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波
摘 要:目前,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訓練與教材要求的具體內容是有一定的距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教材編寫內容的問題,而是教師傳統教學理念難以與時俱進而產生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應當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其最終目的。
關鍵詞:作文訓練 寫作熱情 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79-01
1 作文教學的現狀
1.1 缺乏寫作興趣
語文教學中作文是教學的重要內容,雖然教科書中有一些關于寫作的指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訓練與教材要求的具體內容是有一定距離的。從事語文教學其中有一定的弊端,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一個整體的教學計劃,有的沒有從學生的本身出發,所以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很慢。大多數教師是隨便布置一篇作文,其中主要體現在沒有明確的目標,這樣的命題大多數是曲高和寡,最后導致學生討厭學習,望題生畏,根本沒有興趣進行寫作方面的學習。還有就是寫作的內容大多數是脫離實際,無論是題目還是教師布置的內容大多數沒有從客觀實際出發,有的時候為了文章優美亂用華麗的詞藻進行修飾。寫作一但離開了生活就成了無源之水,我們的寫作往往是與現實生活脫軌的,寫出來的作品大多數是不能反映現實生活的。最后導致效果不佳,文章僵化,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導致作文成績上不去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們必須從學生以及教學問題的客觀實際出發。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的計劃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寫作,要計劃好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必須要掌握的要領。教學中的計劃要隨著客觀實際進行調整,適時的檢查教學中的披露并進行完善,防止學生寫作的主觀性、盲目性,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高成績。讓學生不知不覺的走進寫作的海洋。只有這樣才會慢慢地消除學生畏懼作文的心理。再就是學生的語文功底不扎實,我們往往只重視語文的人文性卻忽視了語文作為我們母語的工具性,在學習課堂上特別重視語文的精神挖掘,但是字詞等基礎知識卻是很少。在作文的教學中,很難對學生有作文方法的指導。
1.2 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熱情,同樣學生作文也是需要熱情的,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于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給學生的命題會對學生寫作的興趣影響很大,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確定作文題目。這樣既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又有利于拓展學習的思路。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當今社會的信息不斷的豐富,大多數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所以不應該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當今的教學。如果教師用舊的教學模式來教育學生,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新形勢是根本提高不上去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學生的基礎差,對作文失去興趣。要讓他們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寫出自己的感受他們卻是無從下手。再者就是教師的知識面過于狹窄,他們大多數的知識是只局限于書本上的,同時許多學生又與社會接觸的很少,對外界的時事政治了解少之又少,生活經歷又少,加上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和有益于寫作的其它書籍。基本上局限于課本上的文章,內容大多數較為陳舊,對一些文章也只能硬套瞎編。
2 作文教學的策略分析
2.1 降低學生的寫作要求,培養學生的興趣
對于寫作基礎差或者較差的學生,我們應該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加強對學生自身興趣愛好的培養,從中慢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對這一條件,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具體學生具體分析。讓學生每次的作文都有一種成就感,讓學生愛上寫作,并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進行修改,從中穩步提高,還應對學生多加鼓勵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了解各種信息的知識。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寫作是非常重要的。激發興趣和信心,興趣是通向成功的主要動力。要培養學生的獨立寫作能力,自主寫作的習慣,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諧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多重視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體美,還要對學生的進步進行獎勵。
2.2 構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寫作應從實際生活出發,鼓勵學生放開思維,不限內容,盡量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寫作內容更要重視作文的價值。教師應當堅持正面的鼓勵讓學生覺得作文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學生受到鼓勵后一定會激發出自身的寫作熱情。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廣泛應用,大量的信息可以通過聲情并貌呈現出來。使學生的記憶更加的深刻,從中喚醒學生的想象力。在鼓勵學生寫作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要先培養學生對敏感詞語的反應,給其提供材料進行創作,進而有所創新。作文的材料必須來源于現實,從現實中進行感悟,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優美的文章,應該多讓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并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來概括出活動的內容,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應該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校應該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一切都是來源于生活的,寫作也不例外。所以,必須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豐富我們的學習與生活,應該開闊眼界多了解外界活動。
2.3 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讓學生交換文章閱讀并且進行深刻的修改和細致的揣摩,在整個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寫作能力,從中激發學生自我競爭的能力,和自我鑒賞的興趣,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是要有熱情的,而學生的這種熱情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老師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起到至關重要的輔助作用,這作用就是教師進行牽線,激發學生學習的沖動,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對癥下藥,其次,要解決作文這個問題,教師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也要把理念和實踐相結合起來,寫好一篇好的文章的前提是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為前提的,要把實踐、理論、學習相結合。對好的文章要進行仿寫、議寫,從中吸取精華的詞句為自己所用。其次寫作要與生活緊密結合,由于學生的觀察面太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養成寫隨筆的習慣,積累日常的詞句。鼓勵學生進行多創造的文章,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3 結語
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針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學生作文功底差的主要原因是脫離了社會實踐活動,閱讀量較小,知識面較窄。再者就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與信息發達的今天是不相符合的,所以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大量的閱讀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對教師進行進一步的深造,對學生的作文題目布置方面應該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參考文獻
[1] 李桂芳.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點滴談[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
[2] 叢千滋.作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J].考試:教研版,201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