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鷹
摘 要:課堂教學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所以,打造高效優質課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每一位老師面臨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新課題。為此,學校以導學案為載體,在“學、講、練”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探索打造高效課堂的途徑和方法。結合在探索和實踐中的感悟,淺談一點對高效課堂的認識。
關鍵詞:高效課堂;構建;主觀能動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各種技能的主要途徑。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位數學教師必須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為此,我校以導學案為載體,在“學、講、練”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探索打造高效課堂的途徑和方法。本文結合自己在探索和實踐中的感悟,淺談一點對高效課堂的認識。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思考、實踐、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課內探究、課堂提升中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潛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地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1.導學案的設計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
導學案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由教師根據課時或課題教學內容,通過集體或個人研究設計,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合一”的設計方案,它是集教師的“導案”,學生的“學案”“練案”(分層次訓練)、綜合性評價為一體的導學性文本,被形象地比喻為高效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導航儀”“指南針”“方向盤”,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障。為此,我們備課組也積極開展了導學案設計的研究工作,經過半年的實踐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適合于我校學生走向高效課堂的學案設計。
學案的設計遵循“一人主備,集體研討,課后反思再修改”的原則。主備教師必須熟悉課標,深刻把握所備課時的重難點內容,在設計學案時,要注意凸顯重點、突破難點;要讓學生易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以問題形式不斷促進學生思考、探究問題,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各備課組利用集體備課時間,主要從以上幾方面進行研討,然后印刷進行授課,授課后,再做及時的反思與修改,最后定稿。
學案的設計分自主學習、課內探究、課堂小結、課堂提升四個模塊。自主學習部分主要設計與本節課相關的復習回顧知識,新課的引入問題及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的內容,主要以填空和問題形式呈現,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引領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問題時我們力求做到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易學,循序漸進,小坡度,慢節奏,兼顧全班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課內探究主要設計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設計要求以問題或習題形式凸顯重點,突破難點,力爭做到使課堂最優高效化。課堂小結部分主要從收獲和疑問入手,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反思及語言表達能力。為學有余力的同學設計了課堂提升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加大培優的力度。
2.“學、講、練”教學模式的實施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抓手
在以上學案設計的基礎上,我校推出了“學、講、練”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以學為主、以生為本,它將一節課大致劃分為學(學生自學,在預習檢查中發現問題)、講(師生互動,共同研究、探索、解決問題,保證“學會”)、練(當堂反饋,圍繞學案進行學法指導,達到“會學”)三個環節,每個環節均貫穿反饋矯正。
該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不僅要“學會”,更重要的是“會學”。具體表現在:一是先學后教,讓學貫穿課堂的始終。二是以學定教,以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為起點,從而確定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三是以教促學,不僅重視知識的教授,更重視學習思想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四是當堂訓練,檢查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糾正,以彌補自學、討論交流中的一些不足,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例如:在學習“二次根式的除法”時,在分母有理化這一部分,具體設計和操作如下:
1.自學課本第10頁例6中第(1)小題,思考:
(1)在解法一中,式子變形■=■的依據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2)在解法二中,式子變形■=■的依據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教學設計:4分鐘后,請同學交流。
生1:式子變形■=■的依據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乘一個數,分數的值不變。
教師:有問題嗎?
生2:分數的基本性質應該是:分數的分子分母同乘一個不為0的數,分數的值不變。
教師:這位同學糾正得特別好,掌聲!那目的是什么呢?
生3:式子中的分母可以開出來。
教師:也就是說,分母不帶根號。好,現在我們交流第(2)問。
由于這一問和前一問差不多,所以,學生快速完成了解答。
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分母有理化。
注:在二次根式的運算中,最后結果一般要求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即要將結果進行分母有理化。
教師:那么你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了嗎?請同學們繼續學習下面的內容,時間為5分鐘。學習過程中,如有疑問,請教同桌或舉手問老師。大部分學生立刻投入緊張的學習狀態中。
2.自學課本第10頁例6中的第(2)(3)小題,體會運算順序及運算方法。
有部分同學學起來較吃力,教師指導個別同學。
3分鐘后,鑒于部分學生看不懂例題,所以老師請2位同學將例題進行講解。
教師:現在還有問題的同學請舉手。
沒人舉手。
教師:進入檢測練習中。4人上白板板演。
3.練習。
計算:(1)■ (2)■ (3)■ (4)■
5分鐘后,進入訂正環節。
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再是過去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應該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應傾心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親密、真摯的師生感情,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教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教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和質量一定是高效的。
高效教學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與關注。要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必須以先進的教學理論作指導,組織好課堂教學,更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樂于探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作者單位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公司六中)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