讓學生了解這些知識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四,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報刊政論語體的修辭知識。報刊作品涉及到政治、經濟、哲學、科技、文學、文化娛樂等諸多方面,在報刊政論語體中常常體現其他功能語體的語體特征,同時作為獨立的功能修辭語體,報刊政論語體仍具有自己的一些特點,例如簡潔、緊湊、句法結構清晰等,毫無疑問應該讓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所了解。
第五,幫助和引導學生積累和牢固掌握報章語言中的積極詞語和程式化結構。“報章語言中有許多固定詞組是形成報紙程式的現成材料,并常常轉化為套語,有的雖然是通用性成語,但增添了新的內容和評價色彩,這類詞語和程式化結構反映了報刊政論語體的特點,復現率相當高。”〔6〕(57)對于上述詞語和結構,要求學生不僅要清楚其意義,還要翻譯正確并牢記,這為提高翻譯速度和準確率大有裨益。
當然,要想在翻譯過程中完全保留俄語報刊文章的“味道”,準確傳達其意義和意味,要有各種知識儲備,也要經過大量的翻譯練習才能達到。除了課堂上的訓練,學生在課外還要時時注意積累,善于從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報刊翻譯的規律,逐步掌握報刊翻譯的技巧,以便將其熟練運用到以后的翻譯工作中去。
六、俄語報刊翻譯教程的編寫
如前所述,目前我國尚未有俄語報刊翻譯教材,這雖然為報刊翻譯課程在材料選擇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度,同時也為教師授課時搜集材料等方面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有必要編寫相關教材,以便為教學以及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依據。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應該遵循的標準和原則以外,在編寫俄語報刊翻譯教程時應該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翻譯實踐與翻譯理論相結合。俄語報刊翻譯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課程,因此在編寫教材時需要從訓練學生能力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的翻譯練習提高學生的俄漢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與此同時,也不應完全忽視學生翻譯理論知識的學習,因為翻譯理論雖然來自于翻譯實踐,但是反過來也指導著翻譯實踐,為翻譯實踐提供方法和依據。因此,在編寫俄語報刊翻譯教材時,應該把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結合起來,這對快速提高翻譯水平大有裨益。
第二,突出俄漢語言的對比。總的來說,翻譯是一種跨語言交際活動,是“人類通過語言手段進行交際的一個特殊情形,是交際者利用不同語言系統進行言語活動的特殊形式”〔7〕(18)。由于涉及到兩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俄語報刊翻譯教材在進行翻譯訓練和講解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俄漢兩種報刊語言的差異,不僅引導學生掌握翻譯技巧及其實踐應用,也要讓學生了解俄漢報刊語言的特點和行文差異,以使譯文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
第三,注重多種譯本的比較。多數翻譯類教材在翻譯例句時往往給出一種譯文,事實上很多句子可能會有不同的翻譯方法,因此應該注重多種譯本的比較,嘗試從多個角度立體地討論翻譯方法,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
第四,注重教材的實用性。毋庸置疑,教材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材不僅決定教學的主要內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約著教師的教學方法,因此編寫教材時一定要重視其實用性,這樣才能使翻譯課程教學的質量得到保證。
〔參 考 文 獻〕
〔1〕楊仕章.翻譯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于玲玲等,全國俄語翻譯口譯測試現狀及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3,(08).
〔3〕史鐵強,等.高等學校俄語專業八級考試大綱?真題?模擬》〔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4〕張俊翔,對俄語專業八級水平測試翻譯部分的評述與調查〔J〕,中國俄語教學,2009,(03).
〔5〕黃忠廉,翻譯變體研究〔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6〕高瑞強,俄語時文選讀課當議〔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3,(04).
〔7〕楊仕章,語言翻譯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譚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