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摘 要:大學英語學習信念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如何增強大學英語學習信念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利用人文素養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念。語言學習離不開人文文化教育,與學習信念更是緊密相連,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學習信念 人文素養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b)-0241-01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既能駕馭外語技能又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大學英語教學過程復雜,包含各種因素,其中學習者自身的因素是最為重要的。尤其是對學習者學習信念的研究與分析對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從大學英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探究人文素養教育對大學英語學習信念的影響,從而構建適合中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對國際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一點參考。
1 人文素養教育與大學英語學習信念
1.1 人文素養教育
人文素養教育就是以人為本,將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實踐中來。人文素養教育就是強調尊重學生的人格、關心學生的心理過程并融入文化素養積極倡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人文素養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認為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能聽從老師的“填鴨式”教學,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是失敗的,過去的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出來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學生,無法在實際的外語交際環境做出有效的交流。而人文素養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學生的個人特點及發展作為教學的核心,通過在課堂引入英語文化內容培養學生的整體文化修養,從而達到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目的。
1.2 大學英語學習信念
學習信念指的是學習者對不同學科知識及學習經驗的認識信念系統。它包含學習者對于該學科知識本質的理解以及對學習過程的直觀認識。學習者在學習某一學科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認知水平、學習經驗以及授課教師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對這一學科的學習信念,并以此指導自己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策略。學習信念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習者如果有著較強的積極的大學英語學習信念,就能對英語學習有著更加積極的態度,更愿意挑戰學習上的難點,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比較好,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整合大學英語知識。
1.3 二者之間的關系
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已經至少學習了6年的英語,可以說已經對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學習信念,并掌握了英語基礎知識。然而,在進入大學之后,很多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念卻減弱了。這當中有客觀環境的因素,比如大學英語課受到專業課以及高數、計算機、大學物理等公共課的排擠;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很多大學生在初高中英語學習中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上大學之后在英語學習上沒有明顯的進步,對英語學習感到茫然。大學英語課從課時安排上遠少于初高中階段,學習壓力也大大減輕,如果在這樣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還以英語語言知識教授為主,勢必會讓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的講授,沒有機會鍛煉自學能力,不利于學習自主性的培養,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人文素養教育勢在必行。
在初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由于高考壓力的需要,教師片面強調英語基本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融入。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可以說語言學習的高級階段就是掌握與語言息息相關的文化知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人文素養教育一方面能讓學生學到新知識,對英語學習充滿新鮮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識地將英語文化學習與學生自己的興趣相結合,增強大學英語學習信念,從而激發大學英語學習動機,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水平。
2 如何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提高大學英語學習信念
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如何提高大學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大學英語改革的重點。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信念是分不開的,英語學習者學習信念越強,就越能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長期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深入掌握英語知識。人文素養教育就是增強大學英語學習信念的一個有效方式。利用人文素養教育提高大學英語學習信念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2.1 教學內容引入人文素養內涵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十分關鍵,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信念。初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教材過于注重應試技巧,忽略了文化內涵,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使得學生的學習信念不高。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經典英語文學作品,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適當安排章節來學習。比如:今年好萊塢影片《了不起的蓋茨比》引發了新一輪對原著小說的閱讀熱潮。教師可以將其原著小說作為教學文本,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信念,還可以通過小說中對20世紀20年代美國爵士時代的描寫,引入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2 創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法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從教的角度來組織課堂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創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來說尤為關鍵。在課堂上,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由原來的主講人變為顧問的角色,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為主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并引入人文素養內涵,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大學英語學習信念。
2.3 課外開展人文素養教育活動
英語教學應該走出課堂,融入到生活當中,把課本上的知識活學活用。除了開展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以外,高校應該創造條件,組織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念,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如組織英語辯論賽、編排英語話劇,邀請英語國家留學生一起參加課外活動等。
3 結語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性語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增強大學英語學習信念,提高大學英語學習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養教育作為一種增強大學英語學習信念的手段應受到廣大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宋志燕.外語學習信念研究述評[J].晉中學院學報,2013(4).
[2] 吳巧紅.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迷失的探討[J].教學與管理,2006(18).
[3] 蔣雪非.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