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瓊
摘 要:高效課堂是針對無效課堂和低效課堂而言的,而且,在新課程改革下,高效課堂也不單單是指效率的最大化,還包含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深入實施,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確保課堂高效的實現。
關鍵詞:數學教學;備課環節;教學方法;評價模式
高效課堂一直都是教師們所追求的目標,高效的數學課堂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而且,對學生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素質水平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打造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首先就是要將新課改基本理念貫徹落實到課堂的每個環節,以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營造的和諧環境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精心設計備課環節
備課可以說是一節課的開始,也可以說是一節課的縮影。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我們的備課環節也出現了轉變,尤其是教師教學目標設定方面。換句話說,就是教學目標不再是以往單一的“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還包含了“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該三者的結合對學生健全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為新時期數學教師的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以確保學生能夠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下面以教學“中心對稱”為例,對教學目標的設定進行簡單介紹。
知識與技能:掌握中心對稱的概念及特點;掌握中心對稱的性質,并能夠用性質畫出圖來。
過程與方法:創設生活情景,自主總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中心對稱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運用價值;并通過設計簡單的中心對稱圖形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而且,對學生健全的發展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數學備課的時候,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備課環節,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樣化的教學過程
長久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方法都是圍繞著“以師為中心”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意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在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中找到探索數學的樂趣。下面以“自主探究”為例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能夠為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做一些練習題時,不論是做題還是講題,我都會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先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切入,目的是要發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在一題多解的過程中積累解題經驗,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如,在解答“在△ABC中,D、E在BC上,AB=AC,AD=AE,求證:BD=CE”在解答該題目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拓展學生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解答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主探究,并將各自的解決思路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如:解法一: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邊上的三線合一”這一重要性質來證明BD=CE;解法二:△ABD≌△ACE或證△ABE≌△ACD來證明結論成立;解法三:從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這一角度出發,于是用疊合法可證。等等。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也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除了上述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將“先學后教”“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問題情境創設”等學習方法引入到課堂當中,以確保“以生為本”“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能夠貫徹落實到數學課堂中,繼而,大幅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三、多元化的評價模式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本唧w說就是,教師要改變單一的說教式評價模式,要在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動機等等;在實施教師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還要進行學生之間的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因為,對于現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不只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而且,還能幫助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地認識自己,都能在恰當的評價中重新找到學習的信心。而開展生師評價,是為了讓教師明確改進的方向,進而打造出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數學課堂。教師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之,素質教育下的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而打造的,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確保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參考文獻:
高鳳仙.如何提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1).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