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仕+韓宇堃
摘 要 成本管理會計是近年來高校會計類專業新開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成本管理會計教學質量如何,直接制約和影響著會計類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建設成本管理會計精品課程意義重大。在課程內容上安排應遵循必要性、充分性、可行性、前沿性和創新性原則。應從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和網絡建設等方面進行建設。
關鍵詞 成本管理會計 精品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Tak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U Xianshi, HAN Yuk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a professional college accounting classes in recent years opened a new specialty main course. How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teaching quality, direct control and influence the overall culture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class teaching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apacity building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urses significant. In the course content should follow the arrangements necessity, adequacy, and feasibility, cutting-edge and innovative principles. We should build from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atio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network building.
Key words Cost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成本管理會計是我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三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主干課。我校自2003年開辦財務管理本科專業,一直到2009年,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是以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兩門課程開設的。為了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節約教學資源,從2010年開始,新的財務管理專業培養方案調整合并為“成本管理會計”一門課程。
在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中,成本管理會計課程開設在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等課程之后,為以后開設的高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影響到后續專業課程的質量。我們于2009年10月-2011年5月完成了成本管理會計校級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編寫了與之配套的成本管理會計教材,被學校評為一類優秀課程。在此基礎上,我們已于2012年10月申報了成本管理會計校級精品課程重點建設項目。進行成本管理會計精品課程建設是我校進一步規范成本管理會計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專業優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
1 課程建設思路與原則
1.1 課程建設思路
(1)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夠用為度;(2)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3)開展教學研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4)加強教材、教學參考資料與試題庫建設;(5)加強實踐教學,進一步完善校內外實習基地;(6)建立了課程支撐網站,課程資源上網。
1.2 課程建設原則
(1)必要性。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安排應兼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培養專業技能的要求,以必要為限。(2)充分性。專業技能課的安排,必須充分滿足實現培養目標的需要,不打折扣。(3)可行性。教學內容、課時按排以及教學方法必須切實可行,不搞花架子。(4)前沿性。要及時把成本管理會計領域最新的發展動態和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學中來,確保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和時代性。(5)創新性。在課程建設上既要符合國際慣例的要求,又要結合我國管理實際,力爭在繼承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2 課程建設目標與內容
2.1 課程建設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為將來服務社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專業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建設,將為常州工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一個堅實的專業建設平臺。
2.2 課程教學內容
我國的成本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大多借鑒西方的研究成果,課程內容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一套,教材內容偏重技術方法、數學模型,應用價值不足,沒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成本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為了避免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兩門課程的重復,提供與管理需要有高度相關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預測、決策、控制、業績評價方法及其應用,本課程理論體系包括以下內容。endprint
(1)成本核算。以產品成本核算為核心,對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各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闡述。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概述、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的歸集與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和產品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等內容。
(2)預測與決策。以決策為核心,主要利用財務會計等提供的資料及其他有關信息,對企業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并做出正確的決策。主要包括成本性態分析與變動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預測分析、短期經營決策和長期投資決策等內容。
(3)控制與業績評價。以責任會計為核心,通過建立標準成本系統和責任會計制度,按照預算所規定的指標,對即將發生和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并根據經濟責任制的要求,考評責任者的業績。主要包括全面預算、成本控制和責任會計等內容。
(4)發展動態。成本管理會計的視角由企業內部拓展到企業外部,由微觀經濟轉向宏觀經濟。主要包括作業成本法、戰略管理會計和人力資本管理會計等內容。
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1)項目教學。將復雜和煩瑣的理論知識與應掌握的技能模塊化,一個模塊就是一個教學項目,每個教學項目圍繞會計崗位工作來具體確定。再將一個教學項目分成若干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驅動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2)啟發教學。針對該課程基本理論枯燥、難懂、與相關課程連接的知識點較多的特點,以啟發式講解為主,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同時結合其它相關課程的知識進行鏈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的知識,使所學的知識系統、完整。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具有寬泛的專業知識面,尤其對相關課程熟練。
(3)課堂精講。要求老師合理安排課堂講授時間,對于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講明、講透,對于具體的核算、計算、分析及管理方法講清步驟、突出要點,其他技術問題放在實訓環節邊做邊學,為實訓教學的順利進行作好時間和內容上的準備。
(4)案例切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編寫教學案例,以案例分析為切入點講解教學內容,通過鮮活的案例使課堂教學變為貼近生活、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為實現“案例切入”,一方面要研究教材,進行教學設計,明確哪些內容課上精講,哪些內容實訓消化;另一方面反映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搜集、篩選教學案例。
(5)情景教學。在講授相關教學內容時,輔以實物(憑證、表格、報表等)展示及實訓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為搞好情景教學,我們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實習環境盡量仿真,給學生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提高實習興趣和實習效果;二是實習內容力求綜合化,以滿足提高綜合能力的要求;三是實習相對集中,讓學生進入一種工作狀態,體現職業化的感覺;四是實習資料要切合實際,是企業現實業務的客觀再現。
(6)網絡教學。建立了課程支撐網站,教學文件與教學資料全部上網,并能經常更新。教師不但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授課程知識,還將成本管理會計課程教學的相關資源上傳到校園網。授課教師還能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互動交流,實現了教學與管理的網絡化。
(7)多媒體教學。授課教師制作了POWERPOINT教學課件和教學視頻,下一步我們將基于AUTHORWARE開發多媒體課件?,F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授課內容的生動性和可理解性,明顯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4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1)加強校內模擬實訓。模擬實訓是成本管理會計實訓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在完成某些單元的教學任務后,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訓。通過業務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2)深入企業調查研究。指導教師在企業兼職或擔任培訓工作,親身經歷和體驗過企業財務和管理,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老師在組織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把自己的切身體會、工作技巧傳授給學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3)重視校外實踐教學。加強與企業的協作與交流,我們聯系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咨詢公司和一些大型的企業作為實習基地。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深入社會進行調查,研究并撰寫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鍛煉了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
5 結束語
成本管理會計自2012年12月被學院立項為精品建設課程以來,課程組按照《常州工學院精品點課程建設管理要求》和課程建設目標,對該課程進行了全方位的建設,學校也在政策、資金、人力、物力上等給予大力的扶持。經過一年多的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一支知識結構較為合理、團結敬業的教師團隊已經形成,課程的建設效果顯著。具體體現在:課程教學已經形成課程特色,課程定位準確,課程體系結構更為完善,教學內容進一步優化;教學管理趨于規范高效,教學的軟件和配套硬件設施都得到了全面的建設;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斷更新,尤其在教學過程中加大使用信息技術的力度;加強理論與實際、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突出教學改革的系統性、綜合性和整體性,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基本形成了以“啟發”與“實訓”為主線,突出“能力培養”為特色的“成本管理會計”課程體系。
本精品課程建設目前也存在不足之處,用于成本管理會計教學和研究的數據庫尚不夠完備,成本管理會計模擬實訓室建設還沒有達到預定的要求。由于課時的限制,雖然我們一再強調“精講多練”的原則,但仍感模擬實訓學時不夠充分,學生實務操作能力仍不夠理想,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基金項目:本文系常州工學院《成本管理會計》精品課程重點建設項目(J12050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水秋.論案例教學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研究,2010(3).
[2] 王喜美.成本會計教學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2(19).
[3] 陳曉園.會計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2(6).
[4] 賴泳杏.“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市場,2013(1).endprint